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两面陶菲克令人爱恨参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09:0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号称“羽毛球王国”印尼的从来不缺羽毛球天才,从梁海量、林水镜、梁春生/洪耀龙,到苏吉亚托、苏巴吉亚/迈纳基,再到陶菲克、陈甲亮/西吉特等,数代才华横溢的名将铸成印尼羽毛球半个世纪的辉煌。

  在群星璀璨的印尼羽坛,陶菲克绝对是一个另类:他是羽毛球界公认的一位天才,他是国际羽坛至今惟一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男单选手。另一方面,他是一个
狂妄自大的家伙,他曾与印尼羽协搞得不可开交,也曾与球迷大打出手。总而言之,在羽毛球爱好者们的眼中,陶菲克是一位既可爱、又可气的家伙。

  25岁的陶菲克年岁虽不大,成名却甚早。早在10年前,他就涉足国际羽坛。1999年初,还未满18岁的陶菲克一举闯入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决赛,最终在决胜局中惜败于丹麦“金童”盖德。从此,这些印尼天才少年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陶菲克是一颗天生的叛逆种子。五六年前他多次对印尼羽坛发起怦击,指责协会官员管理工作的混乱,关系一度紧张到协会禁止他参加国际比赛。在众人眼中,陶菲克还是一个问题少年,他会因话不投机而与球迷大打出手,身边女友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不过在那段时间,陶菲克参加比赛时还比较守规矩,未发生过弃赛、罢赛这类新闻。

  从2002年开始,陶菲克先后赢得亚运会、奥运会单打冠军,从而奠定了自己在亚洲羽坛乃至国际羽坛的超级球星位置。也正是这时开始,他的“弃赛大戏”开始启幕。

  2004年11月间,因雅典奥运会举行而延期举行的新加坡公开赛开战,陶菲克在启幕前夕临时决定放弃比赛。当时,这位奥运会新科

状元的理由是为了调整身体。

  陶菲克频频弃赛是从2005年中国公开赛开始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号称“超级丹”的中国羽坛男一号林丹不由自主地成为“陶菲克弃赛事件”的主角之一。

  根源是去年5月间举行的苏迪曼杯团体赛。中印两强决赛前夕,陶菲克向林丹挑起了“口水战”,一时成为比赛场外的最大新闻,比赛结果以林丹胜出而告终。不是冤家不聚首。三个月后的世锦赛,这对冤家在决赛中相见,这场对抗陶菲克轻松获胜,由此实现集奥运会、世锦赛于一身的伟业。这次失利,使不少国人对林丹的“超级”头衔提出质疑,也为林陶下一轮PK大战增加了不少吸引力。

  2005年中国公开赛于11月间举行,就在众人球迷盼望“新版林陶PK大战”之时,陶菲克却在赛前临时决定退出比赛,这一意外动作令不少中国球迷为之扫兴,也使一心雪耻的林丹备感失落。尽管陶菲克搬出了“伤病”等理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当时状态不佳的陶菲克的弃赛真因是为了逃避这场凶多吉少的对抗。为保持心理上的一点点优势,这位精明过人的家伙选择了放弃。一个月后在湖南益阳举行的世界杯赛,陶菲克故伎重演,再次让一心报仇的林丹扑了个空。益阳战役,林丹顺利夺得冠军,由此赢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但他自己也明白,这枚金牌含金量并不足。

  今年新加坡公开赛,陶菲克又一次“爽约”,但林丹也没有赴会,因此这次“弃赛事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上月初,众人盼望已久的“新版林陶PK大战”终于在香港公开赛上上演。谁也没有想到,第一局仅仅打了五个球,比赛嘎然而止。当时,陶菲克对裁判的一个判罚提出异议,看到比分无望更,陶菲克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弃赛,姗姗来迟的“新版林陶PK大战”由此无疾而终。他的再度弃赛也让当时杀劲十足的的林丹有种“有力无处使”的失落和遗憾。

  对陶菲克的举动,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他耍大腕脾气,有的认为他玩世不恭,更多的则认为他是继续与林丹玩心理战。但对外界的声音,特立独行的陶菲克是根本不会买帐的,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

  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今天,这对冤家将在日本公开赛决赛中一决雌雄,面对荣誉和利益,已站在决赛场上的陶菲克应该不会再使用弃赛的“盘外招”。但愿今天球迷们能欣赏到一场“

火星撞地球”般的林陶大战。

  附:

  林丹VS陶菲克历史纪录(总比分:四胜三负)

  赛事 轮次 胜利方 比分

  2001年亚锦赛 1/16决赛 林丹 2:0

  2004年印尼公开赛 半决赛 陶菲克 2:1

  2005年苏迪曼杯 决赛 林丹 2:0

  2005年新加坡公开赛 半决赛 陶菲克 2:0

  2005年世界锦标赛 决赛 陶菲克 2:0

  2006年汤姆斯杯 半决赛 林丹 2:0

  2006年中国香港公开赛1/4决赛 林丹 2:0(陶菲克弃权)

  (王全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1,000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