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人人都爱这个家--记上海彭浦新村“阳光之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10:44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记者 张薇

  无论何时,坐落于临汾路1565弄11号的彭浦新村“阳光之家”总是一片热闹景象:手工班的学员们通过搭配各色珠子,串起造型各异的手链;礼仪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着出门时的应对之法;绘画班的学生则在一方白纸上肆意展开想象的翅膀……

  作为市政府2005年“智障人士阳光行动”的实事项目,彭浦新村“阳光之家”是上海首家社区智障人士活动中心。成立两年多来,该中心凭借对智障学员在手工编织、英语、讲故事、舞蹈等方面的教育指导,率先成为上海市示范型“阳光之家”。

  和它的名字一样,只要踏进“阳光之家”扑面而来的是家的温馨气息。视听室、美术室、活动室、阅览室、手工室……两层平房,被合理地分割成各个功能区域。学员们可以凭兴趣人性化地接受教育。墙壁上挂满了学员的照片和他们所获得的荣誉。老师和志愿者来自社区老年大学和本市各所大学,不同年龄层的沟通又能给学员最大限度的关心。短短两年的时间,“阳光之家”的学员从最早的78人上升到100多人。

  “王老师,我串好了,你看看!”24岁的蒋琦高举着刚刚完成的手链,一脸笑容地向手工老师献宝。带教她的老师黄琦霞清晰地记得,蒋琦刚到“阳光之家”时,“一分钟也离不开她妈妈,否则就会大哭大闹。”常常缩在角落,不理任何人。在“阳光之家”生活半年后,现在,蒋琦不但能标准地完成8节16个动作的康复操,现在还是区里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呢。

  家住共康新村的成琦,每天早上8点都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孙飙准时出现在“阳光之家”,风雨无阻。她很感激地说,以前孩子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很孤独,来到“阳光之家”后,儿子第一次有机会参加集体活动,还认识了那么多朋友。“他们每次一见面,又是拥抱、又是拍肩,大声打着招呼,别提有多热情了!”

  残疾老师黄琦霞:生活重心全在这里

  本报记者 张薇

  52岁的黄琦霞已经退休,但依然每天重复着两年来在“阳光之家”工作时的生活——每天6点起床打点家务,赶在7点前到学校准备上课事宜,晚上6点后不定时下班,11点睡觉前不是在备课就是和学生在网上交流。“总之,自从几年前接触特奥、智障人士,我生活的重心就全放在这里了。再苦再累只要看到孩子们一点进步,我就很开心。更重要的是,这点进步会减轻他家人很多痛苦。所以即使退休,我每个星期都会来做几次义工,不来心里总觉得少了什么。”她哑着嗓子说道,脸上是幸福的满足。

  我的水杯永远倒满热水

  黄琦霞、一个下肢残疾的残疾人,四年来却用她的爱心和耐心感化了近一百名智障人士,让他们重获自信,让那些曾经破碎的家庭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因为我自己本身是残疾人,明白智障人士和他们家人的内心煎熬。所以,我希望用我的行动证明给大家看,智障人士也能为社会做贡献,只要你付出爱心。”

  作为彭浦新村的助残员,黄琦霞是最早一批接触特奥运动的志愿者,也是上海“阳光之家”资历最深的老师。2005年,特奥运动在彭浦新村街道全面展开,黄琦霞开动脑筋,在街道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挑头组建起一支7088社区特奥康复操运动队,利用现有社区资源和设施开展社区特奥活动。无论数九寒天的冬季还是鲜花烂漫的春天,这支康复操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赢得了智障人士家属的认可,也获得了社区居民乃至社会媒体的赞许和关注,组建起一支7088社区特奥康复操运动队成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特奥运动的品牌之一。

  随后,彭浦新村“阳光之家”成立后,已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她对“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无论在什么时间需要黄琦霞的帮助,她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些智障学员的面前。“我们关心一个残疾人,就是关心一个残疾人的家庭。”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学员陆伟峰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又是精神病患者,只有外婆与他们相依为命。黄琦霞对这家人倍加呵护,经常上门进行心理疏导,与小伟峰交朋友。而在她的积极开导下,小伟峰的精神状态稳定了,居室里又传出了久违的老少同乐的欢笑声。

  这样的故事在黄琦霞身上每天都会发生,她的努力自然也获得了回报。在“阳光之家”一百多名学生心里,黄老师比妈妈还亲,很多心里话不能和父母朋友说,但一定要和黄老师说。黄琦霞说,她的水杯永远是倒满热水的,学员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改变是对她最好的回报。“我只要听到智障人士的叫我一声‘黄老师好’,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黄琦霞自豪地说。

  带他们跳起“人生之舞”

  最让黄琦霞自豪的是,在她的带教下“阳光之家”还有了自己的交谊舞队,这也是“阳光之家”智障学员的家长们从来不敢奢望的。“去年电视里放《舞林大会》,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只要谈到这个就兴奋得不得了。”敏感的黄琦霞立即想到了利用兴趣来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当我向他们提出学跳舞时,他们竟然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好。”

  但接下来的困难是黄琦霞自己也没有料到的,首先智障学员们缺乏乐感不懂得节拍,学了半个月还是乱作一团。那时即使学员的家长也都打了退堂鼓,说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其次在常人看来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可智障学员学起来需要练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才能学会,只有通过反反复复地练才是唯一的办法。最重要的是,黄琦霞本身是个下肢残疾的人,站久了腿就支撑不住,更何况是教跳舞。但靠着一股毅力,黄琦霞还是坚持了下来。五个月的练习,学员们都学会了跳华尔兹舞。这时的黄琦霞却瘦了十多斤,她残疾的下肢却又红又肿,智障学员的家长看了都心疼,黄琦霞却说,她一个人受点苦没关系,只要智障学员他们开心自己就开心。“交谊舞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社会的一扇大门,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和正常人多接触。”

  去年10月世界特奥邀请赛,黄琦霞自编了足球操“特奥精神在阳光”和歌舞“我会、我行”,为捷克、芬兰特奥运动员代表们表演,得到了国际友人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看到智障学员们一次次的登台表演,一次次的领奖让黄琦霞感到非常欣慰。学生的特殊,意味着老师们必须付出比教育正常孩子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精力来和智障人士沟通。

  家人是黄琦霞唯一觉得愧对的。“说来惭愧,我留给丈夫和儿子的时间真的很少,连烧一顿丰盛的晚饭也很难做到。回家不是外卖就是随便烧个菜将就一下就又忙开了。”而家人并没有阻止黄琦霞奉献爱心,更让她感动的是,因为耳濡目染,渐渐的丈夫和儿子也加入到了帮助智障人士的行动中来。现在黄琦霞的儿子和母亲一样都是“阳光之家”的光荣志愿者。

  黄琦霞说:“我觉得我所付出的汗水是有价值的,智障学员所取得的成绩就是对我们志愿者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体现出一个残疾人的人生价值,残疾人在需要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残疾人志愿者所从事的是一份关爱生命的工作,我会为此而奉献出我全部的爱,来谱写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

  宋安康:从自闭儿童到“新舟舟”

  本报记者 张薇

  在今年闸北区“阳光之家”培训成果汇报演出中,由该组织合唱队演唱的《同一首歌》获得了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担任指挥的宋安康是一名曾经重度智障人士。作为全区所有合唱队中唯一由智障学员担任的指挥,他的表现着实让在场所有人都啧啧称奇。

  曾经他紧锁心门

  23年前,一个小生命的降临让宋春林一家沉浸在了无限的幸福中,初为人父的宋春林给孩子取名安康,取其平安健康之意。然而医生一纸诊断——安康得了唐氏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智力发育迟滞,性格孤僻,对周围发生的事物表现漠然,始终把自己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这样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这种痛苦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回忆当时的种种,宋爸爸感慨万千。看着面无表情不会言语的小安康,宋太太整天以泪洗面,而宋春林自己则选择了逃避。“最初不死心,抱着孩子跑了上海十几家大医院,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求医问药,可是除了听到一些安慰的话以外,一无所获。可以说,一个智障儿童家庭的压力是撕心裂肺甚至痛不欲生的。”

  宋春林说,安康很怕陌生人,因此但凡家里来客人他就往小房间里躲,怎么叫也叫不出来。久而久之,孩子的自闭倾向越来越严重,宋家人却无可奈何。直到2004年的冬天,宋春林在孩子出生后第一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接到彭浦新村街道残联发出的‘致智障人士及其家属的一封信’,信中邀请我们安康参加街道举办的社区特奥活动,当时真是心头一喜。可是我儿子是智力有障碍而且性格孤僻,与亲人都难以沟通更别说去适应这种群众性的社区特奥活动。”

  如今他脱胎换骨

  正在宋安康一家犹豫不决的时候,社区的助残员黄琦霞的一番劝说让宋春林决定试一试。“他们对我说:只要我们有爱心和耐心,铁杵也能磨成针,更何况小安康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于是,宋春林带着宋安康参加了彭浦新村街道特奥活动,成为特奥7088体操队的一员。

  让老宋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对数字、语言丝毫没有感觉的儿子竟然很善于模仿。老师教的动作,他三下两下就能背出来。而短短一个多月的体操锻炼也让小安康出现了惊人的变化:开始主动开口和队员及教练打招呼,也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对周围发生的人和事有了明显反应。一扇封闭了整整22年的心灵之门就此被打开了。

  尝到特奥活动甜头的宋春林此后成了社区特奥活动的积极分子,而他自己也成了一名智障人士志愿者。“看着他一天比一天欢乐、一天比一天进步,孩子妈妈的脸上也绽开了久违的微笑。特奥活动不仅改变了我们安康的精神面貌,给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也使我们全家从生活的阴影中逐步摆脱出来,感受到浓浓的春天般的阳光。”

  去年彭浦新村街道为落实市政府的“智障人士阳光行动”实事工程,成立了社区“阳光之家”。宋春林带着儿子第一个报名参加,在那里安康不但成了最受欢迎的学员,“阳光之家”还挖掘了他的另外一种天赋——指挥。“因为他长得和舟舟很像,模仿力又强。老师们就推选他作为合唱队的指挥,没想到这么个小小的职务让孩子第一次学会了什么是责任感。白天在学校练,晚上回家自己开着录音机练。”

  现在,小安康已经成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特奥活动中的“明星”。每每有客人来访,爷爷奶奶都争着把孩子带到

客厅表演节目。看着小安康自信的笑容,宋家人自然也笑开了花。邻居们看了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说:“宋安康现在好像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聪明灵活多了。”

  而儿子的脱胎换骨也让宋春林看到了爱带来的奇迹,现在他是区残联特奥和家庭支持网络成员,也是社区特奥活动的志愿者之一。他说:“我为自己能够成为社区爱心网络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荣幸,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社区这个平台中带出第二个、第三个宋安康,将我的感受带给其他智障人士和他们的家庭,让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让他们的家庭在快乐中获得幸福,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寻访感悟

  老师,下雨了

  临汾路尽头,终于找到了1565弄的门牌,映入眼帘的是满世界的绿色。绿色的外墙、绿色的大门、绿色的操场、绿色的建筑,无论何时,彭浦新村“阳光之家”总是一派春意盎然。

  绿色总是代表希望,“阳光之家”的老师们就是希望这里成为智障人士健康生活的动力。而在随后三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微笑——学员的微笑、老师的微笑、每个工作人员的微笑。只要踏进这里,每个人都会化身微笑天使。

  进门,还未开口询问,倒先被学员热情招呼开了。“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吗?”统一的橙色T恤,胸口挂着写有名字的胸牌,两张热情的笑脸让人不得不也报以微笑。每一个智障学员,都是面带着微笑和你对话、上课、做手工、跳交谊舞。

  工作人员喜欢称学员为孩子,为了这些学员,这里的老师和志愿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爱心。胖大海和喉宝是工作人员必备的药品,一天下来往往回到家一句话都不愿多说。由于智障人士的自控能力有限,教课时老师们几乎是在“吼叫”,以至于他们的嗓子常年处于嘶哑状态。但只要提到学员,老师们却永远是眉开眼笑的。什么康康昨天学会了一支新的舞蹈、琦琦昨天学会了剪福娃……学员们的一点点进步都会让老师感到莫大的安慰。

  学员大多有点怕生,却不会因此闹别扭不理人,懂事地尽最大努力表达完整。待到熟了,甚至会主动拉着你说悄悄话。然后发现在他们眼里,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纯洁。突然下起了雷阵雨,一个学员没头没脑地冲进了教师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下雨了。”

  “老师知道了,你快去吃午饭吧。”

  “不是的,老师,你们的助动车都停在外面,我怕被雨淋湿。”

  老师们说,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车会不会淋湿、有没有锁,因为孩子们比宝贝自己还要宝贝老师。

  临走前,和孩子们挥手告别,意外地获得很多拥抱和亲吻。不大会说话的康康在身后拍了拍我的肩,努力地从嘴里挤出两个字:“再来。”然后,咧开嘴笑了,就像天使一样笑了。

  新浪与奥运唯一指定实时数据提供商紧密合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