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台球> 正文 
周萌萌事件折射中国台球管理难 与英国根本差距在哪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9:00 上海青年报

  ■报道提示

  2006年12月9日,周萌萌自曝被队友田鹏飞殴打,并退出亚运会八球九球比赛,旋即而来的口水仗演绎成台球版的“罗生门”。几周的沉淀过后,谁打了谁已经变得次要,我们禁不住思考:选手在亚运会比赛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她是否应该退出比赛、私自向媒体爆料?周萌萌事件只是印证了“冲动是魔鬼”,还是透露出非举国体制项目的管理疏松?

  张晓冬,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分管台球的领导,多次带领台球队出国比赛;徐荣根,上海台球协会副主席,非常熟悉我国台球的管理现状;丁文钧,中国台球领军人物丁俊晖的父亲,深谙我国的台球体制和选手培养模式———这几日,记者与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周萌萌事件是个偶发事件,但却折射出台球运动特殊的中国烙印,这个事件没有赢家只有输家,中国台球界乃至体育界正在反思对80后90后个性选手的管理方式。

  本版撰稿记者 张楠

  如果打人事件发生在采用举国体制的非奥运项目,会不会产生同样的爆炸效应?如果打人事件发生在采用举国体制的奥运项目,选手会不会不顾一切向媒体爆料?国际象棋虽然是非奥运项目,但采用的是举国体制;

乒乓球则是举国体制最成功的奥运项目范例———我们特地找到中国国际象棋队主教练叶江川和上海圣雪绒乒乓俱乐部总经理王戈,让他们分别介绍国际象棋和乒乓球的管理体制,与
台球
的管理体制作个比对。

  叶江川剖析国象管理

  从1956年开始,国际象棋和我国传统的

中国象棋围棋一起列入国家开展的体育项目,这项运动最先起源于亚洲,但是经过西方人的改造才得以成型,和台球一样,国际象棋也是一项非常西方化的运动。丁俊晖2005年中国公开赛夺冠刺激了台球的发展,同理,谢军在1991年加冕“棋后”,国际象棋也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迅速发展。

  和围棋、中国象棋一样,国际象棋也有自己的国家队,这样才能和欧洲国际象棋强国相抗衡。国家队下面是各级专业队、棋院、棋社和俱乐部,国象联赛已经有两年历史。

  因为棋类具有教育功能,所以能在学校普及,学下国际象棋的孩子最初也是家庭培养,需要花一些钱送孩子参加比赛,成绩出色就有机会进入专业队甚至国家队,因为棋类的特殊性,选手运动寿命很长,选手们头脑也清楚,所以边读书边下棋,选手们学习不吃力。

  80后和90后的小选手都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我们国际象棋选手也不能幸免,参加多哈亚运会的选手平均年龄21岁,国家队的年龄结构从17岁到26岁的都有。我们的队伍里有好的传统,互相影响,我们在管理手段上也和过去不同,也有年轻选手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不合适的行为,并不怎么严重,我们都是以教育为主。

  王戈解读乒乓球管理

  台球是英国的国球,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可能是所有项目中最普及的,许多孩子四五岁就开始打乒乓球,我们的梯队非常庞大,许多老外到中国的少体校看过训练,就知道为什么在赛场上打不过我们了,因为我们练乒乓球的人实在太多了。

  省市校队参加全国锦标赛,企业参与的俱乐部参加联赛,俱乐部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赛制,现在上海大概有几十家乒乓球俱乐部。体校的运动员大多是上午上课下午训练,现在也有在大学深造的运动员,比如说华东理工大学就有个乒乓球俱乐部,跻身乒乓球超级联赛4年,多名选手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国家统一考试,文化水平和竞技水平都很高。

  谈到小队员管理问题,现在的孩子想法比以前多了,外界的诱惑更大,不能再用过去那种专横的管理方式,现在的小孩可不吃以前的那一套,需要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无论是乒乓球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都有专门给队员做思想工作的领导。

  乒乓球队也发生过棒打鸳鸯的事件,2004年时白杨、李楠、范瑛和侯英超“因为谈恋爱影响训练”而被调整出国家队,今年邱贻可也因为喝酒晚归而受到重罚,由此可见乒乓球队的治军是非常严格的,别说谈恋爱,还不许抽烟,晚上也必须按时归队熄灯。

  圈内人评说台球管理

  “那些举国体制的奥运项目选手就像集团军,台球选手就像个体户,管理难度能一样吗?”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分管台球的张晓冬发出一声叹息,“小球中心和选手的关系很难定位———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我们管理,不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没法管理;自费出国比赛的选手没法管理,代表国家到国外参加大赛的选手我们在比赛期间能管理,比赛完了就没法管理。”言外之意,离开亚运会赛场,周萌萌、田鹏飞已经不属于台球队的管理范围。

  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台球体制:“台球没有国家队,根据国内比赛的成绩排名,确定选手获得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小球中心和台球协会组织全国排名赛,并组队参加国际比赛。在参加国际国内比赛的时候,小球中心都会向选手宣布规章制度。说实话,台球在中国发展时间短,管理起来有难度,台球界的管理人员也比较少。”

  上海台球协会副主席徐荣根补充说:“目前国内并不是每个省都有台协,选手一般都是向省市台协注册。上海遇到全国体育大会、市运会、团体锦标赛和个人排名赛等大赛,都会组织集训,按照排名和状态派出选手参加,对选手选拔的底线有这么两条:一是没有参与过群赌和豪赌;二是选手的道德不能败坏。”

  陈述了管理难度,话锋就转到了周萌萌,丁文钧说:“很多台球选手都有一定的个性,因为台球以前是不被国内看好的运动,很多家长都不同意小孩打台球,小孩要坚持选择台球必须冲破阻力。”非常了解周萌萌个性的徐荣根说:“萌萌很早就不读书专心练球,为了打出成绩吃了不少苦,练不好就经常挨打,这对她后来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徐荣根说,出了打人事件之后,整个中国台球界一直在反思:“目前的管理的确比较松散,我们将来一定要加强选手的思想教育,目前是中国台球协会和省市注册的两级管理,将来区里面也要进行选手注册,实行三级管理。而且要定期给运动员开会,发现不良苗头就要消灭在萌芽状态,选拔球员不仅要看他们的成绩,也要看他们的球品和人品。”

  “80后和90后的小选手都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国际象棋选手也不能幸免,我们主要以教育为主。”———叶江川

  “乒乓球队的治军是非常严格的,别说谈恋爱,还不许抽烟,晚上也必须按时归队熄灯。”

  ———王戈

  “那些举国体制的奥运项目选手就像集团军,台球选手就像个体户,管理难度能一样吗?”———张晓冬

  ■中国台球VS英美台球

  拷贝英美模式,存留中国特色

  台球进入中国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和平饭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台球桌,但是真正取得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职业化类似于英国的斯诺克,社会化类似于美式台球,但是中国台球却没有形成英式斯诺克的绅士文化和美式台球的产业规模。中国的台球水平突飞猛进,台球文化却还没定型,左看像白领文化,右看像平民文化。目前,许多中国球手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质的差距也制约了中国球手的竞技水准更上一层楼。

  英美模式他山之石

  英国斯诺克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很规范。斯诺克是英国的国球,地位就好比中国的乒乓球,英国孩子学打斯诺克氛围好起点高,很多孩子都是为了兴趣而开始打球,而不少中国孩子的心气要高得多,家长希望他们把台球当作将来的谋生手段。

  中国很多20岁以下的球手早早进入职业,但是英国的20岁以下球手几乎都是业余选手。英国很多小球员都是边读书边打球,英国有专门的台球学校,学校把台球列入教学大纲,每个年级学什么都很明确,一般的学校里也设置台球课;而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球手都是放弃学业一门心思打球,这也是中国20岁以下台球选手目前在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原因之一。

  美式台球的文化氛围截然不同,在美国台球更是一种酒吧文化和平民文化,台球的发展也非常社会化。亚洲有不少盛行美式台球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也有专门的台球学校,在一般的学校里开运动会的时候也设置台球项目,这些都促进了台球的普及。绅士文化并不容易在中国普及,台球“降低身份”变成平民文化之后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差距就在文化素质

  在中国,成绩最出众的丁俊晖、潘晓婷等球手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家庭培养有很多好处,成功培养丁俊晖的丁文钧就说:“每个家庭都会专注于自己的小孩,精力会投入比较多。”

  因为过早放弃学业和台球氛围的不同,中国斯诺克选手的文化素养往往比不上英国选手,张晓冬说:“英国的台球选手更有文化底蕴,有的中国选手可能年纪轻轻拿到世青赛冠军,但是20岁以后连全国排名赛冠军都拿不到了,这就是文化素质上的差距制约了进步。但是,文化素质的差距不可能马上弥补,因为中国台球的大环境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球迷的素质也只能慢慢提高,丁文钧说:“目前在上海的球房里很多消费者都是白领,工作之余放松锻炼身体,健康娱乐,但是利用台球赌博的情况仍旧存在。从最近两年的中国公开赛来看,就不难发现观众对台球的理解,赛场的秩序也很有改观。”

  实际上,中国现在不少地方也有了台球学校,力图让小球员学业、打球两不耽误。徐荣根告诉记者,上海市台球协会青少年培训中心就设置在回民中学里,从预备班到高三每年级都有一个台球班,每个班从15个学生到45个学生不等,高二有个学生名叫马飞特,已经打过全国青少年斯诺克亚军、九球冠军、全国排名赛第5名,最近正在联系高中毕业后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特招生,有趣的是,丁俊晖也在今年被交大录取,两位台球小将有望在大学碰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