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青岛20多亿打造奥帆中心 气象专家为赛事"呼风唤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12:07  体坛周报
青岛20多亿打造奥帆中心气象专家为赛事"呼风唤雨"



  青岛是在与秦皇岛的竞争中,夺得奥帆赛的主办权的。这个有着115年历史和820万常住人口,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集旅游、港口和较强经济实力于一体的大型城市,还需要重要的历史事件来提升和加固她在世界城市之林中的地位。奥运会帆船赛,给了她们这样一个机会,而青岛人的回应则是,释放他们异样的热情。现在,包括占地30公顷的场馆区和15公顷的非场馆区的奥运帆船中心已经基本建成。这个中心建有奥运分村、运动员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场馆媒体中心和后勤供给与保障中心,总建筑面积138000平方米,此外还有测量大厅、陆域停船区、下水坡道、主、次防波堤、奥运纪念墙等配套设施。

  帆船中心坐落在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青岛人花了十多个亿把在这里的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再花十多个亿建起了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奥帆中心。

  所有的设施标准都是第一流的。对于一个自2003年来5年间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番的城市来说,做这点事情是有能力的,或许更是需要的。奥帆中心的负责人骄傲地说:“这个帆船中心,在中国是绝对第一,在世界上也是最好的之一。”而对于投入之后的收益,青岛市的领导们并不担忧。且不说这个奥帆中心今后将努力成为世界级帆船比赛的常设点,可长期带来效益外,这700个可停泊私人游艇的码头的设施和规模,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商机深远。

  奥帆中心有着太多的地方都让人感到新鲜,这里处处都诠释着“绿色奥运”的概念。她利用了温度相对稳定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为媒体中心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所需冷热量的海水源泵技术,还应用了太阳能提供景观灯的照明电力和后勤保障中心的制冷及供暖之需,加上主防波堤上的风能路灯,这两项技术每年可以节电达23000度以上。此外,奥帆中心也充分利用了城市中水系统来解决绿化灌溉及洗车、冲厕用水。甚至,为保护燕儿岛山绿化植被和自然风貌,青岛人特意穿山建了一条长47米的隧道。而为了让比赛更顺利,奥帆中心采用橡胶拉簧技术控制码头高低,能使码头在4.5米潮差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半米的干舷高度。

  不过奥帆中心让人感到独特的地方,更在于那一条伸向大海的拦波大坝。这条大坝本来是一条防波堤,起着护卫帆船码头的作用。但是青岛人很聪明,也很能联想。他们把这条大坝的功能延伸,“改造”成一个观众看台。站在大坝上观看帆船比赛,观众就像是坐在看台上观看F1赛车一样。这几乎可以颠覆帆船比赛的观念了。通常,帆船比赛都是在海上进行。要想看比赛,一定是要买票上船,在波涛中颠簸一天,并且人数有限。因此这条大坝建成之后,极大地改变了帆船比赛的形象,使得这项比赛更贴近于观众,这让国际赛联的官员大为振奋,称青岛做了一件雅典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激动的国际赛联官员马上决定:修改比赛规则!把过去按比赛成绩一次计算名次的作法,改成了类似篮球比赛季后赛,也就是说,取得前几名的船,要在这条大坝前再来一次决胜,让观众充分领略帆船比赛的风采,同时,也让一直在茫茫大海的寂寞孤独中求胜的运动员们,享受一下受人追捧的乐趣。最后,胜利者在“班师回朝”时,还要在大坝前来一个类似滑雪的大回环一样的动作,再接受一一下观众对胜利者的欢呼……,这都是帆船运动自开始以来所没有过的。

  青岛人开始喜欢帆船了。其实,青岛与现代帆船运动并没有多少渊源。只是近年来,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才慢慢成为中国帆船运动的活动地。到了夏天,青岛人躺在海边的沙滩上,远远眺望,蓝色的大海远处,有点点白帆在移动。这已经成为青岛海滨的一景了。然而,真正接近这帆船,还是举办这次奥帆赛这次良机。

  在青岛市文登路小学,我们见识了青岛小学生的帆船活动。他们在操场上做了4条帆船,船的底部固定在一个转向盘上,小风一吹,那帆船居然四面转动。孩子们的帆船梦便从这里做起。

  在这个学校的1年级到6年级的教室里,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做着与帆船有关的手工。高年级的用画画,中年级的做橡皮泥,一年级的小朋友不会画不会捏,也有办法。他们把彩色环形针搭成帆船的图案,用透明胶粘在一次性纸盆上。当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捧着她的作品从教室的后排跑到我面前,高举着要我收下时,我连忙双手很珍重,很小心地接过。我想,这个小孩子也许不知道青岛举办奥帆赛的意义,但这个小小的帆船模型,将深深地印刻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据说,像文登路小学这样的“心灵帆船运活动”,在岛城有许多学校都有开展。而之所以让我们参观这个学校,是因为他们在普及帆船知识方面做得更好。在四年级的班会里,同学们流利地向我们报出什么是托纳多级,什么是芬兰人级时,把我们这些“帆船盲”唬得一楞一楞。

  中国有句名言:“孤帆远影碧空尽”。然而在青岛,你却感到眼前到处是风帆。在社区的活动室里,在商店的玻璃上,在公交车身上,甚至在马路上的下水道盖子上,都是摇动的帆。青岛城,本身就像是一条巨大的帆船,屹立在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边。乘着风,波浪向前。

  说到风,这可是帆船比赛最最重要的元素。帆船比赛离不开风,没风不行,风大也不行。根据帆船比赛规则,当风力小于每秒3米,或者大于每秒20米时,比赛不能进行。但在大海上,天气一天要变三变,小小的帆船怎么禁得起折腾?什么时候可以比赛,什么不可以比赛,什么时候可以出海,什么时候不必回港,这些都需要精确的预报。帆船比赛最高级的,是对风的要求,是“控制风”的能力。

  但谁能够控制风呢?没有人。但是,人能够精确地预测并预制风的未来走向。这个技术不掌握在帆船运动员手中,也不掌握在帆船的官员手中,而是掌握在气象专家手中。

  奥运帆船赛,青岛气象局就承担了“控制风”这个重任。他们需要预报未来2小时甚至1小时的风力、风向和雨的情况。这个预报不是我们通常听到的天气预报,而是要定点,具体到某一片海区,也许这个海区的面积最小半径只有0.6海哩(1海哩约为1.85公里)。这样艰巨的任务,即使对气象学家来说也困难重重。气象局的专家们把青岛自有历史记载的气象资料翻了个遍,拿出来一一比较。他们统计出,青岛历史上的8月9日到23日的天气(也就是今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比赛时间),下雨概率为33%,小雨为主,10毫米的概率是90%。

  雨天也会对比赛不利。那好,先解决下雨的问题。所谓人工减雨,就是提前让雨先下了。也就是说,在积雨云从A地移向B地时,火箭、大炮、飞机轮番进攻,施放干冰化解积雨云,先让它在A地下个痛快,等到了B地时,要么早已倾空,要么剩些“残渣余孽”,变成富有诗意而无碍比赛的“三月里的小雨”。

  风的问题就没那么容易了。到目前,人类还没有发明出能够制造或者消化风的技术。只能是尽可能早地知道,随时改变比赛时间了。前年和去年,青岛有意承办了两项国际帆联的比赛。在摸索中测试,在测试中提高。

  一开始总是不如意。有一天比赛,预报风力甚佳,风向无大碍。等到船队到了海上,却出现一奇观:帆船一条条在海上打转,无从比赛。原来,海上风力倒是不大,风向却是回旋的,吹得帆船在海面上成了“陀螺”。这样的预报从来没有过,因此,这样的失败,也是从来没有经历过。

  类似的问题,出现不少。好在两年的时候,够用了。确切地说,只是用了一年的时间犯错误。在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青岛气象局的专家们已经开始改正错误,享受成功了。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日益迫近,让青岛市气象局的责任和精确度大大增强了。为做好预报工作,气象局增配了海岛岸基站5套,海上浮标站5套,气象观测船1艘,梯度风观测塔1座,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GPS水汽探测网、中对流层风廓线仪和移动风廓线仪各1部,移动X波段天气雷达1部、雷电观测网等现代探测设备。这一番“现代化”,投资500万元。但这是必须的。

  说到奥帆赛的预报,青岛市气象局的杨育强副局长一脸自豪:“没问题。不敢说超过悉尼,因为他们有美国和欧洲在大力协助,但超过雅典是绝无问题!”

  这就是青岛的奥帆赛之前,我听到看到的故事。

  数字·青岛

  32.8亿元 帆船中心预计建设总投资32.8亿元。其中北海船厂的拆迁费17.8亿元,工程建设15亿元。据悉,这些资金全部通过房地产项目和场馆赛后利用等市场运作方式获得,未动用青岛市财政一分钱。

  11枚 这里将承办8月16日到21日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产生11枚金牌,是奥运会6个协办城市中产生金牌最多的。

  1500名 青岛奥帆赛分会场将需要志愿者1500-2000人。去年11月22日正式开始接受志愿者申请,到年底已有近8000人提交申请。534米 青岛奥帆委拦海修建了一条长534米、宽47米,能容纳8000到10000人的“观众大坝”。这是奥运会史上首次为帆船项目提供专门的现场观战场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