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张萍回归增加快攻变化 中国女排寄望两潜力股出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8:25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中国女排26日前往日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与去年参加一系列国际比赛时相比,中国队人员的唯一变化,仅是奥运夺冠功臣张萍重新回归。但12人的阵容中,有多名年轻队员,包括王一梅和徐云丽,系首次进军世锦赛。她们究竟能否经受大赛的考验,同样值得人们倍加关注。

  副攻搭配增加变数

  由于赵蕊蕊、张萍难以登场,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国际比赛,中国队的副攻线只能由刘亚男和福建高妹徐云丽担纲。刘亚男多以二号位战术攻为主,徐云丽初出茅庐,技术上尚不很成熟,关键比赛时,中国队的快攻变化难免显得有些单调。

  张萍回队后,这种局面将会大大改观。在几天前与来访的波兰

女排的两场比赛中,陈忠和教练在副攻首发的搭配上,就先后派出了张萍与徐云丽、刘亚男与徐云丽的两种组合。

  其实,刘亚男与张萍联袂出场也并不陌生。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赵蕊蕊首场挂彩之后,就是张萍取代赵蕊蕊,与刘亚男联手,为

中国女排最终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萍的优势在与进攻和发球,尤其是三号位的快攻,下手快、力量重。她与刘亚男搭配,中国队二、三号位快变战术就能够全面开花,这在雅典奥运会上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她与徐云丽联手,一快一高,她的强势进攻加上徐云丽的高点拦网,又可以相得益彰。

  相对而言,一种配对有优势、也可能就有不足之处。张萍搭档刘亚男,高度略显不足,拦网势必会吃一些亏。当今排坛的几支强队,巴西、古巴等队的副攻都在1米90以上,俄罗斯的副攻更是超过了两米。中国队副攻队员缺了高度,就难以有力遏制对方的攻势。

  张萍与徐云丽同时出任副攻,中国队的一传和后排防守则难以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影响。世锦赛热身赛与波兰女排的首场较量中,张萍与徐云丽同时首发,两人打得都十分顺手。但那是因为对方给中国队的一传和防守造成的压力不够,有了到位的传球,张萍与徐云丽也就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如果世锦赛碰到巴西、意大利等强硬对手,情况恐怕就会大不一样。

  陈忠和教练讲,希望张萍世锦赛上能够起到一个“奇兵”的作用。看来,一般情况下,陈指导还是会以刘亚男、徐云丽出任主力副攻。视对手情况或赛场变化的需要,则会派张萍与徐云丽同时出场;也可能如同雅典奥运会一般,由张萍联手刘亚男担纲副攻位置,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最具活力的“潜力股”

  中国女排此次出征世锦赛的12人中,有冯坤、宋妮娜、杨昊、刘亚男、张萍、周苏红、李珊、张娜八名雅典奥运会的夺金旧将,首次参加世锦赛的仅有王一梅、楚金玲、李娟、徐云丽四人;有可能进入主力阵容的新人恐怕只能有王一梅、徐云丽两人。所以,她俩成为中国队最具活力的“潜力股”;也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能否获得好成绩的两枚十分关键的棋子。

  去年一段时间,王一梅在国家队的主力位置还不时受到冲击。今年以来,她的主力地位已经勿庸置疑。主攻是一支队伍实力的象征。大梅坐稳主力位置,标志着中国女排在解决强攻不强的“顽症”上,迈出了可喜的、实质性的一大步。

  中国女排是“五一配备”,即比赛登场六人中只有一名二传。比赛轮转过程共六个轮次,中国队前排两点攻、三点攻各占三个;其中场上两名主攻,一人打一个两点攻轮次,为“小主攻”;另一人则得打两个两点攻轮次,为“大主攻”。因为两点攻时容易“卡轮”,所以“大主攻”的压力相对更大,担子更重、要求也更高。

  去年,陈忠和教练反复试用王一梅、楚金玲两名1米90以上的高个主攻,就是想解决本队遇到两点攻、或者调整攻时“大主攻”不下球的老大难问题。现在,王一梅终于顺利上岗,并开始改变中国队 “大主攻”实力不足的疲软状况。

  中国队以往只有杨昊一个后排进攻的火力点。今年下半年以来,王一梅开始参与后排进攻,而且火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中国队战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王一梅相比,徐云丽进步得更快。她今年全国联赛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进入国家女排后就首发出场,而且越打越好。中国队的年轻副攻一个个被调整出队,进队最晚的徐云丽却成了当然的主力。

  拦网依然是徐云丽的最强。她具有1米96的身高,拦网时判断准确、起跳时机掌握得比较好,无论对方的强攻、快攻、还是后攻,在她面前都休想轻易通过。

  当然,王一梅和徐云丽都还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王一梅发挥的还欠稳定,有时失误偏多。而徐云丽的进攻、特别是进攻的变化还亟待加强。

  世锦赛是难得的“磨刀石”。如果通过这次大赛,王一梅和徐云丽能够再登新台阶,那对于中国队在

北京奥运会上卫冕桂冠,将大大有益。(厉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83,000

评论】【排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