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鹏:新中国体育60年 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17日10:16  求是

  作者:刘鹏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拼搏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世界体坛举足轻重的力量。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精彩写照。

  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

  当代中国体育的历史是一个从极度落后发展为成就卓著、举世瞩目的体育大国的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国民体质羸弱,运动水平低下,体育人才和场地设施极度匮乏。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体育的号召。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我国体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随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相继成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体育得到广泛普及和显著提高,逐渐摆脱了旧中国体育的落后面貌。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由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内少数势力顽固坚持反华立场,我国于1958年被迫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文革”期间,体育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文革”结束后,体育事业走上正确发展道路,发生深刻变革。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0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冬季奥运会。1984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次组队参加夏季奥运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往,已成为国际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共有259人在世界和亚洲体育组织担任409个职务,任秘书长以上职务的230个,先后有34人获得奥林匹克勋章。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在管理体制、群众体育管理制度、训练和竞赛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探索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体育战线不断深化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积极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发展的巨大成就

  60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沧桑巨变,新中国体育扭转了解放前极度落后的局面,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包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等。为了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努力开创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群众体育设施遍布城乡,为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04年底,我国各类体育场地共850080个,是建国初期的199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是建国初期的101倍。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共投资建设了13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1万条。在全国部分城市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157项,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援建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及“雪炭工程”318项。

  群众体育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覆盖了全国城乡,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的层次结构。为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的科学化、规范化,各级体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等,定期对群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指导和规范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从1957年到1966年,有4200多万人达到“劳卫制”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各地积极开展“亿万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等,“体育下乡”、“体育进社区”活动日益深入,“全民健身博览会”、“元旦登高”、“春节长跑”等活动特色鲜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深入人心。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红红火火,建国以来我国共举办6届农民运动会、8届少数民族运动会、7届残疾人运动会、9届中学生运动会和8届大学生运动会,创办并成功举行了3届以非奥运项目为内容的全国体育大会。据统计,我国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达到总人口的28.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的诞生,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今年第一个“全民健身日”的到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旧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低下,三次参加奥运会均空手而归,被蔑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我国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努力攀登世界体育高峰,我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代运动员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国际赛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上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我国运动员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比赛中力挫群雄,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以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名,令世界震惊,国人振奋。随后我国又参加了第24至28届夏季奥运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后,我国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在亚洲,从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开始,我国已经连续7届位列金牌榜第一。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299个,创超世界纪录1191次。我国已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我国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在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的崭新形象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秀运动员和英雄集体,包括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勇攀高峰的中国登山队、被誉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等,以他们为代表的体育健儿创造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创造了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激发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三)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我国的体育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兴起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业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市场框架体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快速发展;竞赛表演业日益活跃,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国内联赛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市场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不断壮大,体育用品业成为体育产业中开放度高、竞争激烈、增长迅速的领域。

  为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务院自1994年起批准发行体育彩票。到2008年底,体育彩票销售累计2383亿元,筹集公益金777亿元。体育彩票公益金对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丰富了社会体育资源,为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对促进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也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向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早在1908年10月,伦敦第四届奥运会刚刚结束,《天津青年》杂志即撰文提出:中国何时才能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在奥运会上获胜?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表达了国人发奋图强、不甘人后的强烈愿望。经历了百年沧桑、历史巨变,这三个愿望终于全部成为现实。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被誉为“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筹办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使北京奥运会对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和热门话题,极大地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普及,中华大地掀起了经久不息的体育热、奥运热、爱国热,充分体现了体育运动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必将永远载入我国体育发展史册。

  2008年9月29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深情回顾了我国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高度评价了我国体育的辉煌成就,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我国体育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的新特点、新定位,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追求,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的成果;要在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推动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均衡发展,增强我国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努力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为体育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要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依法治体,加快我国体育的现代化进程。体育战线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牢记神圣使命,发扬优良传统,拼搏奋斗,不懈追求,努力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我国体育事业的新辉煌,奋力向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60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