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体育要闻回顾:

网络时代演绎牛仔新传 马背上待八秒即能名利双丰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2:32  东方体育日报

  特约记者 夏泽

  现存的那些照片显示,牛仔的生活既艰苦又肮脏,工作却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危险。他们尘垢满脸,身穿宽松下垂的毛织衬衣和长裤,与银幕和文学作品中的那种神采飞扬的牛仔形象截然不同;此外,他们也不是经常带枪的。但是,他们的生活绝不是那么轻松愉快的。

  天一亮,牛仔就得先用套索捕捉他的坐骑。这匹马还没有上马笼头,只是拴住双脚,已在放牧区过了一夜。牛仔得驯服它,然后才开始赶拢牛群,准备长途北上。赶着牛群北上常要经过印第安人的领土。牛仔的饮食营养不足而且单调,主要是豆子、猪肉干和咖啡,而且还饱受寒冷、痢疾和蚊叮虫咬之苦。

  他们在户外的时间一天长达12到14个小时,工作既沉重又危险,报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数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

  牛仔大赛 获胜的通常都是公牛

  上个周末,全世界最优秀的牛仔都来到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参加职业公牛骑手邀请赛。根据比赛规则,牛仔们将骑着公牛出场,在牛背上呆满八秒钟者,按照裁判评分决出名次。“我告诉你一点都不用害怕。”赛前,职业牛仔骑师迈尔告诉观众,“这就是一场赌博,只要你安全地和那动物共度八秒钟,钱和名誉就都是你的了。”

  为了迎接这场盛大的节日,主办方调集了周边几个城市的部分出租车,在车头装上牛角和皮毛,让游客感受牛仔文化的气息。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在比赛进行期间,它还是免费的,会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把观众送到麦迪逊花园广场。

  比赛从上周六开始,45名牛仔和120头公牛先后和观众见了面。赛事主办方特意没有清理场上的冰块和污泥,以确保献上一场原汁原味的牛仔秀。组委会主席高特姆说道:“牛仔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前辈们的不屈精神永远不该被忘记。裁判们会公平对待每一位牛仔,但是通常情况下,公牛总是获胜次数较多的一方。”

  上周五,三辆有着18个轮子的特制拖车从市郊开进麦迪逊花园广场。许多纽约市民有幸看到了车上的明星,“这一幕非常有趣,路人们突然发现两只公牛的眼睛正瞪着自己,有些女士甚至吓得尖叫起来。这些卡车都装有特殊的通风装置,是专门为运载公牛所准备的。”赛事总监兰伯特表示。

  每头公牛重700公斤到900公斤不等,主要来自北卡罗莱纳、佐治亚和马里兰这三个州。“它们也挺辛苦的,白天要乘七八个小时的车,晚上再找一个农场睡觉。”兰伯特说,“到了纽约,还得饿上一顿,受尽各种刺激,以保证出场时会是最暴躁凶猛的动物。”

  现代牛仔生存于网络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牛仔们总是穿着脏兮兮的皮坎肩和护腿套裤,脚踩半腰高的牛仔靴,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事实上,这个观点早已落伍,现代牛仔不仅装束焕然一新,而且还用高科技把自己从头到脚武装起来。

  职业公牛骑手阿金就是一位典型的现代牛仔,这位来自俄克拉荷马的小伙子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日常工作大部分通过网络完成。他使用电子邮件和赞助商、赛事主办方以及俱乐部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常去的网站是 www.pbrnow.com,在那里,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阿金的比赛成绩和统计数据。

  他的牛仔外套里装着最新款的手机,如果旅程很长,他还会带上MP3播放器。“现代牛仔的生活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阿金解释说,“虽然大多数牛仔仍在乡间工作,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普通人没多大区别。”当然,牛仔的传统不会全部改变。至少在外表上,牛仔帽、皮带、绑腿都延续着100多年前的做法,内部精工打磨,完工后再做翻旧处理。

  22岁的克里斯托佛刚从牛仔学校毕业,正在突击练习骑术。他说:“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我简直不知道如何训练。你看,这是我的摄像机,它可以录下我的练习场面。然后我便可以仔细研究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从而纠正毛病。”

  有着四年牛仔生涯的霍多夫则喜欢上公众论坛,和同伴们一起讨论最新技术。“休赛期间,互联网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我们重新聚在一起。一个得克萨斯的家伙刚教会我一种新的握缰技术,作为回报,我告诉他哪家网上商店的牛仔皮带最好。”

  八秒 多一秒也不要

  在马背上讨生活已经不容易,换到一头公牛背上,结果却很可能是被摔成两半。巴西裔的牛仔冠军阿德里亚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只呆八秒,多一秒也不要”。

  “当我跃上牛背时,我就记得一件事,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壮、最有力、最能干的牛仔。”37岁的阿德里亚诺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因为你面对的是一头900多公斤的动物,除了相信自己是超人外,你别无选择。”

  他在上周末的麦迪逊花园广场出尽风头,不仅三次比赛一场不落,而且成为45名参赛牛仔中得分最高的一位。大约有11000人来到现场,观看这世界上最危险的比赛。从一开始,观众就注意到,比赛的公牛显然经过蓄意训练,以无比的仇恨对待全体牛仔们。

  第一位挑战者只有19岁,是来自北卡罗莱纳的布利安·坎特。结果不到两秒钟,他就被抛下牛背,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抢救及时,差点就被踏在牛蹄下。最后,他在别人的搀扶下离开了赛场。坎特的经历一点也不特别,对于职业牛仔而言,受伤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项运动中,你得随时准备着受伤。”拿下130万美元冠军奖金的阿德里亚诺说,“受伤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程度和时间。”27岁的

洛奇证实了这种说法:“三年前,一头公牛把我掀到地上,然后踩裂了我的胰脏和肝脏。但是,你瞧,我又站起来了。”他在本次大赛中表现不错,成为仅余的几位在牛背上呆满八秒的选手。

  当然,表现最完美的还数阿德里亚诺。当栅栏门打开,他胯下的暴兽似乎突然被驯服,老老实实地走到场中央。等到公牛恢复意识,阿德里亚诺确信自己已经数完了八秒,他以最快的速度溜下牛背,在牛角顶过来之前窜入安全区。“和我预想得完全一致。”获胜后,阿德里亚诺最后表示,“我知道哪里是牛的软肋。”

  ●美国牛仔出自西班牙血统

  “Cowboy”这个词实际上来源于西班牙语,是西班牙语“Vaquero”直译而来。“Vaquero”发展于词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译成英语就是“Cowboy”。最早的牛仔是那些来美洲居住的欧洲人后裔。登陆到美国东海岸的英国和法国殖民者根本不熟悉

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们开始只会采用圈养的方式养牛。当围栏里的草被牛吃完后,牛群就被赶到一个新的有草的地方继续放养,这样的牧牛人在英语中被称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样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来,他们是贵族、冒险家,他们严谨、聪明、有绅士风度、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们养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没有边际的草原中,牛仔们骑马随牛群驰骋。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传统的牛仔精神。在新
墨西哥
州的乡下居住着这样一些顽固的传统牛仔,他们就是遍布美国的西班牙人后裔,他们的血统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西部牛仔只曾昙花一现

  对世上许多人来说,美国牛仔是具有英雄主义和神秘色彩的人物。 但真正的牛仔是比其经常受浪漫主义手法渲染的后代要复杂得多的人物。

  事实上,牛仔是一种短暂的历史现象,是美国西部从1866年到1886年这段时期盛极一时的一种服务行业的工人。这种职业的产生,有赖于有冷藏设备的火车车厢的发明。但另一项发明——有刺的铁丝网又使这种职业很快消声匿迹。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紧接着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使得牛肉能够长途运输而保持新鲜。结果,美国东部各大城市的市场都向西部大牧场主开放,而大牧场主们立刻以扩充牧群饲养规模来适应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在得克萨斯州和西南部各州大牧场饲养的牛群都要集中赶到当时美国最靠西部的火车终点站,即设在肯萨斯州阿比林的火车终点站。从那里,用棚车把牛运至芝加哥,经屠宰、切割和冷冻后再运往东部。数以千计的年轻人蜂拥而至,要在大牧场寻找工作。他们就是牛仔。

  牛仔的生活方式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宣告结束。当时美国土地有百分之四十是用于畜牧的。市场上的牛肉大大供过于求,以至价格大跌,许多牧场主破产。

  1886年冬天的一场大风暴毁灭了数以百万计的牛只,使许多牧场主和牧群陷入绝境。当牧场主们开始从这双重灾难中复苏过来时,他们安装了铁丝网栅栏,以便在比较容易控制的条件下管理和喂养牛群。从此,再也无须在空旷的牧场上放牧了。但要围绕着铁丝网和加设栅栏的庄稼地放牧,是使牛仔心灰意冷的事,不久他们就消声匿迹了。

  尽管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西部某些地方仍保持着牛仔的生活方式,但牛仔的全盛时期已一去不复返。

  ●是小说家创造了牛仔文化

  似乎看起来,牛仔在历史上注定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一位名叫内德·邦特莱因的小说家却决心使它另成一派气象。他说服了一个名叫“野牛”比尔的人来到东部,并在描写其本人生平事迹的戏剧里担任主角。从1982年开始,人们成群结伙地前来一睹其风采,于是更多的牛仔和“野牛”比尔一起演出。这些表演越来越强调技艺和大场面而不重剧情,玩绳子的艺人、枪手,到后来甚至整队的印第安骑手和身怀绝技的牛仔,组成了一个所谓“野牛比尔西域表演团”。这个表演团在美洲和欧洲各地巡迴演出,声名大噪,并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怀旧潮,缅怀只是几年前才结束的一种生活方式。

  后来,西奥多·罗斯福,一位东部土生土长的人,因其曾当过牧场主并在西部某县当过三年警长的经历,竞选总统时也颇有手腕地卖弄他的牛仔背景,藉此帮助他竞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9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