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淇:北京是永远的奥运之城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17:2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汪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会长刘淇,8月7日在北京举办的“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上发言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北京将成为永远的奥运之城。

  刘淇说,一年前,当北京奥运圣火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徐徐熄灭的时候,在我们的心中也点燃了新的梦想和希望,那就是,让奥运精神永驻北京,让奥运财富永远造福人民。我们感谢奥林匹克运动为北京带来的宝贵机遇,珍惜奥运筹办工作为我们留下的巨大财富,将尽最大努力开发和用好北京奥运会的宝贵遗产,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奥运会后,北京市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转化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对北京奥运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实践转化。在这样的理念指导和推动下,奥运会采取的有效措施正在成为北京城市运行管理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

  刘淇说,为确保“有特色、高水平”目标的实现,北京奥运会期间,发布实施了涵盖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13大类4000余项奥运标准,创造了整洁、有序、高效的城市运行和外围保障基础和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目前,这些有效措施和奥运标准正逐步成为北京城市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以环境保护为例,奥运会后,北京坚持奥运会环境建设标准,落实十五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各项措施。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的蓝天天数超过去年同期,一、二级天气比例成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奥运会后的北京正享受着近十年来最好的空气环境。

  在交通环境整治方面,奥运会期间,北京对小客车实现单双号限行措施,保障了赛时交通顺畅和大气环境质量。奥运会后,北京实行了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措施,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拥护,全市路网速度比“无限行”期间提高了14·7%。

  奥运场馆在奥运会后得到较好利用。“鸟巢”和“水立方”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已成为北京的新地标和最富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今年,在网友海选的北京景区中,“鸟巢”超越八达岭长城和故宫,跃居首位。自去年10月对外开放到今年5月底,通过旅游门票、演艺、比赛及特许商品经营,“鸟巢”、“水立方”共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在“鸟巢”、“水立方”举办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商业演出和体育比赛,不断为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亮点。普通市民在“水立方”中尽情享受在国际最高水平的泳池中活动的乐趣。

  建在北京高校的奥运场馆赛后也如期成为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开展大型活动的需求。部分奥运场馆建在人口稠密、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大型社区,也开始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北京奥运会的七个场馆业主在石景山成立了全国首家奥运场馆产业联盟,联手进行场馆的赛后开发利用。五棵松场馆正改建成体育、文化、娱乐、休闲综合商业区。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很有特色的水上旅游场所。

  在筹办奥运的带动下,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新建的基础设施为市民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奥运期间落成的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具备了世界一流枢纽机场的建筑功能和特色,2008年全年旅客运输能力超过6000万人次,成为世界第二繁忙的机场。

  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加快形成了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对外交通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绿色出行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奥运会后,六条临时奥运专线转为正式公交线路;为奥运会开通的四条轨道线,在奥运会后继续发挥着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

  北京奥运会不仅给中国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展示的“中国体育精神”,奥运筹办工作者所实践的“五种奥运筹办精神”、广大志愿者所带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以及全社会日益形成的“关注残疾人精神”等,构成了博大精深的北京奥运精神宝库。

  奥运会后,北京进一步完善了志愿者服务组织体系,17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整体保留,50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继续保留,成为展现首都社会文明的窗口。通过筹办北京残奥会,北京不仅在无障碍设施等硬件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全社会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风尚也日益形成。

  奥运会的举办,还大大激发了市民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巨大热情,体育人口逐年增加。目前,有超过六成的北京人积极投身各种日常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完)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全民健身万里行专题 

更多关于 刘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