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读女排如何走出弯路 重回世界顶峰急需放手一搏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01: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女排近两年来实力下滑,从2004年世界排名第一降为目前的第三。摆在新一届女排面前的任务是如何重新向世界排坛顶峰发起新的冲击。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利回顾这一段弯路,展望未来的征程,坦言形势严峻,信心不减。 结构失衡 伤病严重 技术单调--综合实力下滑
徐利说,多哈亚运会后,女排队委会一直在反思。按照奥运周期计划,2005年重点是调整,2006年是提高,2007年是巩固,这是符合建队规律和上一周期成功经验的。去年,中国队参加了6项国际赛事,成绩是52战45胜7负,世界大奖赛和世界锦标赛都是第五名,不但说不上提高,而且过程中存在几大问题。 首先是队伍的综合实力出现下滑趋势,一些球员的个人能力也有所下降。队伍结构中老将偏多,新老队员的衔接解决得不好,以老带新实际上成了以老为主。队委会对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寿命和高峰期判断有误,只看到国际体坛打到三四十岁的老将很多。徐利举例说,以往,孙晋芳和张蓉芳退役时是27岁,郎平是25岁,赖亚文是28岁。排球运动优秀人才的成长有独特规律,不但有别于其他项目,中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下的球员也与外国球员有别。从失败中反映出问题和教训,徐利将这一过程称为“刻骨铭心”。中国女排并非不注意培养后备人才,但对老将过分依赖,对新人过于苛刻和急躁,说明思想上是保守的。客观上,全国女排一线队不到200名球员,场上位置有所不同,身材有高有矮,年龄从十几岁到三十多岁,中间存在断层,也让教练员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没有高水平的训练就打不出高水平的比赛,而伤病的普遍存在又无法保证高水平训练。6年来,主教练陈忠和从来没这么烦恼过。中国女排作风过硬,非常团结,教练和队员的敬业精神无可挑剔,令人感动,即便世界第五,同样是用汗水换来的。可是,伤病困扰严重影响到训练计划的实施。 再有,技术风格出现了偏差是应当警惕的方向性问题。任何球类集体项目都离不开快速、多变、全面、整体和攻防平衡这些基本规律。世界锦标赛发球、扣球和拦网三个单项技术排第一的是土耳其选手,第二是德国选手,但这两队只取得第十和第十一名,可见综合实力是发挥球星作用的基础。中国队主攻手王一梅虽然排在第三,但是高举高打、进攻单调毕竟不是路子。 积极面对 更新观念 放手一搏--困境中不甘人后 眼看北京奥运会周期已经过去大半,中国女排面临的形势难上加难,社会期望值居高不下。徐利分析说,“世界排坛竞争对手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欧洲球队进步神速,过去中国教练教巴西和意大利人打排球,现在人家那里成了排球人才成长的沃土,职业化进程加快。去年战胜中国队的荷兰队和德国队过去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同时,世界一流强队也在分化,逐渐拉开差距,俄罗斯队、意大利队和巴西队稳中有升,中国、美国和古巴有下滑迹象。中国女排与三支强队的比赛胜少负多,2005年对意大利队和2006年对巴西队,每战皆输,甚至出现了对意大利队总共相差27分的最高分差,有一局竟被俄罗斯队打成25∶12。 走出困境,终归还要靠自己。徐利表示,在备战奥运会的最后500多天里,中国女排要统一认识,决心一搏,两难之中选择一难,勇敢地面对现实,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对冯坤等伤病严重的老队员,要尽可能提供治疗条件。在训练上还要更新观念,提高质量和效益,精雕细刻,科学安排。 有消息说,国家体育总局对中国女排队委会的分析给予肯定,认为中国队绝非一塌糊涂,仍是世界一流强队,要相信老女排光荣传统对征战奥运会仍有激励作用,找准症结就有了树立信心的最好依据。本报记者 汪大昭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