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丁宁:世乒赛夺冠不知是哭是笑 有信心拿奥运金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10日09:15  北京日报

  本月20日是新科世乒赛女单冠军、北京队新锐丁宁的21岁生日。然而在日前公布的首期伦敦奥运会女单参赛名单中,她却榜上无名。“还有一年时间,我不会过多考虑结果,只想把过程做好。”日前丁宁在京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及奥运会,这个大大咧咧的“90后”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平和与坚定。她说自己的目标不会变,“若能如愿走上伦敦奥运会赛场,我有信心把金牌捧回来。”

  世乒赛冠军:

  夺冠不知该哭该笑

  问:女乒5位主力中,此前你是惟一没拿过单打世界冠军的。去鹿特丹之前,有没有想过把奖杯抱回来?

  答:应该说一直在想吧。其实我一开始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被媒体朋友发现了(笑),大家都在写,觉得我这个主力分量不够。其实不是因为这个,这次才非拿不可。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拿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是从小的梦想,打到这个水平了肯定很想拿。所以一直是以此为目标去努力的。

  问:对冯天薇那场球,面对中国女乒最后一个“外敌”,而且还有“莫斯科情结”在里面,你好像特别紧张。当时内心里有没有给这场比赛赋予特殊意义?

  答:确实很紧张。虽然我总说,自己从莫斯科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但别人不会认可。只有在大赛中战胜对方,证明自己,人家才会说“丁宁真的走出来了”。平时公开赛之类的赢了也没用,因为那种小比赛,莫斯科之前也赢过她很多次。这次世乒赛和她打,虽然紧张,但整体情绪把控还是不错的,技战术运用很到位。

  问:好多人说你夺冠时太冷静了,连张怡宁都会扔拍子,但你几乎没有庆祝动作。当时最后一分拿下来,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答:当时第6局落后,只想着把眼下这个球打好。包括最后一个球,打了很多回合,一直在跑、救球。直到晓霞打丢那一瞬间,我才觉得有点释放。但根本来不及想太多,只是问自己,真的赢了?真的是世界冠军了?有点不真实感。然后就是觉得开心,但也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当时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哭还是要笑,有点纠结(笑)。

  问:当晚情绪如何?有没有亢奋很久?

  答:还好,因为第2天还有双打。虽然很高兴,但还是想着要把双打打好,所以没有整个松下来,还是在比赛状态中,否则第2天很难再提起精神来。

  问:回国后也没怎么庆祝吧?

  答:对,回来先是倒时差,然后就是总结,总结完就恢复训练了,没有时间庆祝。弦松过一点点,但马上又紧起来了。

  北京队主将:

  希望成为中流砥柱

  问:世乒赛回来就是乒超联赛了。现在打联赛的心态和环境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答:压力和责任更大些,外界对我的关注度和期望值都会大很多。别人和我打时,心态上几乎没有波动,她会觉得对手是世界冠军,全力去拼就是了,赢了赚,输了算。但其实大家在国家队,本来水平都是很接近的,所以我就很难打,困难比以前要大。这也是我面临的新困难,与莫斯科失利后的困难不同。

  问:球队已经4连败了,好像比上赛季困难更大。今年联赛目标是什么?

  答:保级(无奈地笑)。今年队伍非常年轻,像郑诗畅、朱雨玲她们都是第一次打联赛。我想大家还是要放平心态,拼好每一场球吧。    

  问:那你个人的联赛目标呢?

  答:就是面对那些新问题和挑战,能做得更好,挑起北京队大梁。比如舆论压力,现在我输了球,大家会觉得是大冷门,觉得不该输。这也是成为顶尖运动员的必经之路吧,想参加奥运会、当领军人物,就得能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位置。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成为中流砥柱,保持积极心态去拼每一场球,在各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问:平时跟张怡宁有联系么?她会不会给你一些建议?

  答:宁姐从小看着我长大,我像她的小跟班,一路走到并肩作战,这种感情肯定不是一般的队友感情。不过因为她在美国,有时差,而且两人都很忙,所以联系不多。有时在网上遇见,主要是聊聊最近的生活。以前她在队里,聊天总说球,现在反而不太局限于聊球了。

  问:你是大庆人,但10岁就来北京打球了,对这座城市和北京队的感情怎么样?

  答:过去20年一半在大庆,一半在北京,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很多人都觉得我是北京小孩,北京球迷对我都很爱护,把我当自家人。听到人家说“这是北京队的丁宁”,这种感觉特别好。北京队对我也是用心良苦,更让我觉得要做好该做的事,继承北京队的优良传统,打好球,做好人。

  下一站天后:

  有信心夺奥运冠军

  问:首次确认的奥运会单打名单里没有你。如果拿了世乒赛冠军,却最终没打上奥运会,会不会觉得很不甘心?

  答:我不会想“如果”。毕竟离奥运会还有很长时间,期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就算现在报上了,状态不好也会被换掉;没报上反而说明还有机会,继续在竞争中去证明自己。所以我现在不会想报得上报不上,如果想着报不上,那就不用努力了,就没动力了。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想法。我现在有机会去争取,这个机会同样得来不易,只希望尽量做到最好。

  问:你认为自己在内部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答:我们这些竞争奥运资格的人,都具备很强的实力,谁也不会有很大优势或劣势。如果有明显缺点,打不到这儿就被淘汰了。所以关键看的是面对压力时的心态、临场的把控等等,还有平时的积累。必须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才能脱颖而出,单方面的优势也不会长久。

  问:你说过下一目标是伦敦奥运会。如果让你去打单打,有信心拿金牌么?

  答:肯定有。队内竞争这么激烈,完全是靠实力说话的,不可能投机取巧。如果选了我去打奥运会,说明我确实具备最高水平,那我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但是也会有很多困难。

  问: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经验么?

  答:不是,队里除了郭跃打过奥运会之外,我应该算是大赛经验丰富的了。最大的障碍可能还是自己吧,怎样把控自己,在关键时刻能做得更合理。怎么说呢?你对困难的准备,对比赛的预知、预判,就是这些。如果能把这些做好,就没什么阻碍了。中国队是世界上最强的,只要我们正常发挥、做好自己,肯定能赢,别人是不可能战胜我们的。

  问:想象过拿到奥运冠军那种情景吗?像张怡宁那样。

  答:肯定想过,看着她拿,自己也希望成为像她一样的运动员。那么辉煌,那么伟大,创造历史什么的。不光是乒乓球,看哪个项目拿冠军我都会想。比如前两天看李娜,太帅了。

  “90后”小丫:

  年轻一代挺能吃苦

  问:抛开运动员这层身份,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年轻人?性格对打球有帮助吗?

  答:应该属于比较开朗、外向的那种吧,很阳光,喜欢开玩笑。每个人打球的风格都跟性格有很大关系,我觉得自己在场上比别人更放松。很多球迷也说,很喜欢我那股拼劲儿。

  问:你觉得作为年轻的世界冠军,和传统意义上那些优秀运动员相比,气质上有什么不同?很多人认为“90后”吃不了苦,你觉得呢?

  答:老队员内敛的比较多吧,我们这一代可能更个性化一些,比他们更开放。能不能吃苦,还是要因人而异。现在很多运动员都是“90后”,都挺能吃苦的,都吃了好多苦(笑)。

  问:和老队员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有代沟吗?比如马琳、王励勤。

  答:我看他们都挺时尚的(笑)!不过有时候郭焱姐也会说我们“思维跳跃”,跟她们的想法不太一样。

  问:休闲时有什么爱好?你在乒乓球以外的领域,还有什么偶像?

  答:其实休息时间都很短,也就是睡睡觉、吃吃饭,没有太多娱乐活动。其实我挺喜欢篮球的,喜欢NBA球星科比。我妈妈以前是篮球教练,我小时候总泡篮球馆。虽然不是很懂篮球,但喜欢看科比打球,太帅了。不过没时间太关注他,也没追过星。有几次他来北京,但我没机会去看,很不凑巧,挺遗憾的。

  问:会不会觉得当运动员,走了一条与同龄人不同的路,失去了一些经历和快乐?

  答:简直就是没有童年,也没有青春(笑)!什么寒暑假,什么9月1号开学,都没概念,每天就是围着乒乓球。而且我从小离开父母,什么问题都是自己处理,总是独自行动。刚来北京时,队里没有外地小孩,周末他们都回家了,整栋楼就我一个人,于是就自己逛王府井去了(笑)。确实很苦,可能搞其他项目的也是这样。但正是因为你付出的和别人不一样,收获才会不一样。如果你的经历和大家都一样,人家凭什么去认同你、关注你、喜欢你呢?所以说,付出与收获是对等的,不会去抱怨、后悔什么。

  采访手记   

  将来的主人

  见到丁宁时,她正在国家队球馆里和北京队总教练张雷“对练”。汗流浃背,神情专注,就像每一个吃苦耐劳的运动员。训练结束,她和小队员一起收完球,又若有所思地抓起球拍练了几个发球,才走过来收拾球包。“不好意思,让你等啦。”走下球场的丁宁,一脸阳光的笑容。

  熟悉丁宁的人都知道,这位球风凌厉、作风沉稳的“希望之星”,场下是个谦逊懂礼、开朗可爱的“大宝贝”。她爱笑,也爱开玩笑,甚至会跟熟人撒娇、“卖萌”。她积极乐观,拥有同龄人不常具备的从容心境。经过了败走莫斯科的磨砺,将满21岁的丁宁面对困难和挫折,更懂得如何在心中先将它摆平。

  丁宁10岁来京,如今已在北京安了家,但父母仍在大庆,只是经常前来探望。我问她,平时回家还是住队里?她笑着反问我:“家里也没人,没人做饭没人收拾洗衣服,就我自己对着四面墙,回去干什么?”她讲起年少刚来京时,总是“一个人行动”,因此学会了独自处理很多事。说这些时,她的语气中并无抱怨,也没有摆出一副忆苦思甜、自我标榜的模样。如果非要说那轻描淡写中有什么情绪,便是享受——享受时代和环境赋予她的特有的苦与乐,享受磨难、奋斗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收获。

  面对这样的年轻人,我在心生怜惜同时,更有一份钦佩和自省。采访结束,走在路上,听见街边的快餐店里在放一首熟悉的老歌,十分应景:“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作为一名“90后”,至少丁宁是有资格扛起中国乒乓球队这杆旗帜的。这并不是说,她一定能在伦敦奥运会上有所作为。评价一名年轻运动员的标准,也绝非金牌和冠军那么简单。

  本报记者 王笑笑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丁宁 乒乓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