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陈彦自费参赛带回中国首金 曾与霍元甲之子共推武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10:54  竞报
陈彦自费参赛带回中国首金曾与霍元甲之子共推武术

陈彦,中国最早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陈彦自费参赛带回中国首金曾与霍元甲之子共推武术

这是中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如今,在广州街头提起“陈彦”这个名字,即便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只能摇摇头,一无所知。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的聂啸虎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体育史研究工作,据聂教授考证,1913年2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尽管当时参赛的只有中国、日本、菲律宾三个国家,但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组队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在跳远比赛中,来自广东的陈彦以19英尺11.375英寸(约6.08米)的成绩夺得跳远冠军,成为中国最早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这是中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九十多年过去了,陈彦的名字已逐渐被人淡忘,但他那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牌依然完好无损地保留在其后人手中。

  陈彦·童年

  能从河的这边跳到对岸

  1891年,陈彦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现属佛山市)的一个大家族,在兄弟10人中,陈彦排名第九。

  在南海,今天已很少有人知道陈彦的名字,只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回忆说:“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提过,那陈彦啊,跳得可远了,能从河的这边跳到对岸。”

  19世纪末期,南海并没有真正的学校,陈彦只能在一种俗称“卜卜斋”的私塾里上学,尽管活泼好动,但他根本没机会接触甚至是听说田径运动。

  1906年,15岁的陈彦就读于南武学堂。这一年,对南武学堂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何剑吴就任校长。当时,陈彦长得英俊壮实,爱跑爱跳。巧的是,何剑吴校长非常重视体育运动,严格的他每天清晨会亲自敦促学生起床跑步。由此,陈彦的跳远特长得以充分发挥。那时,他们练跳远,头上还盘着一个大辫子。

  当时,中国正处于晚清的宣统时期,按照清代制度,谁若剪掉头上的辫子,不但被视为大逆不道,甚至还有被杀头的危险。每次跳远训练时,沉重的大辫子在陈彦脑后随风飘荡。无奈时,陈彦或将其盘到头顶,或绕到脖子上。

  陈彦·成绩

  自费出国参赛夺金而归

  陈彦的苦练没有白费,1909年,即陈彦就读南武学堂第三年时,他参加旧中国时期的广东省第三届运动会,获得男子田径个人总分第一名。1910年,年仅19岁的陈彦代表华南区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获得跳远第三名。参加这两次比赛时,辛亥革命尚未举行,所以,陈彦依旧拖着大辫子驰骋在赛场上。

  至于陈彦参加远东运动会的情况,也许只有其最疼爱的外孙梁正安还略微知道:“外祖父偶尔跟我说过他去菲律宾参加比赛的事情,当时,清朝刚刚被推翻,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主管甚至关心体育,政府不出钱,外祖父只能自费出国比赛。1913年的中国还很落后,国内没法生产跑鞋,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跑鞋,所以,外祖父到菲律宾后才买了一双跑鞋参赛。”那届运动会上,陈彦获得跳远冠军。这是中国最早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的金牌。

  陈彦·退役

  与霍元甲之子共推武术

  陈彦在菲律宾获得冠军时只有22岁,正可谓前途无量。可惜的是,回国后,在代表南武学堂与岭南学堂进行足球友谊赛时,陈彦不慎受伤,导致骨折。为此,他不得不退出田坛,终结运动员生涯。

  1914年,陈彦东渡日本专攻痔科。毕业后,他回到广州,悬壶济世。上世纪20年代初,广东精武体育会成立,因为在医学界的声望,陈彦被聘为该会医生。到了上世纪30年代,陈彦当选为理事长。在陈彦的倡导下,广州很多中小学开设了武术班,各区则集中举办武术辅导班。

  当时,武术名师霍元甲的次子霍东阁慕名找到陈彦,要求在广州担任拳师,陈彦则求之不得。从此,广州精武体育会的知名拳师越来越多。对于习武者,陈彦规定,概不收费。从此,广州习武之风蔚然,练习者达数千人。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陈彦曾在日本留学,精通日语,再加上医术高明,日军一直希望拉拢陈彦为其效劳。为了不背负“汉奸”的骂名,陈彦只得逃难至香港,直至抗战胜利。抗战胜利后,陈彦担任南武中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晚年时期,陈彦一直在广州市24中当校医。1981年,陈彦去世。

  陈彦·遗嘱

  珍贵金牌直接传给孙辈

  陈彦那枚金牌的所有者是他的外孙——现在广州市当牙医的梁正安。陈彦有五女一子共六个孩子,在其弥留之际,家人都以为这枚金牌会传给其唯一的儿子陈圣雄,但陈彦一再叮嘱子孙,金牌交给外孙梁正安保管,这样,金牌没有经过子辈就直接传给了孙辈。

  自从1981年外祖父去世后,梁正安便将金牌及家中的一些贵重物品存进了银行的保险箱。直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看到中国运动员披金夺银,同样喜欢体育的梁正安与舅舅陈圣基、陈圣清(陈圣基的亲弟)将金牌从银行取出,由酷爱摄影的陈圣清为金牌拍了两张特写。随后,金牌再次被放入保险箱。

  对五十多岁的梁正安而言,这枚金牌并非意义巨大,“我只是把它当做外祖父留下的纪念品,用心保护好就行了。当年我的母亲把它转交给我时,我都不知道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国际体育比赛金牌。”

  言及外祖父的晚年,梁正安一直是四个字:淡泊名利,“老人家一直没给自己置过家产,他晚年时住的房子还是他的一个朋友借给他的。”其实,与外祖父一同生活的20多年中,给梁正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外祖父的医德,“遇到经济困难的,他肯定免费医治。”梁正安坦言,自己如今成为一名医生,就是受外祖父的影响。

  陈彦·追忆

  与同窗并称“南武三杰”

  位于广州海珠区的南武中学(以前称为南武学堂)创办于1905年。尽管学校出了陈彦这么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因为史料太少,南武中学校史展览馆里对陈彦的介绍也只有寥寥几句话,大意不过是其在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所获得的成就。

  不过,在南武中学的历史上,其体育运动久负盛名。早在清末民初,学校的体育成绩不但威震全国,还名扬东亚,其实不仅有陈彦,包括与他同时期入学的许民辉、丘纪祥,都在国际比赛中获得过好成绩,他们三人在当时被称为“南武三杰”。

  在展览馆的橱柜里,摆放着一张字迹模糊的复印纸。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时,国内的《真相画报》在1913年2月第17期介绍了此次比赛,并提到了陈彦夺金一事,这张复印纸即为当时的《真相画报》。本版撰文竞报记者吕威

  讲述奥运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

  舒鸿,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中国裁判;程金冠,中国短跑名将,与刘长春并称为“北刘南程”;林绍洲,连续三届获全运会跨栏冠军……对大多数体育迷而言,这些名字显得太陌生。现在,他们已一一作古。几十年前,他们作为中国冲击奥运的先行者,在奥运赛场上颗粒无收,但他们却把奥林匹克的灵魂在中国发扬光大。本报陆续推出奥运人物系列故事,以此向中国的奥运元老致敬。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