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30年体育年鉴之女排精神 国人经久不衰的狂热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03:00  新京报

改革30年体育年鉴之女排精神国人经久不衰的狂热

  2008年8月13日,北京中华世纪坛前的女排运动员雕像。资料图片

  中国女排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连冠的辉煌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座座奖杯,更是鼓舞了一代人的女排精神。20多年了,中国女排起起伏伏,但拼搏精神未改。

  狂热超出追星范畴

  二三十年前,排球在中国非常普及,从小学到工厂到处都开展排球运动。全国12支女排甲级队人才济济,举一个例子,几乎每名队员都能摸到篮筐。

  我1983年进国家队后,每天最起码练七八个小时,极限训练更是家常便饭,直到累得你爬不起来,感觉像死过去一样。当时训练条件的艰苦程度是全方位的,我们的科研手段和国外强队比落后不少,因此大量的训练和备战工作,就需要巨大的人力一点一点去做。再比如那时候没有空调,队里连电风扇都很少有,训练馆根本闷得透不过气来,但训练照样得坚持下去,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毕竟当时整个社会在物质方面都很匮乏,所以我们在训练时也不会想那么多。在当时那种时代环境下,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觉得住竹棚有多委屈。

  我在队里的工资是每月50多块,这在当时已经算高的,很多比赛没有奖金,但照样要打。当时还没有条件坐飞机,我们去漳州或郴州基地集训都是坐火车,但我们感觉很幸福,因为在火车上能轻松地躺上一天,而不用做大运动量训练。

  国人对我们女排队员的喜爱,不是用一两个例子可以概括的。因为无论你走到哪,总会遇到成百上千喜爱女排的球迷,那种场面我们经历得太多了,真的无法细数。我们每次比赛完了走出体育馆时,早就被热心的球迷围得水泄不通,要动用很多警察才能维持住秩序,那种盛况远远超出了现在的一些追星场面。

  我觉得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国人对女排的喜爱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今年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收视率第一,这就说明了问题。

  口述:李延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冠军成员)

  整理:本报记者 王春秋

  女排精神产生的五大背景和精神

  老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的产生有5大背景和因素。

  第一,外教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有“魔鬼教练”之称日本著名排球教练大松博文带领日本女排创下157场连胜的奇迹。1964年至1965年,大松博文应周恩来总理邀请,3次来华,帮助训练中国女排。由此,中国女排引入“魔鬼式”训练法,大运动量和多球训练也被引入到其他项目中。日本教练在训练中很注重严格要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这也是“女排精神”最初的源头。大松博文开创了外教来华执教的先河,从此,吸收了先进技战术理念的中国女排逐渐崛起。

  第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当时乒乓球运动已经开展得很好,而作为集体项目的排球却还没有起色。大松博文在北京访问时,其新颖的训练方法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在看过大松的训练后,也提倡要脚踏实地地进行排球训练。

  当时的另一个背景是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后的恢复期,浮夸风较严重,工作不踏实。正好排球界出现了这样的机会,总理就非常明智地抓住了。

  第三,赶上了好时机。文革后期的1972年4月,国家体委要求各省运动队恢复正常训练。1976年6月,袁伟民走马上任重新组建中国女排,并召回了一批已为人母的老队员;同时也挑选了一批年轻选手,后来“三连冠”时的主力曹慧英、杨希、陈招娣都是15岁左右。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处于上升期,在大赛显露锋芒也是时间问题。

  第四,外力因素。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这样中国女排就有机会在更多的国际大赛中露面。当时,中国男排战绩有所滑坡,而中国女排却不断取得好成绩,逐渐成为当时国人最为关注的项目之一。1979年,中国女排战胜日本队,首夺亚锦赛冠军,并成为“三大球”中率先“冲出亚洲”的队伍。

  第五,改革初兴的需要。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但中国朝哪走并不明确。此时,中国女排站了出来,使得迷茫中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1981年,中国的跳水、体操和乒乓球取得了许多辉煌,但排球因其集体作战,以及对抗的激烈程度,还是带给国人最深的触动。北大学子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国”的口号。这一年,中国男排取得世界杯参赛资格;中国女排以7连胜首夺世界杯。中国人的自尊、自强在的排球赛场酣畅淋漓的扣杀中,得以体现。

  口述:舒胜芳(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

  整理:新京报记者记者 王春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2008年体坛年度总结专题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