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运动员依依不舍北京:残奥村的欢乐时光将永驻我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11:08  北京日报

  随着北京2008年残奥会圆满落幕,4000多名运动员在残奥会期间的“家”——北京残奥村也将于明天闭村。这些运动员们在离村前都在忙些什么?记者昨天来到村里探个究竟。

  【购物】 留下永久的纪念

  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特许商品经营店,各代表团的官员、教练和运动员都在精心挑选带给家人和朋友的礼物。委内瑞拉盲人女运动员托雷斯在队友的帮助下,足足在店里逛了1个多小时,她最终挑选了一个福娃“晶晶”和3个带有祥云图案的陶瓷杯子。托雷斯说:“就要离开北京了,我的心情很复杂,既有回乡的喜悦,也有对残奥村快乐生活的不舍。我虽然看不见这些纪念品,但我可以用心去感受。摸到它们,我就会想起北京。在北京,我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时光。回国后,我的生活又将恢复平静,但在残奥村里的快乐时光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美国男运动员麦肯斯买了好几件带有北京奥运会会徽的T恤衫,但结账时发现身上的人民币不够,收银员热情地告诉他,“您可以付一部分人民币,不足部分可以刷卡。”

  中国游泳选手王家超买了几个福牛“乐乐”,还有几件带有北京残奥会会徽的T恤衫,他说:“这些都是回家后送给残联的朋友的。”据了解,在残奥会闭幕之后,福牛“乐乐”成了店里的抢手货,昨天一上午就卖出了上千个。

  民族手工艺制作展示店里也有运动员穿梭其中,黄京玉的十字绣和陶艺手机链吸引了墨西哥运动员的目光。问完价钱,一位墨西哥选手一次就买了10个手机链。黄京玉说,许多外国选手都对中国民族手工艺品感兴趣,昨天上午就来了200多人。

  中国铁饼运动员白旭红也抓紧时间和队友在残奥村里逛。“和家人分开好几个月了,我来买一些纪念品,回去送给他们。”谈到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收获,白旭红对观众的热情记忆深刻:“我比赛时,看台上都会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那一刻我激动极了,真想到看台上拥抱他们!”

  【交换】 留下美好的回忆

  残奥村村长院的大门外,聚集着许多运动员和志愿者,他们正在这里“摆摊儿”交换纪念章、运动服、帽子等物品,俨然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当然,这个“市场”里的物品只交换不买卖。用一名志愿者的话说,“互相交换是为了留下奥运会、残奥会的美好回忆,这是无价的。”

  一位波兰运动员拿着5件波兰代表团的运动服向人们“推销”,他说:“这都是我的队服,我想用它们换一些我喜欢的中国纪念品。”

  在升旗广场,加拿大赛艇女运动员诺兰正和她的导盲犬在这里休息。她说:“我今天下午就要回国了。北京残奥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国观众的热情和志愿者的友善,让我感动。希望有一天我能再来北京,这是一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诺兰是一名教师,学生们还在等着她回去教课。她已经买了很多带有福娃图案的铅笔,准备送给学生们。

  前天,就在残奥会闭幕当天,残奥村还迎来了一批新客人,他们就是在香港和青岛参赛的马术运动员和帆船运动员。残奥村运行团队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选手在参加完比赛后并不急着返回家乡,而是想赶到北京在残奥村里住一住,切身感受一下村里的氛围。

  记者注意到,在昨天出版的最后一期《残奥村报》上,有为全体村民送上的最美好的祝福:在即将离别的时刻,祝你们旅途愉快,早日同家人团聚!祝你们在今后的运动生涯中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本报记者 高炜 RJ069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残奥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