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之后我先打了中国公开赛,这之前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没时间训练,练了两三节课就去打了。由于是第一次打无机胶水,没有太多的准备,我的球板、海绵都是临时借的。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感受一下。虽然拿了两个亚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能够顶下来,我对自己的表现还比较满意。
中国公开赛之后是世界杯,世界杯之前还有一些活动,我只练了大概10天。赛前,外界都认为马龙拿冠军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实力的,也特别想拿这个冠军。毕竟这是无机时代的第一个大赛,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比赛来证明自己。
小组赛一开始打得比较艰苦,因为是第一场球,我还没有找到打无机胶水的感觉,投入得稍微慢了一点。后来我打得一场比一场好,越来越适应无机。
决赛之前的所有比赛,我的心态都比较放松,毕竟我拿过世界杯的冠军,心理压力不是特别大。但在决赛前知道自己跟波尔打的时候,我真正进入了状态,那时我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无机时代第一个大赛的决赛,我想证明给所有人看,胶水改无机以后自己还是可以的。
可以说,决赛是我最满意的一场球,也是世界杯上我发挥得最好的一场。三年前的世界杯我和波尔打决赛,我在3比2领先,第6局8:4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他。而这次,从整体实力上讲,我还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而且我对波尔也非常了解,所以比赛的节奏和场上的感觉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通过这两次比赛可以感觉到,无机胶水对自己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特别是中国公开赛时影响比较大,正手还好,反手不太适应。因为当时反手找别人借了一块海绵,所以速度力量都跟以前不一样,世界杯时就是拿自己的海绵了。
换了无机胶水之后,自己在刷胶水时的感觉不是特别好,很难控制。从小就用有机胶水,十几年了,基本上知道大概刷成什么样是没问题的。但是刷无机胶水,我只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试,才能看出哪种方法最合适。即便这样还是会出现问题,世界杯1/4决赛对奥恰洛夫,我4块板儿都没通过检测。主要是因为板边儿上的胶水抹得多了一点,后来把胶水去掉就好了。
这次世界杯,大家基本是在同一水平线上,都是处在对无机胶水的适应过程中,还没有调动出最好的状态。就像刚改大球时一样,大家都拿打小球的海绵去打,所以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参加世界杯的很多人也都参加了奥运会,都没有时间提前适应无机。奥运会打完就打世界杯,所以无机对大家来说基本是公平的,就看谁适应得更快一点。
接下来我们会一直打联赛,可以进一步适应无机胶水。但是要想打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还没有确定用什么样的海绵、胶水,每一次比赛我都在试各种各样的海绵。我一直跟器材厂家联系,希望他们尽早把这些东西确定下来,有了一套自己的主体器材,才能完全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不固定的话,心里就没有底。
北京奥运会我又打了单打亚军,可能别人会想:哎呀完了。4年前奥运会之后我也去打公开赛,拿了第二;参加世界杯,打了第三。紧接着是一串连锁反应。4年过去了,我又是奥运会亚军。但是现在跟4年前不一样,北京奥运会的亚军根本不会对我的以后造成任何影响。比如奥运之后的中国公开赛和世界杯,我在心态上会比较放松,调整和投入得更快一些。
跟4年前相比,我在心态上更成熟一些,一是因为到了一定年龄,二是因为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觉得自己还是最棒的。无论说是排名,还是技术,都要比4年前进步和成熟了很多。4年前的奥运会输的是外国人,各个方面给我的压力比较大。而这次我输给马琳,无论是外界反响,还是我本人,都觉得其实没什么,谁拿冠军都一样。
我输完之后,很多球迷在场馆外面拉着横幅,一直喊着我的名字。那时我感觉我们是荣辱与共的,我和他们是彻底融合在一起的。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们陪我到哪里。其实他们也很不容易,我听说过有人为了看我的比赛,还去买了高价票。其实他们中有些人家里条件也不是特别好。
每个球迷都希望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是最棒最好的。但运动员也有失败的时候,当我失败时,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还说无论以后我打不打球,他们都会支持我。我非常感动,也很感谢他们!
我还是会为下一届奥运会而努力。2004年奥运会之后备战2008,我花了两年去缓冲,真正备战北京奥运会是从2006年才开始的。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的积淀,我更成熟了,从现在起就要准备下一届奥运会,相对准备得会更充分。
我觉得平时应该对自己再狠一点,只有这样,比赛的时候才能豁得出去。两次奥运会我都与冠军失之交臂了,我觉得跟平时在这方面做得差一点有关系。还有就是要像马琳和王励勤那样,球抠得再细一点。我这个人比较随和,平时不是太计较。但是在打球上这样就不行。我希望通过接下来4年的努力,做到这些,到最后才能证明自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