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海峰一枪射出新的世界 冷面枪手不再他依旧辉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27日11:27  新京报

  “射击这项运动,好像就是为我设立的。”

  经典评说

  许教练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根据他的能力、他的实力,他相信,只要他努力,只要他去做,他一定成功。他的自信,一直感染着他的队员们。

  ———陶璐娜

  我本平凡 许海峰

  安徽和县人,生于1957年,曾搞射击运动,也曾教射击运动。目前为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

  骄人业绩

  许海峰是中国奥运历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

  他拿了许多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做教练后,他带的选手获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他被称为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

  他是以一种英雄的姿态出现的。

  子弹呼啸而出,荣誉纷至沓来。

  他也是以“福将”的身份闻名。

  金牌运动员,金牌教练,以及金牌官员。

  其实1984年许海峰的那一声枪响,除了“零”的突破之外,还有另一个预兆:大众体育时代逝去,竞技体育取而代之。

  老许的身份,也跟着风云一起变换。

  但纵使事事做得风生水起,许海峰依旧低调地自信着。

  世界瞩目中国红

  这气氛像铅块一样压在赛场上。

  有那么十多分钟,他始终站在那里,迟迟不肯出手。

  众人屏气凝神,一切静默。

  似乎所有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赛场上的一抹红———那一天,许海峰选择了一件红色运动衣。

  有意为之还是不经意的巧合?没有人去追问,但戏剧性的结果却被万千人所熟知。

  这是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赛场普拉多的枪声最后一响,中国沸腾,世界瞩目。

  “我睡得非常好。”事后许海峰跟人描述他拿金牌前晚,“一个新人,没有压力。”

  拿金牌的前一天,他没有出现在开幕式上。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

  拿金牌的第二天,他一出现就会引发一阵骚动。他被淹没在人群和镁光灯里。

  这是第一块金牌。中国第一块,那届奥运会第一块。

  这些“第一”让许海峰开始了解:“哦,原来这个冠军这么厉害。”

  洛杉矶奥运会结束,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启立亲自到飞机场迎接,此后,演讲、汇报、采访、嘉奖,接踵而至。

  8月4日,他回老家安徽合肥,驾驶着体委的面包车,从小镇的入口驶向家门。

  趴在车顶一路随行拍摄的记者,被坑洼的路颠得差点飞出去;四五百米长的小路两旁全是观众,满满的。并且一路走,一路放鞭炮。

  “我当时觉得挺疯狂的。”他说。这种疯狂却让他“有些受不了。”

  他对于“零”的突破一类的赞誉非常反感,因为越多的赞誉就意味着越大压力,而压力意味着扰乱平静心情,需要他想办法去化解。

  比起赞誉,他更喜欢有人可以给他提些建议。

  他同样不喜欢“中国首金”的称呼。在他看来,1984年的辉煌不过是“多方面因素的聚集”。

  至于那块意义颇丰的金牌,他捐给了一家博物馆。

  之后十余年,他破了世界纪录,拿了许多世界、洲际和全国冠军。

  而之前的十余年,他做了些什么?

  天才从弹弓启程

  下过乡,当过农民,所有的农活都会干;

  做过赤脚医生,救过很多病人;

  在供销社里卖过化肥,化学物熏得留下眼疾……

  在成名之前那些年,许海峰的人生剧目里,似乎看不到成为奥运冠军的半点预告。

  唯一能够发生关联的,是一个关于“弹弓神射手”的传说:在那个还没有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年代,他曾在一个小时里射下50多只鸟,让人瞠目。

  这种射击的兴趣和能力,后来从弹弓延伸到了枪支。

  70年代,他渴望有一支自己的步枪,于是狠下心,从知青的生活补贴费里拿出37元多,到芜湖买了一支气枪。那是当时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

  他也曾为了能够摸到枪,一度去报名参军,因种种缘由未如愿。

  幸运的是,还有射击运动。

  “天才”重现,是在1982年。他已经25岁。

  因为先前跟随中学的体育老师参加射击比赛崭露头角,于是代表安徽省巢湖地区体委参加射击集训。

  6月5日集训开始。8月25日参加安徽省第5届全运会,拿到冠军。

  “天赋很重要。”他曾总结自身的成功,“至少应该占到60%。”

  也是这不可思议的成绩,让国家队开始对他瞩目。

  进入国家射击队那一年,许海峰已27岁,正式练习射击也只有两年零一个月。比起老将王义夫和苏之勃,他因年轻让人有些忧心,却也因年轻冲劲十足。

  奥运前的热身赛,他以568环的成绩获得第一。这个“第一”让他毫无悬念地进入奥运会征程,这才有了之后夺首金的举国沸腾。

  “只是凑巧,我的项目在第一天,我的那场又是在第一个,而我刚好发挥出水平。”他在很多场合这样解释。

  不过,只要是他想做的事,他自信必定会成功。

  比如执教,比如为官。

  金牌教练

  “做运动员时获得奥运冠军,做教练时再培养出奥运冠军,目前为止,国内可能就我一个。”许海峰说,言语极轻,声音极淡。但就像声称“射击这项运动,好像就是为我设立的”一样,许海峰对于带出李对红和陶璐娜两位奥运冠军的骄傲,从不掩饰。

  他笃定他的弟子无法被人挖走:“从来没听说谁走了,因为到我这儿能拿世界冠军,到别人地方拿不了。”

  1991年,许海峰的迁移性视网膜炎使视力下降到0.2左右———曾经卖化肥的工作给他带来了困扰他的眼疾。

  继续坚持4年后,他觉得实在难以为继。

  他曾说,希望跟王义夫一样继续打,哪怕打到70岁。

  但面对现实,也只能收枪退役,开始担任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组主教练。

  “他人高马大,大大的眼睛,一脸的胡子,穿件皮衣,很有男人味。”陶璐娜曾在文章里写她眼中的许海峰,称他是自己的偶像。

  一年之后,她与偶像会面,成为许海峰的弟子。

  再一年,师姐李对红,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运动手枪冠军。

  随后的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陶璐娜在女子气手枪项目上获得首金,并获得运动手枪项目的银牌。

  许海峰的教练招牌也伴随着这样金银底色的衬托,越发辉煌了起来。

  他开始担任国家射击队的总教练兼女子手枪组主教练,成为中国射击队唯一身兼二职的教练。

  他一边抱怨着:“干这个总教练,绝对是少活10年”,一边在竞选演说中立下拿金牌的军令状。

  “实际上我对许许多多的事是比较淡的,但是我对每做一件事,我是看得很重的。”许海峰说。

  做“官”也辉煌

  2004年对于许海峰来说并不平顺。因挑选国内预选赛成绩不佳的陶璐娜参加雅典奥运会,他受到“任人唯亲”的质疑。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许海峰被调到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中心做起了副主任,后来主管现代五项。

  “射击英雄”最终成为一名“官员”。

  “让我分管那个非常落后的一个项目,我不做任何事的话,我也照样可以过得去。但是后来,我就想了,既然让我管这个项目,我就让这个项目做好。”

  他刚结束射击场上的实际工作,就以趁热打铁的热情投入到一场新的运动中去。

  2005年8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现代五项世锦赛上,中国名将钱震华摘下个人赛金牌,拿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项“现代五项”世界冠军。

  随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的“现代五项”取得男子第四名,女子第五名。

  这距离许海峰上任仅仅一年时间。

  在此之前,中国的“现代五项”从未进过世锦赛前六名,从未进过奥运会前十名。

  有人曾经评价许海峰:这个枪手有点冷。

  但在陶璐娜看来,这个“师傅”实则外冷内热。

  比如说,他会陪手枪队的一群女孩子去逛超市;也会在过生日的时候任人给自己涂抹一脸的奶油。

  冷面枪手不再,但许海峰会依旧辉煌。

  □文/本报记者 朱柳迪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许海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