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和我的老哥老姐 刘翔和于文辉一家的亲情故事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19日19:43 解放日报
大年初一,家住苏堤春晓名苑的于文辉在窗前挂起了一个红灯笼。 “妈,老哥家挂灯笼了,他们回来了!”同一小区的另一栋楼里,站在窗口的刘翔向厨房里的妈妈喊。“快,打电话,叫他们一起来吃饭!”刘翔妈妈吉粉花围着围裙,一边切菜一边说。 于文辉和他的妻子董朝霞,都是当年国内颇有名气的中长跑运动员。他们一家,和刘翔一家关系如此亲密? 一张小纸条 刘翔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留着于文辉的一句话:“晚上9点30分之前必须睡觉,不然有你好看!” 1998年,于文辉和董朝霞同时作为长跑人才被引入上海田径队,26岁的于文辉与刘翔同住一个寝室。那时才15岁的刘翔心下惴惴:“和东北大汉一起住?”可没多久,他开心地回家和爸爸说:“我多了一个老哥和一个老姐!” 于文辉和董朝霞确实把刘翔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于文辉和刘翔同进同出,无话不谈。那时,曾连续3年获得全国女子中长跑冠军的董朝霞可以吃食堂的特灶,她经常把刘翔喜欢吃的鱼和虾省出来给他吃。 刘翔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在那时候养成的。于文辉为刘翔订了一套“规矩”:自己衣服自己洗;晚上9点30分上床睡觉;早上起床一定要吃早饭…… 如果外出比赛,于文辉就留下小纸条贴在壁橱上监督刘翔。 兄弟俩经常在寝室里聊天,在于文辉的鼓励下,15岁的刘翔给自己定下了3级目标:先达到健将级,再超过队友沈真声,最终要超过当时的“亚洲栏王”陈雁浩。2001年,刘翔在宁波比赛时第一次超过陈雁浩,兴奋地打电话给董朝霞:“告诉老哥,目标达到!” 当时的于文辉和董朝霞做梦也不会想到刘翔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刘翔却一直把他俩铭记在心:“如果没有老哥和老姐那时候对我的点拨和鼓励,我不会有今天。” 一罐猪蹄汤 提起猪蹄汤,董朝霞第一反应,是想起刘翔妈妈吉粉花。 那一年董朝霞临产,住院30多天,吉粉花知道她爱喝猪蹄汤,就每天煲一罐,从普陀区坐公交车到徐汇区给董朝霞送去。 于文辉夫妇对刘翔的照顾,刘翔一家一直都记在心里。因为刘翔,两家人成了好朋友。那年于文辉新家装修,老刘忙里忙外地张罗,连新家的地板都是他去厂里帮于文辉拉过来的。刘翔平时出国比赛,总会留心给于文辉的儿子于拓带几件小玩具,小于拓一看到刘翔父母,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叫得老刘夫妇笑得合不拢嘴。 2004年,刘翔在雅典一战成名,于文辉夫妇反倒犹豫了———刘翔成名了,我们还要去找他吗?没想到,刘翔的电话主动来了:“老哥,这次在国外给你儿子买了个玩具,回头给你拿来!” 成名后的刘翔一家,反而和于文辉一家联络得更多了。于文辉家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因为该房地产企业听说了他们两家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给予便利购买的。而普陀区政府也通过刘翔的爸爸刘学根了解到董朝霞的人品和能力,把她作为优秀人才引进。 “说实话,雅典奥运会后,我们曾经担心两家关系会变得疏远,可没想到……”于文辉动情地说。 一份感恩心 “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刘翔一直记着爸爸的这句话。 从小到大,谁帮过自己,谁对自己好,刘翔一直都记在心里。刘翔小学的体育老师钟锁贵,每逢上海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刘翔都会记得把票子送过去;刘翔的启蒙教练顾宝刚,刘翔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送一些礼品,顾教练送过来要求签名的书和照片,刘翔来者不拒。刘家原来住的“海棠苑”里对小刘翔呵护有加的伯伯阿姨们,刘翔回家的时候也都客客气气,要签名、请合影,他都一一满足。 “如果没有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样。”刘翔说:“我记得有一句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现在‘涌泉’说不上,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想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感激。” 于文辉说,他一直记得一件事。那一年,刘翔夺得九运会冠军,兄弟俩在寝室里侃大山,于文辉说:“以后这样吧,你给T恤签名,我拿去卖。”刘翔点头:“好,但别卖太贵。”“多少钱?”于文辉问,刘翔认真想了想,眨眨眼睛:“10块钱吧!” “现在,刘翔的签名T恤早就不只10块钱了,可我却依然可以随时和他开心地聊天。”于文辉感慨。说这话的时候,刘翔拍了拍于文辉的肩,学着东北话说:“老哥,啥也别说了,咱俩谁跟谁啊?”话音一落,两家人哈哈大笑。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