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希望北京奥运能得环保金牌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16:50 人民网-环球时报
当人们提到北京的建设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和2008年的奥运会联系在一起。的确,北京目前的很多建设是为奥运而进行的,很多问题也因此而产生,这包括空气的污染和交通的拥堵。面对一个如此盛大的活动,中国人一方面激动万分,一方面也难免产生种种忧虑。北京的奥运会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它应该如何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和悉尼奥运会环境监督员莫里斯·斯特朗先生。 我和中国有一段爱情 记者:您现在在北京定居,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 斯特朗:我一直认为自己和中国有一段爱情,40年前我就和中国打交道,即使在中国国内局势最困难的时候,我也和中国保持着联系。现在,北京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最有趣的城市。我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情况是条条大路通北京。外国人以前也对北京充满了兴趣,但它不够开放,我们来到这里需要很复杂的手续,当地人也不能自由地与外国人交流。如今,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一直持续发展的古老文明,另一方面,它又处于新发展的前沿,这是一个新与旧的奇异组合,这一点在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 记者:不过,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最新报告,在亚洲高速发展的大城市中,北京的空气质量是最差的。您的感觉如何? 斯特朗:的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特别是北京取得现在这样惊人的经济成就是有代价的,其中之一就是空气污染。北京当局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已经取得了进步。不过,这座城市发展得太快了,环境工作难以跟上发展的速度。环境保护仍然是北京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 我们能看到北京在环境方面取得的进步,比如,街道已经很干净了,公园里也很干净美丽。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在公共汽车上和卡车上使用天然气,使用更好、更清洁的能源。但是,供水和空气质量仍然存在问题。我的公寓里安装了空气清洁器,而且我每过一段时间都必须离开北京几天,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我是很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我这样的条件。当然,即使有这样的空气污染,我仍然认为北京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但如果没有空气污染,北京将会更好。 记者:您所说的经济飞速发展的代价是无法避免的吗? 斯特朗:是可以避免的,即使你无法完全避免,也可以控制。以汽车为例,你当然不能对中国人说,你们不要开汽车。但你应该知道,汽车释放的污染让人窒息,因此你可以让他们开上生态汽车。我的预计是,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生态汽车的领先者,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压力最大,动力也应该最大。 环保不只是为了奥运会 记者:北京希望举办一次“绿色奥运”,但现在的环境问题让人感到担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斯特朗:环境对于奥运会来说非常重要。运动员在比赛时必须努力呼吸,北京能否为他们提供清洁的空气,全世界都在好奇地观望。如果不能,那么中国的名声会受到影响。但这些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运动员过两周就走了,北京市民则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环境保护不只是为了奥运会。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未来受到了来自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威胁。环境污染对于中国的威胁好比癌症,它不像心脏病那样会急性发作,而是会慢慢地制约国家的整体发展。北京奥运会本身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即中国正在重新获得其世界领先民族的地位。北京奥运会是这样一个象征,但它不能光是一个象征,它应该成为一个机会,中国应该从这次奥运会中学习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发展保持和谐。 记者:奥运会成为一个改变现状的机会,以前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 斯特朗:我想我有特权(回答这个问题)。我曾是联合国派往悉尼奥运会的环境监督员。从悉尼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开始,我就悉尼的环境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报告。悉尼奥运会的场馆就位于一个环境问题很严重的地方,那里是一个老的工业区旧址,那里的土壤和水都遭到了污染。悉尼人把奥运会当作一个治理环境问题的工具,他们的目标很高,而且做得不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永久地改善当地的环境。其实不光是悉尼,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情况也是这样的。 记者:但北京的情况可能跟悉尼或者别的城市不同。 斯特朗:没有任何奥运主办城市的情况和北京相同,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十几年里一直保持中国这么高的速度,没有任何城市会面临北京这样大的环境压力。另外,悉尼是靠海的,它的空气污染不如北京严重。悉尼人关注的是交通,还有其他的环境问题,例如怎么使用易拉罐,各种用品是否是可再生的、安全的。环保主义者对悉尼仍有不少批评,但当我最后做报告时,我认为,悉尼在环保方面总体上是成功的。 尽管北京和悉尼不同,但悉尼应该成为北京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如果你要办绿色奥运,千万不要只让它绿两周或三周,而要让它永远绿下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争夺金牌,奥运城市也彼此竞争,希望取得一枚金牌。北京能夺得金牌吗?我希望你们能。但我希望你们得到一枚“绿牌”,因为“绿牌”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奥运会本身。包括北京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也与“绿”密不可分,如果污染很严重,古老的建筑物和艺术品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我喜欢你们现在所用的“和谐社会”这个说法,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中要达到一种和谐。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环境发展被忽略,那么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要忘了经济发展的最终还是为了人。和谐社会是个目标,持续发展是为了达到目标而进行的长征,奥林匹克可以成为这次长征的实验室。 北京刚刚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时,我就和中国的官员分享过悉尼的经验,他们的想法和我的一样。现在,中国的环境立法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中国人知道该怎么做。 记者:除了立法,还需要做什么? 斯特朗:当然不能光靠政府和奥委会来做。北京的一个口号是“人文奥运”,这意味着普通人都需要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所做的事情是污染了这个城市还是缓解了它的污染。我们应该乘公车还是开车,我们是否浪费了水。年轻人在这方面的意识更强,你们应该挑战你们的父母,让他们也更注重环保。 奥运会是个试验场 记者:您来自加拿大。我们知道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最后的花费是最初预算的10倍,场馆在赛后闲置多年,每年耗费大量维护费用。北京应该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斯特朗:的确,蒙特利尔奥运会在这方面是有失误的。那是一个不同的时期,计划者有失误,其中之一就是,体育场不是为永久的目的而修建的,因此后来这个体育场的屋顶不得不更换,花了很多钱。北京吸取了蒙特利尔的教训。在奥运建设项目中,有些建筑是只为奥运而建设的,但是大多数是永久性的。北京就是这样做的,北京在设计体育场馆时,官员和专业人士总是在问,这个对奥运会好吗,这个对市民好吗。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预测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体育场馆不会像蒙特利尔那样闲置。除了吸取教训的因素外,北京人口也比蒙特利尔多很多,而且北京的扩张也比蒙特利尔明显。长期来讲,场地都会有用。 记者:可能中国人更担心的还是这些场馆的管理问题,人的因素是否会比较重要? 斯特朗:当然,即使再好的场馆,再优越的条件,最终也必须通过良好的管理才能让它们发挥作用。我说过,我的内心是社会主义的,但我做事的方式是资本主义的。让市场来管理,但同时要有控制和调节。完全由市场来负责,不会取得你所希望的结果,因为市场和资本本身是不负责任的,不会带来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这些场馆是给老百姓建的,如果想实现这一点,政府和市场都必须发挥作用。 在其他方面,政府事实上也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去年中国召开的中非论坛,政府命令很多公车下路,你能明显感到,北京的交通在那两天好多了,空气也变好了。不管是中非论坛还是奥运会,这些大型活动都是试验场,一些好的规定可以保留下来。没有哪个发达的大城市是让汽车任意行驶的,伦敦的私家车进城要交进城费,新加坡也有类似规定。在那些限制很少或者没有限制的城市,交通和环境就非常糟糕。比如曼谷,那里的很多汽车必须安装马桶,因为一堵就是几小时。老百姓对政府的管制应该理解,因为限制不是专为你而制定的,而是为所有人制定的。(周霁锟 李宏伟)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