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5年花游服饰妆容变迁:昔日气门芯鼻夹今天换硅胶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12:32  上海青年报

  朵朵“出水芙蓉”,个个闪亮动人——服装和发饰很闪,缀满水钻和光片;头发很闪,涂满果冻粉防止发髻散落;妆容很闪,夸张的眼线让双眼神采奕奕;鼻夹很扎眼,可是没办法,不用这煞风景的鼻夹是要呛水的!15年的时光,中国花游姑娘们的服饰妆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参加过1996年奥运会的花游名将李园圆(微博)和我们分享这些有趣的变化,花游队内人士还披露,大赛期间,井村雅代也会上阵当发型师哦!

  服饰变迁

  昔 DIY缝断6根针 今 泳衣超过5000元

  花游集体技术自选决赛,8个中国娇娃变身“邦女郎”,她们每人身上的泳衣价值超过5000元!现在中国花游队比赛的服装发饰,有些是由国内设计师量身定做,根据主题来决定颜色、款式和装饰,有些是在国外制作。

  李园圆非常羡慕现在这些花游后辈,有现成的漂亮服饰摆在她们面前。李园圆回忆说:“我们那时候的服饰很简陋,都是在泳衣上面用笔画好线条,然后自己买回来光片,一颗一颗缝上去,小队员不会缝,大队员就帮她们缝,那时候我们的头饰边上一圈硬的,是从X光片上剪下来的,我们往上面缝光片,那时候不敢进行复杂的设计,怕缝不出来。1996年奥运会之前,我自己DIY了比赛服装和头饰,一共缝断了6根针!”

  另一位花游教练陈琦也说道:“想想我们小时候还补过游泳衣呢,10岁就得自己往比赛服上缝光片,现在的运动员好幸福哟!当然,我们也不错,从小锻炼了动手能力。”李园圆笑言,直到2001年世锦赛的时候,她的比赛泳衣还是自己设计的,而现在,“无论是服饰还是其他,中国花样游泳队的任何细节都努力做得尽善尽美。”

  美发变迁

  昔 错买食用果冻粉 今 井村也是发型师

  花游比赛中,哪怕有一缕头发掉下来,也会被扣分!于是,姑娘们在头上涂满亮晶晶的果冻粉,就像戴上了一层透明的泳帽,就是为了固定发型。

  李园圆告诉记者:“1996年奥运会前,我们出国比赛,第一次到国外超市去买果冻粉,结果买回来发现:明明抹好果冻粉,怎么头发一进到水里就散了?后来发现我们买错了!我们买的是含糖的果冻粉,是用来吃的!我们才明白应该买不含糖的果冻粉。”

  于是,果冻粉(不含糖)已经陪伴中国花游姑娘有15年历史了,因为这种东西的存在,如果姑娘们早晨8点比赛,早晨必须在5点前起床,梳头!有队内人士透露,如果是集体比赛,全队的教练和替补都得卷袖子上,连主帅井村雅代都得当发型师。

  先给姑娘们把头发梳好,包进头饰里,头发少的姑娘比较轻松,像孙文雁这种头发很多的,要把发髻包好就很难。姑娘们的发髻必须一样高,头饰的位置也要一样,这也是一种同步。然后,把果冻粉在热水中泡开,几分钟后刷在头发上,刷果冻粉需要十几分钟,等待果冻粉晾干也需要有点耐心,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用吹风机吹一吹。

  美容变迁

  昔 10分钟变熊猫眼 今 偷师专业化妆师

  花游姑娘做头发和化妆,要花去两个小时!李园圆告诉记者:“九运会比单人赛的时候,我的妆就是自己化的。化妆的眼线和唇膏一定要用防水的,人们都以为我们用油彩化妆,其实不是,油彩碰水就会化,我们都是把化妆品一层一层地涂上去,涂得很浓。以前我们化妆比较含蓄,后来才明白东方人的五官精致,化得太淡远远地会看不清面目,现在姑娘们的妆容比较夸张了。”

  中国花游队队内人士透露,以前花游队用的是很便宜的化妆品,只能坚持在水中10分钟,超过10分钟,眼圈就会花成“熊猫眼”,而今年,花游队签了法国专业的防水化妆品当赞助商,上妆大半天也不会脱妆。4月的时候,中国队还请过专业化妆师来给她们化妆,化妆师化得比较像夸张的舞台妆,姑娘们有点接受不了,不过还是悄悄地“偷师”。

  如此精美的妆容和发型,卸妆需要多长时间?半小时!李园圆透露:“因为我们训练的时候是戴着泳帽和泳镜、素颜去游的,其实化浓妆和刷果冻粉只有比赛的时候,并不会怎么伤皮肤和头发。”

  鼻夹变迁

  昔 气门芯最受欢迎 今 硅胶鼻夹不耐用

  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花游选手必须戴鼻夹。游泳时一般鼻孔冲下,进水机会不大,但花游是在水中跳芭蕾,鼻孔经常冲上,水会涌进来呛到。

  李园圆透露:“国产花游运动员的鼻夹其实是一根钢丝和一截自行车的气门芯做成的。由于用料简单又很实用,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现已销往全世界,每个才几毛钱。我们以前都渴望用进口的,但其实国产的环保,气门芯老化了直接换一截就可以了,钢丝还可以用。”现在比赛时,姑娘们有时会用一次成型的硅胶鼻夹,每个超过2美元,泡水久了容易坏。

  李园圆还讲了一个和鼻夹有关的笑话:“多年前,一个民间发明家自荐给我们送来了他发明的鼻塞,说鼻夹影响姑娘美貌。出于礼貌,我们试了一下所谓的鼻塞,实际上就是两个小气囊,结果可以想像,我们都成了二师兄(猪八戒)……”

  本报记者张楠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专题 

更多关于 花样游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