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市前市长:借冬奥发展过快 陷入"后奥运萧条"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06日10:35  广州日报大洋网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五味杂陈的一笔——它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因办大赛而闻名四方;借助奥运的东风,长野新干线和高速公路得以修建;然而其后,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在巨额投资的负累下,长野经济陷入长期的“后奥运萧条”。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赛前增长太快,与赛后的下滑形成强烈反差,才给了别人‘长野因冬奥会而出现经济大衰退’的印象”“我给自己和那次冬奥会打90分”……近日,在自己150年历史的老宅子里,面对本报记者的追问,一手操办了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长野市前市长塚田佐,表达了自己对10年前那场冬奥会所产生的纷纷扰扰的立场、评价和反思。

  “冬奥会是长野发展的黄金时期”

  “长野冬奥会最大的历史意义,一是让长野走向世界,二是用新干线和高速公路将长野和东京等其他大城市连接起来。”塚田佐告诉记者,冬奥会增加了市民的国际化自觉意识。比如,通过这次冬奥会,长野官方和民间组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自觉弘扬了环保意识,“回收”成为口号,不仅开始对分类垃圾进行可再生处理,仪式上用的气球也采用了新配料,碰到水就会自动分解……他认为,冬奥会带来的这些无形财产,让长野受益匪浅。

  对于新干线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塚田佐更是认为恰逢其时。他告诉我们,冬奥会之前,长野到东京只有普通火车,路上要3个多小时,而冬奥会使新干线得以修建,高速公路得以提前完工,长野到东京只需80分钟。这些有形财产的出现,让长野一跃而成日本交通最便捷的城市之一,观光客逐渐增多,市民也对此表示满意。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也曾评价:“长野冬奥会不仅是一次体育上的巨大成功,还意味着这个举办城市和所在省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这令我感到尤为满意。”对此,塚田佐笑着表示,“总之,抛开一切其他因素,冬奥会对长野而言无疑是一个黄金时期。”

  冬奥当年经济增长态势出现拐点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此次冬奥会结束后的第二年,长野市的经济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滑坡——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降,211家企业宣布破产,下降速度创造了二战以来地方经济衰退的最高纪录。

  对此,日本媒体有过诸多报道和评论,指责人口仅30万左右的小城市长野,却为冬奥会的举办“不自量力”地大手笔投入巨资,从而一方面在场馆建设和新干线等设施建设上欠下巨额债务,另一方面这些场馆和设施又在赛后花费了过多的维护费用,让长野经济不堪重负。

  针对这些指责,塚田佐不以为然。他说,当年长野市冬奥会的准备工作,得到了中央财政和长野县财政的补助,比如对重大设施建设,中央负责50%,长野县和长野市各负责25%。由于仅需承担1/4的投资,市政府压力并非不可承受。

  塚田佐认为,1998年冬奥会前的5~6年,日本的经济泡沫已经达到破碎的边缘,日本全国和各城市经济均一路下挫,只有长野经济在保持着高速增长——当然,长野的这种高速增长,在冬奥会结束的当年便出现了拐点,并开始呈现加速度的下滑态势,收缩到赛前的全国平均水平。“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赛前增长太快,与赛后的下滑形成强烈反差,才给了别人‘长野因冬奥会而出现经济大衰退’的印象。”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