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徒乃体育价值观之病态--由王德显事件所想到的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7:57 东方网-文汇报 | |||||||||||
叶志明 暴打自己训练的徒弟,侵犯学生的人生权利,扣克运动员的奖金财物,用“虐徒”两个字来归纳,一点也不为过。 新华社昨天刊发的文章指出,像孙英杰的教练王德显这样体罚殴打运动员的事件在
而孙英杰在最近的一次接受采访中说,教练打队员几乎是家常便饭。“可以说,我是被他(王德显)打大的,有时候训练找不到状态他打,比赛成绩不好他也打。”她还说:“中国田径圈子里甚至很多领域里的家长式管理还是很常见,体罚、辱骂都再平常不过了……” 多年前有一位体育科研工作者做过一项研究,将我国有成就的金牌教练员分为“魔鬼型”和“温和型”等,调查的结果是:在金牌教练员中,“魔鬼型”教练员占72.5%,而“温和型”仅占27.5%。虽然这个研究并不是十分的精确,但至少可以说明的是在过去不太短的一段时间里,体育界近乎魔鬼般的训练,乃至体罚运动员,甚至动用私刑、莫名侵权的现象很有市场,进而成为一些运动项目中教练员、管理者、主管部门体育价值取向的标杆。 在某些人的理解中,体育竞技就是金牌,就是名次。为了夺取金牌,为了获取好的成绩,教练员可以采取非常方法,不择手段有之,剑走偏锋有之,铤而走险也有之。在一些体育主管部门那里,金牌和名次意味着体育的全部。一金遮百丑。对教练员来说,金牌和名次象征着名利地位,房子、票子、位子;对于教练员的上级领导而言,金牌和名次代表着政绩和“乌纱帽”。 以金牌的名义,以体育的名义,体罚运动员变得如此顺理成章。孙英杰说,体罚就是训练的一部分。教练像家长,队里像个大家庭,家长教训孩子难道不正常吗?“小时候的想法也挺简单,王指导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他是恨铁不成钢。要出成绩,就必须忍。” 体育的唯金牌论,运动成绩的政绩化,使得体育价值取向发生了某些令人担忧的变异和病态。 我们的体育为了什么,开展体育运动为了什么目的,如何培养、培养怎样的体育运动员?在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不俗的金牌成绩之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之际,在举国上下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之时,有必要彻底检讨一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体育观、金牌观、胜负观、人才观;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建立一整套更加客观的体育的科学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金牌决定一切的病态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