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帅点女子重剑封后秘诀 两秘诀力压群芳创历史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22:57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国庆期间,江苏省女子重剑队主教练姚勇一直密切关注着世锦赛消息,中国女重勇夺团体冠军的壮举,令这位前国家队主帅喜不自禁:“这是中国女重的一次大飞跃。女重这次能夺得团体冠军,完全可以用水到渠成来形容。” 早在1989年,姚勇就成为中国女重教练组一员,1997年至1998年晋升为主教练。谈起当时的中国女重,姚勇感慨不已:“那时中国女重在亚洲也不占优势,记得1998年底我带
中国女子重剑出现转机是在1999年,当时全队在世锦赛上勇夺亚军,加上该项目不久前成为奥运会项目,中国体育决策层对女重的重视度明显提高。“从那时起,中国剑协开始邀请国外资深教练来华辅导,同时运动员出国比赛次数明显增多,如今她们每年总能打上七八站世界杯分站赛。” 接轨世界,使中国女重的前进步伐明显加快,她们在世界赛场上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跻身奥运会团体三强,勇夺世锦赛个人第三名,两次获得世界杯分站赛团体冠军,数次摘取世界杯分站赛个人金牌……“像骆晓娟、仲维萍这样尖子选手在国内比赛中也经常无缘八强,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女重整体水平比十年前有了显著提升。其实近几年,中国女重就一直具备夺冠实力,这次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完全是必然现象。” 半年前,国际剑联经过投票表决,确定了北京奥运会击剑赛10个单项的设置,男花团体和女重团体未能入选。对此,姚勇颇为无奈地说:“这一决定,对中国击剑队确实是个比较大的打击。”他认为,虽然中国女重个人项目同样具备争金实力,但个人项目的竞争对手比团体项目要多得多,夺金难度陡然提升。 中国女重现役四位选手年龄均在22-25岁之间,这一年轻结构在团体赛比较占有优势,但在个人赛中,却显得经验不足,姚勇说:“除了运气,我认为经验不足也是近几年中国女重在世锦赛、奥运会上无缘四强的主要原因。匈牙利队选手纳吉已经三十好几,她为何能屡获个人金牌,除了实力强之外,与过人的独立战斗能力不无关系。”(王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