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飞人在纽约:变身成“杠铃” 细节折射成功之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08:55  东方体育日报

  现在的刘翔,无论在哪里接受采访,无论对面记者来自国内还是国外,以下类型的问题总是会以各种面目出现若干次:北京奥运会你能否卫冕?你如何看待主场作战带来的心理压力?

  行动或许是最好的回答,在纽约的训练课上,出现在面前的是四年前那个刘翔。“没有压力,我不会给自己压力,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想这些事情。”这是纽约当地时间2008年5月28日,在兰德尔岛艾肯体育场,刘翔在享受训练,当然,他更乐意享受接下来的比赛。

  孙海平意味深长地说:“其实,过去四年我们训练始终这样,我们一点都没变。”

  没器械 互相当“杠铃”

  抵达纽约,孙海平决定首堂训练课练练力量。不过,一行人来到艾肯体育场才知道,这里没有对运动员正式开放。因此,昨天刘翔是与一群当地上体育课的小朋友共同完成训练的。

  练力量需要杠铃片,可条件有限没有器械,刘翔和史冬鹏完成深蹲练习时,只能彼此将对方架在肩上进行训练。第一组,史冬鹏先扛着刘翔练了起来,刘翔轻松自在。

  随后换成奥运冠军来扛史冬鹏,后者十分紧张,表情严肃:“我很害怕,主要是怕他一下把我顶出去,他力气比我大。”

  第二组练习,孙海平要求是增加重量,有人出主意:“上两个人,左肩一个,右肩一个。”

  “这倒没练过,可以试试。”刘翔在一旁嘀咕。

  一旁的孙海平连忙说:“这样太不安全,还是我在拿带子在后边拉着你们,增加重量吧。”

  史冬鹏按要求完成了,换到刘翔,孙海平脚下一不留神,坐到了地上:“没关系,没关系,我没事,就让刘翔这么做。”

  史冬鹏加上孙海平两人的重量,刘翔依旧完成了好几次深蹲。“你比大史力量大多了。”孙海平说,“我整个人的重量都加到了你身上。”

  “是吗?师傅,怪不得我刚才完成得那么吃力。”

  有同伴 游戏也起劲

  史冬鹏来了,刘翔训练起来又多了一个乐趣。

  刘翔与史冬鹏很早就认识,每次到国外比赛,两人都住一个房间。2003年巴黎世锦赛时,两人更是在房间里一起看便携式DVD。“我们的兴趣爱好基本一样,都喜欢看搞笑片。”

  孙海平说,在国内,只有史冬鹏的水平可以接近刘翔:“让他们一起训练,可以互相促进。”

  在纽约的训练课,一上来孙海平就使用了新方法:刘翔和史冬鹏互推。“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这样有利于练力量,当然也可以锻炼一下协调性。”孙海平说。

  有了同伴的刘翔正充分感受这种新训练方式带来的乐趣。“很少看到刘翔这样笑啊。”一位记者感慨。

  “大史等一下,我们一起来比赛。”一边说,刘翔一边活动着筋骨:“我体重比较大,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啊。”

  这次比拼的项目是俯卧撑弹起,空中双手击掌,连续十次。“预备,开始。”刘翔亲自喊着口令,两人的比赛也正式开始。一、二、三、四……伴随身边人的加油鼓劲儿,二人互不示弱,几乎同样的时间完成了任务:“好,真的不错。”听着周围观众人的称赞,刘翔笑说:“这可是我第一次这样做啊,见笑,见笑。”

  不懈怠 慢慢找感觉

  刘翔在纽约的这堂训练课,是当地时间28日下午4时开始的。与以往相同,刘翔依旧在跑道上慢悠悠跑圈,只是这次他难得的一边吹着海风,又有一名新成员——女子400米栏选手黄潇潇。

  比赛中的刘翔总是生猛异常,但他在训练中的跑步动作与赛场上大不一样。“这么多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他的特点。”看到弟子的慢跑姿势,孙海平有时也会笑出来。

  刘翔训练中慢跑时总会左摇右摆,上半身幅度大,而脚下移动却十分缓慢。“运动员应该这样,知道一场比赛哪个点应该集中精力,其他的时候选择自己最轻松的方式。”

  “其实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刘翔在训练方面对自己要求更高了。”孙海平回忆说:“以前,我不看他的时候,他总会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偷懒。但现在他知道自己训练是为了什么,他肯定不会去偷懒。至于偶尔顽皮,那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方式。”

  笑声贯穿刘翔纽约首练始终,孙海平说,他们这个团队一点没变:“我们还是跟雅典奥运会前一样,每天都轻松面对训练,谁也不会给谁任何压力。只是,外界把我们想得过于……”

  本报特派记者吕日明纽约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乔红南宁助燃运动激情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上饶、库尔勒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