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将改变奥运会 北京奥运人文遗产巨大无法估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9:31 竞报

  

中国将改变奥运会北京奥运人文遗产巨大无法估量

  《奥运回顾》杂志的中国封面

  在最新出版的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运回顾》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访谈中表示,他相信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里程碑。而对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变化
,几次来北京的罗格说,他亲眼目睹了北京城乡正在发生的变化,他坚信北京的旅游、社会和经济将会从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到来而受益。那么北京与奥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映衬着中国大红的灯笼,杂志对北京奥运会的影响深入地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结论。

  巨大得无法估量的是北京奥运会的人文遗产

  《奥运回顾》认为,我们现在仍然缺少对一个问题的科学理解,那就是作为一项社会运动的奥林匹克运动到底有多大可能来影响社会变化。现代奥运会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的梦想到今天仍在指引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但是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期望看到具体的内容,那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来影响社会的梦想是否正在实现呢?

  北京将是第一个提交奥运全球影响力报告的举办城市。这的确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个报告中并没有涉及文化领域,而这个领域却可能是“中国奥运会”里最有趣的内容。比如,报告没有衡量奥运会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留给奥林匹克运动最大的遗产中巨大得无法估量的一项就是它的人文遗产。这个目标表达为北京奥运会三个理念中的一个:人文奥运,它在英语中被译成“HU-MANISTIC”或者“PEOPLE’S”奥运。

  前所未见的大规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

  中国把孔子儒家传统文化作为创造和谐社会的一个教育方法显现了强大的影响力。实现“人文奥运”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前所未见的大规模奥林匹克教育,这包括召开学术和专业会议,在公立学校和大学里提供教科书和课程,开办教育电视和广播节目,杂志和报纸登载文章,进行互联网训练,还有更多的教育方式。

  通过在奥林匹克历史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历史、公众礼仪、国际惯例、外语和生命急救措施等方面开展的志愿者教育,志愿者表现出的热情让北京奥组委和奥运专家们看到了志愿者教育是提高公众教育水平和道德水准的一个好机会。

  由于考虑到外语的重要性以及塑造下一代的目标,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大多数志愿者将由大学生担任。这确是在全中国传播“有中国特色奥林匹克主义”的一种方法。

  中国文化里有大量的东西能贡献给奥运

  人们现在在谈论的都是奥运会是中国学习西方知识、有益中国发展的一个机遇。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是不是也可以教给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东西呢?同样的,《奥运全球影响力报告》涉及到了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却没有涉及中国对奥运的影响。尽管中国人相信奥运会的结果将是“中西方的一次融合”,如果奥运会只是中国学习西方的一个单向过程,那么文化的交流将不是真正的双向交流。

  “人文奥运”第二个目标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全球文化的系统。但是,这对于一个非西方的国家来说是不容易的,即使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强大文化遗产的国家。

  实际上,中国文化有大量的东西能贡献给奥运,比如寻求世界和平或者“大同”、“伟大和谐”、和而不同等,这些中国哲学将很好地表现在中国作为东道主对其他参加奥运会的国家的友好上,表现在中国传统体育武术上,表现在根据中国风水学规划的沿着北京南北中轴路的奥运绿化带上,还有其他很多的表现方式。

  改变奥运会中国人有足够的准备

  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汉语口号“新北京,新奥运”,翻译成英语是“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 Games”。世界上很多国家不能理解中国将怎样创造一个“新”奥运会。而中国就是希望它能改变奥运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奥运回顾》提出疑问,“西方真的对中国开放,提供了中国改变奥运会这样一个可能性吗?”

  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100年以后,中国人选择了在中国文化中象征财富和发展的数字———8,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点,来拉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帷幕。奥运会就要在这个世界上西方化程度最轻,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了。这是到现在为止第三次在西半球之外举办夏季奥运会,前两次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也将是和平时代东西方举办的奥运会中最伟大的一次。

  当北京奥运会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时,这标志着奥运史上一个关键的时刻已经到来,而世界也完全有理由同罗格主席一样相信,中国人有足够的准备让北京奥运会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里程碑,而中国社会也必将因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而受益。

  文/本报记者 薛丽娟

  

中国将改变奥运会北京奥运人文遗产巨大无法估量

  《奥运回顾》杂志中的中国专题摄影/史春阳

  记者观察

  一个确切而满意的答案

  几乎就是在现代奥运会开始的时候,中国就有了要举办奥运会的愿望。早在大约1907年,男青年基督教联合会(YMCA)就引导了一场激发爱国心的运动,他们提出:“什么时候中国能够邀请世界各国到北京来参加一场国际奥运会呢?”

  100年以后的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点,无疑是一个全球共享21世纪的时刻。从北京申奥成功到如今的进入倒计时641天,北京申办奥运会时的郑重承诺正在有条不紊地逐一变成现实,关于北京奥运会和中国的未来的乐观情绪也日益高涨。

  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某些疑惑的话,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人一直在纠缠的一个问题:奥运会将改变中国吗?奥运会能够让中国社会更加开放吗?它能给中国带来些什么?在最新出版的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运回顾》里,对北京奥运会方方面面的深入分析,无疑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个确切而满意的答案。

  这期《奥运回顾》亮相封面的是笑意盈盈的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它是在“北京农产品交易会”上用栗子、绿豆、白果等蔬菜和水果塑造的。显而易见,这期杂志的焦点对准了进入奥运倒计时两周年的北京。翻开杂志,鲜明的中国元素扑面而来。孩子们手中的吉祥物福娃、T恤上的福娃、大红的灯笼、罗格身后的长城、长城上巨大的奥运会徽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北京大街小巷里,市民对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兴奋,随着北京奥运日益临近的脚步,正在感染着整个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9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