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侧记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08:41  中国体育报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的当天下午,全体与会代表到该市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比较好的学校实地考察。每到一所学校都看到了同样的景象——市民们生龙活虎的锻炼场面。无论体育场地大小、条件好坏,锻炼的人都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会议一行人到达马鞍山市师苑小学时正值下午4点半。在场边休息的马钢职工许洪波告诉记者,场上共有三只业余足球队在活动,其中绿色橄榄球队和元达队每年都参加南京举办的业余足球联赛,平日每周训练三四次,都会到师苑小学踢球。“我们这些人都住在附近,2007年这里开放以前要到较远的安徽工业大学,现在走路才10分钟,方便多了。”

  在马鞍山市二中的羽毛球馆里,16名爱好者在4片羽毛球场地上挥汗如雨,场边还有休息的。70岁的冯洪泉老人退休前是马钢羽毛球队队员,打了几十年羽毛球,“这个馆从2004年一开放我就来了,场地上的边线还是我帮着贴的。”老冯指着地上的白线说,“学校场馆开放太好了,虽然要收一定费用,但远低于市场价,而且方便、条件好。”现在每天到这里打球的有很多周围企事业单位的员工。

  正像许洪波和冯洪泉所说,社区里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最得实惠的是社区居民,这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群众体育设施尚不足的现状下,盘活并发挥好学校体育场馆这块最大潜在资源的作用,是解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群众健身需求这个瓶颈矛盾的重要措施。

  安全问题是学校场馆开放面临的首要问题。许洪波告诉记者,师苑小学和社区合作,由社区给每一位到学校锻炼的居民办理了健身卡,进校时只要出示健身卡即可。开放时间,学校里会有管理人员巡视,发现有在场地里抽烟喝酒的立即请出场地。

  每年的场地开放工作是否给学校带来负担或增加压力呢?二中校长汪正贵表示,开放工作确实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工作,但是如果将开放工作看成一个学校与社区融合、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事情,就会正确积极对待,而且政府每年也会给开放的学校补贴。汪正贵与记者交谈时,旁边的足球场上,二中高二足球队正在与社区足球队进行着一场比赛。

  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拓展了以青少年为主、广大民众参与的体育锻炼的时间与空间,使学校体育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改善,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一个好的政策还需要切实落实。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各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工作并不平衡,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和学校面对困难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很好的经验。马鞍山市就提供了鲜活的经验。马鞍山市并不是国家资助的试点单位,但是不等、不看,积极响应,将场馆开放视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政府各部门通力协作,制定推进开放的制度和政策,对开放的学校给以财政补贴,目前全市84所学校全部实现了向公众开放。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郭建军在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开放管理模式,如无偿开放模式、有偿开放与无偿开放相结合模式、学校与街道社区共管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放的模式等多种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

  当然,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推进4年来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些管理部门对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由于我国东西部存在地区差异性,适应面宽、操作性强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开放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还不够理想,部分试点开放学校还处于简单地“打开大门”的低水平开放阶段,开放时间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不足,也缺少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居民健身活动缺乏科学的指导。

  对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未来五年的计划,郭建军表示,下一阶段将大力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体育、教育部门将联合开展交流、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定期举办全国范围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管理人员培训班”以及其他形式的人员培训,同时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工作,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真正实现“开放一个学校,巩固一片阵地,发展一个组织,造福一方群众”。

  本报记者 王静(马鞍山9月27日电)


相关专题:建设体育强国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