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奥林匹克》带你走进中国的奥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11: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樱

  “如果把历史视作辽阔的苍穹,我们目光所及的不过是少数耀眼的星辰,还有无数沉默的英雄用心血和智慧成就了百年奥运的浩瀚传奇。谨以此片,献给所有为我们的奥林匹克做出贡献的人们。”《我们的奥林匹克》制片人张朝夕如是说,这也是这部10集450分钟的纪实片所要传达的,该片将在本月中旬开始在央视奥运频道播出。

  讲述十段难忘的历史

  这部纪实片定位为非文献片,全片没有大段的旁白,而是通过一个个陆续出场的人物,在讲述自己人生时,也娓娓道出了百年奥运在中国的发展。“我们通过寻访不同时期的关键人物来口述历史。”张朝夕举例说,“参加过1936年奥运会的运动员,目前只剩下98岁高龄的郭洁老人了,我们就借他的回忆来还原一个历史片段。”找寻关键人物、理清繁杂的线索,最后还要将它们容纳到电视语言中,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因此,“我们采用了电影化的叙事手法。”

  十集十个主题,讲述了十段历史,分别为“我能比呀”、“体育馆路”、“永恒的微笑”、“成长足迹”、“参与、取胜”、“幕后力量”、“冰雪力量”、“两次申奥”、“我们的2008”。这里既有在奥林匹克运动舞台上短暂逗留的探索者,也有与奥林匹克擦身而过的无名英雄,还有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最终达到巅峰的勇者。也许,从杨明(新华社记者)和宋世雄(央视著名解说员)口中,你能理解李宁兵败汉城后大将之风的笑,能读懂楼云和高敏夺冠后心绪复杂的笑;也许,从40岁高龄的林波、杨山峰20年后还在努力争取重回奥帆赛场的故事,你能明白参与的可贵;也许,两次申奥中多幕落泪的镜头能唤起你的记忆,而何振梁、张百发等经历过两次申奥的人能和你一起探寻奥林匹克给中国和国人带来的变化……

  “当然,我们的片子无法容纳所有的内容,但我们力求找出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奥林匹克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也呈现出打上了中国烙印的奥林匹克。”张朝夕说,或许看了这个片子的人就能够理解,为何有人为了奥林匹克事业奋斗终生,为何中国人将百年奥运看得如此之重。

  镜头无法记录的故事

  “这部纪实片时间跨度极大,从1896年到2008年,因此大量史料和官方电影必不可少。仅为了第一集,我们就跑了上海和南京的档案馆,还有瑞士,我们希望找到更多的奥林匹克在中国的重要见证。”两年多的策划拍摄,让奥林匹克这一主题几乎占据了张朝夕生活的全部,但他因为投入而开心。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450分钟的成片背后至少是10倍的素材带。摄制组曾经长时间工作在不知道零下多少摄氏度的佳木斯市汤原县的户外训练场,他们回忆说:“最冻的就是脚指头,疼痛感如此强烈,从来没有如此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有十个脚指头”,他们同时也意识到:“当年很多冰雪运动员是怎么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练出成绩来的!”他们也曾深入到贵州榕江,去探访在那坚守了40年的体操教练;他们还曾在酷暑的8月,转战于山西一个个村落,艰苦的条件和频繁的伤病没能吓退他们……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率先被奥林匹克的魅力打动了。“我们的团队比较年轻,除了我和王冲霄(纪录片《故宫》导演),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尽管如此,张朝夕对自己的团队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这次的拍摄也让他们收获颇多。

  如果仔细看,还能发现“创意摄影”的手法被大胆运用到了这部纪实片里。美人鱼杨秀琼的出场是用一滴水滴荡开的,李宁、楼云、高敏的笑容用一组摄影图片呈现出来,也带出了笑容背后的故事。“这种手法在纪实片里还不多见,算是一种尝试。国外已经开始大量采用写意再现的手法,但成本过高。用‘创意摄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既有可视性,又将人物、场景、历史结合到了一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有奖招募:李宁大篷车宿州、公主岭站记者
iRun场地赛押宝大奖获奖名单 写感受 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