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学业不会因金牌而失值 追忆昔日的体育训练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00:39 竞报

  运动员需要知道,相比于训练场,这里对他们一生的帮助和影响可能更大。而他们在这里所投入的精力甚至尊重,与此尚不成正比。

  1978年,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徐寅生在漳州女排训练基地视察。那一年,中国女排已经在为冲击世界冠军而努力。

  一次技战术讲解课上,教练员站在讲台上条理分明地说,包括后来的五连冠功臣在内的女排队员则人手一个笔记本埋头记录。一旁的徐寅生颇为满意,他悄悄走到孙晋芳的身边,却发现后者正着力描摹一个漫画小人。再扭头看看左右,其他队员笔下的记录内容皆大同小异。

  真的不能怪姑娘们不专心。对于教练员的讲解,她们的耳朵完全可以听懂,手却记不下来。

  比排球队员年纪更小的中国体操队,一次去非洲访问。当年还没人听说过E-mail和手机短信,难免想家的孩子们便开始三五成群地给爸爸妈妈写信,大使馆在她们笔下变成了“大便馆”……

  九名教师白手起家

  训练局很早就意识到运动员学习的重要。1960年,来自

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的7名年轻人,成为了训练局专职教师队伍的先驱。在那之前,这里的运动员还从来没有上过正规的文化课。

  那年夏天刚从北师大毕业的曾铎不会想到,他后来会成为这里的校长,更没想到自己在这里一待就是42年。

  当然,他还没有想到的一点是,当时的训练局根本没有一点教学条件。老师们没有教材,也没有教室,站成一圈大眼瞪小眼。在一块训练场地都格外难找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让训练局考虑教学条件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于是,老师们分头出去买课本,同时互相分了工,两个教语文,两个教历史,两个教地理,一个教数学,体院的两个老师则负责生理解剖。

  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将学生分成三个班:小学毕业水平的“初班”学习语文、数学,初中毕业水平的“中班”学习语文和物理,高中以上水平的“高班”学习生理解剖和外语。物理老师由教数学的曾铎兼任,外语老师则从国家体委的翻译里临时抽调。

  由于训练计划不时调整,学生上课的时间交由各队制定,教室也由学生负责准备。当时训练局的老师和运动员都住在天坛路2号的无线电俱乐部,也就是现在的体育宾馆。教室常常就是队伍的会议室,有时则干脆移动到运动员的宿舍。

  慢慢的,老师们有了物理实验仪器,再后来,居然还弄来一具尸体标本。

  五十公里上一堂课

  曾铎不会忘记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北京大风天。他骑了3个小时的自行车,中间不断被风连人带车刮倒,才灰头土脸地从天坛赶到北五环外的北京体育学院,为在这里训练的体操和举重队员上一堂课。

  当年由于训练场馆不够,体操和举重两个项目离开训练局的大部队,被安排在体院训练,

乒乓球队则在工人体育馆。而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找老师,从来都是老师主动送上门。

  于是,老师要么骑车,要么坐公交车。但如果去体育学院授课,当时的公交车只能通至清华南门的蓝旗营。剩下的一段只好步行。除非,从一开始就选择骑自行车,往返一趟下来,至少50公里。在刚刚建立专职教师队伍的前几年,老师们的工作异常艰辛。好在,当年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都很不错,由于住在同一幢楼,大家没事时还互相串串门。

  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苦中作乐,时间倒也过得飞快。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体委提出运动队要向学校化过渡。一些条件优越的省市便借此东风成立大学,定名运动技术学院。而训练局因为生源稀少,运动队里几乎没有大学生,于是便于1983年成立了一所运动技术学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有了学校建制后,训练局也能给运动员颁发文凭了。同时,游泳训练馆第三层以上的房间,全部都被训练局划归学校使用。老师和学生们不但有了固定的教室,还逐渐有了实验室和电脑多媒体室。

  两米巨人小学文化

  曾铎至今仍清晰地记得,46年前国家体委副主任李梦华找他们几位老师谈话的场景。“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让我们准备克服困难。后来我才感觉到,物质条件只是困难的一小方面,关键是运动员确实不好教。”

  与一般学生的一个最大不同,是运动员每天需要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训练上。如果说他们每天走进训练场时能保持一种临战状态,那么走进教室时则多半处于临睡状态。这个时候,无论其学习态度端正与否,老师的讲授精彩与否,要求他们集中精力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另外,运动员的文化底子普遍较弱。曾铎在课堂上曾仅仅面对三个身高两米以上的篮球运动员讲课,内容却都是小学水平。“你觉得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他就是不明白。一开始,我们几个老师都是年轻人,对他们也有些不耐烦,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一些知识能够基本掌握也就可以了。而且,你也别指望他们学了就忘不了。”

  几十年下来,曾铎还是觉得,这些断断续续的课程,多少提高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尽管教学过程比较费力,但这些课程对他们的成长还是有一定的熏陶。

  跟任何一所学校一样,学生不断地出出进进,老师亦然。由于训练队流动性大,在外比赛和集训的时间有时长达数月,专职教师队伍渐渐没有了大规模常设的必要。目前除了现有的3名专职教师外,学校还从北京市的几所名校聘请一些老师兼职给运动员授课。

  不过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常被训练比赛打乱,以及时不时出现的逃学情况都是一直困扰老师的难题。一个班里的三个学生,可能拿着三个不同年级的教材。老师总是先给其中一个学生讲课,另两个也坐着听。讲完一段后,前者做作业,老师再接着教后两个。

  令人欣喜的是,小运动员偏多的队伍,诸如体操、跳水、围棋,目前还是积极要求到学校上课。运动员的家长们都觉得,孩子在训练局为国争光的同时,学业也不会被荒废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