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太极市场是块“大蛋糕” 潜力无限产业发展尚需时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09:27 河北日报

  9月28日,全国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暨2006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在太极拳的发祥地永年广府落下了帷幕,作为世界上很多人首选的健身项目,太极拳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打太极拳能让身体变得更棒”,已成为习练者的心声。这一拳种业已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响亮品牌。然而时至今日,太极拳的产业化进程却远不如日本、韩国的一些武术项目。如何把太极文化这一无形资产变为有形产业,并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此次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的焦点。

  

太极拳产业开发刚刚起步

  据统计,世界上习练太极拳者已经过亿,而且太极拳在中国武术界也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但是,综合旅游项目的开发及拳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方面来看,广受欢迎的太极却远远逊色于少林的发展。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太极拳这一闪光的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已引起了世界几大财团的觊觎,日本已有十多个公司抢注了这一品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龙认为,太极拳的产业发展与其应有的地位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极不相符。

  永年县作为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尽管从1991年至2004年期间已举办了10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而且每年也吸引了众多前来交流拳艺、寻根问祖的太极拳名家及爱好者,但其产业开发的项目也仅有练功服、器械、拳谱书籍、纪念品、酒及太极拳的光盘音像制品等一些品种,还没有统一的市场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据永年县广府古城文化旅游开发综合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剑青介绍,现在永年广府的太极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从2004年起县委、县政府加快了开发太极文化旅游资源的步伐,并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相关总体规划,现已产生了几十万元的收益。当然,这与1.3亿元的投资还相去甚远。

  其实,太极拳在市场推广及开发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王玉龙告诉记者,武管中心目前并未对太极拳进行段位分级,只是根据需要对国外习练太极拳的人群进行适当的分级考评。

  如此,太极拳便失去了其自身标准,从而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模式,更无法像跆拳道那样迅速“膨胀”。太极拳就像中餐,尽管是色香味俱全,但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因而也就难以符合产业“批量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众多的太极拳师散布于国内外教拳授艺,各自为战,满足于挣钱养家。这也制约着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

  太极拳是一块“大

蛋糕

  尽管永年广府的太极文化旅游开发刚刚起步,但仅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就已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达4万人次,这次大会更是吸引了上万人前来参观、游览、考察、学习。

  目前,在国际武术联合会的106个成员国中,都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全球习练太极拳者总人数过亿。作为中国太极拳之乡的邯郸市,全市共有各类太极拳组织、研究会所82个,在册习练人数达14600人,常年习练者达到5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着。无疑,太极拳可以形成不小的产业,是一块“大蛋糕”。

  在9月26日的太极拳发展论坛上,邯郸市副市长辛宝山就太极文化发展战略做了介绍。今后几年,邯郸市将筹建一个太极主题公园;培训一支太极拳的养生服务、健身娱乐队伍;3至5年内,所有学校将开设太极拳课程,培养青少年对太极拳的兴趣,大力“弘扬太极文化,发展太极产业”。

  太极拳产业发展尚需时日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仅凭某个人或是某政府部门的力量,很难挖掘太极拳产业这座“金山”,开发力度也远远不够。

  “太极拳具备走向产业化、市场化的条件,同时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简化太极拳在普及和推广方面仅是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要想学精、学细、学好太极拳就必须到其故乡或发祥地寻根交流,这就为太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李剑青说。

  要想尽快做大、做强太极拳产业,就必须探索出太极拳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培养太极拳竞技队伍,聚拢人才;加强太极文化的交流,将交流大会作成一个知名品牌;建立标准化运营机制,规范统一太极文化产品,从而培育“太极”这一新的优势产业。

  太极拳的普及推广需要大量资金,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身消费投入的比例也正逐渐加大,为太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社会力量,维持了其长久的生命力。当然,要想把太极拳从大品牌做成大产业,仅仅依靠这些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付出更多!

  □本报记者 耿辉 艾秀廷 白增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8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