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跳水老将为奥运重回赛场 "羡慕"举国体制有保障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07:46  东方网-文汇报

寺内健在比赛中。

  又见寺内健。如果不是获得一家赞助商的资助,现在的他,还该是美津浓公司的一位普通白领。

  选择复出,为了自己的第5次奥运梦,但31岁的年龄和久疏战场的现实,让这条复出之路起步艰难。

  本次世游赛是伦敦奥运会的资格赛,晋级决赛的12名选手就可直接获得奥运资格。在昨天结束的男子3米板半决赛中,日本老将寺内健复出后首度回归世界大赛,但因末轮发挥欠佳,以第14名的成绩丢掉了几乎到手的入场券。“最后时刻失去决赛机会,确实让我有些难受。”一脸遗憾,他依旧乐观,“毕竟恢复训练还不到一年,能跳成这样已经满足了。明年还有世界杯,我还有机会。”

  作为日本历史上最有成就的跳水选手,寺内健自1996年起连续4次参加奥运会,并在2001年福冈为日本队摘得首枚世锦赛跳水奖牌。2008年,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未能完成为日本跳水界夺取首枚奥运奖牌的使命。带着满心遗憾,他黯然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寺内健在知名体育用品公司美津浓市场部工作,在日本进大公司,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待遇也不错。去年8月,寺内健埋藏心底的奥运梦再度被点燃。日本一家一直对体育营销感兴趣的知名童装公司,愿意提供一笔可观的赞助款,帮他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这让寺内健下定决心,重新踏上奥林匹克之路。

  “如果没有这笔赞助,寺内健怎么可能复出?30岁出头的小伙子把工作辞了,哪里来的生活保障?靠什么结婚呢?”带教寺内健近20年的教练马渊崇英(原名苏薇),曾是中国跳水队的一员,在他看来,这就是中日体育最大的区别,“在中国,举国体制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训练和生活保障。国家希望运动员为国争光,为此给予很多投入。而日本虽然也有同样期望,但国家投入很少。即便像寺内健这样难得一见的人才,也没有任何例外。”

  据马渊崇英介绍,在日本从事跳水事业,基本属于“个人爱好”。“没有国家投入,全部依靠俱乐部和个人支撑。成绩好没有大笔奖励,成绩不好也没有人会来怪你。”他略感无奈地表示,“其实,谁不想要国家投入?但总共就这么一块‘豆腐干’,跳水又能啃到多少?”

  对于天赋异禀的寺内健,马渊从不讳言,“如果他生在中国,应该会有更好的发展。”他认为,日本跳水之所以水平不高,并不是缺少好苗子,而是缺少好的环境和教练。“日本也有好材料,但整体上没有中国那么多好教练和良好的氛围。寺内健可以稳定在决赛水平,但练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这里面存在很多因素,当然包括国家投入的问题。”他苦笑着说,“如果中国没有大投入,会有那么多好的跳水选手吗?我想也不会。正是因为在体制保障下,各省市队争相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而日本,寺内健身后就没有可以接班的人了,但他同样得不到保障。”

  由于马渊的中国背景,寺内健从小就跟随师父来上海交流学习,对于中国跳水非常了解。

  “说实话,羡慕,这个词可真微妙。我的确羡慕中国队员,他们有最好的教练和训练环境。”因为世游赛重回师父的家乡上海,寺内健难免感慨,“可那毕竟是属于中国的。我是日本运动员,即便羡慕,也不会对现实有任何改变。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环境里做最好的自己。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全力以赴,争取在伦敦奥运会上,实现我和教练共同的心愿。”

  本报记者谷苗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专题 

更多关于 跳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