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奥运传奇篇之传媒 传媒力促奥运会起死回生(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0:46 华夏时报
奥运传奇篇之传媒传媒力促奥运会起死回生(图)

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位女摄影师在转播比赛。 CFP/供图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希腊政府曾因缺乏资金拒绝支持首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

  奥运传奇篇之传媒

  在奥运会上,选手居住在奥运村;记者下榻则有记者村,还有专用的工作场所——奥运会新闻中心,足见传媒的参与对于奥林匹克的传播是多么重要。

  最先提供世界范围新闻服务的是1932年第10届奥运会;1964年,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成立;奥运会新闻中心的出现是在1972年第20届奥运会上,当时的中心内仅有3台电子计算机。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运动员共10720人,记者则多达16033人,其中仅报刊派出的文字、摄影记者就有5298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配备了先进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发回稿件。

  随着电视转播的介入、互联网络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奥林匹克的影响力。据估计,北京奥运会要卖出700多万张门票,可是看奥运会电视转播和专题节目的会有40亿人次,而通过各种传媒关注奥运会的至少会有400亿人次……

  报刊·英雄救美

  【在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筹办直至成功举办的过程中,传媒一直不遗余力、鼎力相助。】

  现代奥运会自举办以来就与新闻传媒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联系,然而大众媒介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中所起的作用却鲜为人知——如果没有当初新闻传媒(当时主要是指报纸和杂志)的肝胆相照,也许就没有现在奥运会的风光无限。

  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决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一致同意首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在希腊官方尚未做出任何反应之前,《讨论报》迅速透露了这一消息。随后,希腊报刊进行了大量报道,支持国际奥委会的决定,同时,对奥运会的举办提出了许多建议。著名诗人德罗斯尼斯还毅然将其在《赫斯提报》的专栏提供给国际奥委会首任主席维凯拉斯使用,作为表达奥运思想的园地。

  虽然希腊百姓高兴地期待着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但是,希腊政府当时对举办奥运会并不积极,由于经济萧条、外债累累,他们最初的态度含糊不清、犹豫不决。

  为了确保首届现代奥运会能如期举行,顾拜旦于1894年10月专程赶往雅典。他到达的当天,《讨论报》刊登了题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在雅典,政府认为花销太大”的文章,直接向公众公布了政府拒绝支持雅典奥运会的原因是资金问题。希腊多数报刊对顾拜旦的访问表示出积极态度,支持他复兴奥运会的想法。

  在新闻界的压力下,希腊首相亲自到宾馆看望顾拜旦,并承诺政府将对奥运会的组织提供道义上的支持。1895年1月13日,希腊政府宣布雅典奥运会筹备工作正式开始。这一消息得到整个新闻界的欢呼,而且新闻界仍一如既往给予充分报道,使希腊人了解到奥运会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克服重重困难之后,首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在1896年4月6日开幕了,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新纪元。

  电视·情投意合

  【电视的出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竞技、传媒和观众的三位一体,奥运会与电视成为一对“黄金搭档”。】

  五环和荧屏双双财源滚滚

  在奥运会与诸多媒体百余年携手并进的路途中,奥运会对电视显然是宠爱有加,而电视对奥运会也是情有独钟,如今已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

  它们的初次邂逅发生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组织者将电视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引入了奥运会,175项比赛总共进行了138个小时的电视播出,16.2万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比赛。1964年,当东京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进行全球实况转播之后,电视的作用便越来越不可替代。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超过了3200小时,观众达35亿人次。

  有人说,最初,五环和荧屏的联姻是你情我愿的结合,如今,它们的搭档让双方都赚到了大笔的金钱。

  记者采访奥运会是无偿的,但电视台想获得奥运会转播权必须付出高额的代价。出售电视转播权,已经成为奥运会赖以顺利举办的最主要的经济支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也早已被国际奥委会以16.97亿美元的天价提前售出。

  这样的买卖是双赢的,电视台则通过转播奥运会提升了收视率,增强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又赢来了大笔的广告收入。

  广播·见缝插针

  氢气球转播半途夭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收音机的问世,曾加速了体育进入人们家庭生活的步伐。1924年巴黎奥运会时,巴黎广播电台试图直播足球决赛,法国及其邻国的听众为此欣喜万分。

  但在报界的强烈抗议之下,电台的记者及技术人员被拒之场外。情急之下,广播电台决定:将转播装置捆在一个氢气球上,飘在体育场上空,让一名记者坐在氢气球上进行现场解说。然而比赛刚开始不久,刮来一阵强风,使氢气球失去控制飘到体育场背面,记者再也无法看到比赛的场面。这次传奇般的实况转播宣告夭折,电台只好将足球赛转播改为音乐会节目。

  网络·明争暗斗

  【互联网这位不速之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奥运会对互联网约法三章

  数字化、信息交互高速化、网络存储海量化……年轻的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气质打动了奥运会,电视的地位有些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奥运会显示出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先将对方拒之门外,细细观察;接着约法三章,请进门来。互联网的脚步再快,也有跨不过的独木桥。为保障奥运会电视转播商的权益,国际奥委会目前不对网站开放,不会向网站(包括奥组委官方网站)出售转播权。

  网站虽然不得对奥运赛事作现场直播,但是可以利用文字进行报道,互联网以其全面与快捷在奥运报道中找到了一席之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传媒档案

  ●连续采访创造纪录西班牙《巴塞罗那体育报》记者卡罗斯·帕尔多,自1948年赴瑞士采访第5届冬奥会起,到1994年在挪威采访第17届冬奥会,74岁的他连续采访了46年间的全部25届冬季和夏季奥运会。

  ●抓拍比蒙一举成名

  英国摄影记者东尼·德非毕业于法律系,却对体育摄影一往深情。1968年,东尼来到

墨西哥奥运会,极富天赋的他出师即告捷,一张举世瞩目的“美国选手比蒙打破跳远世界纪录”的照片迅速走向世界。之后,他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精彩体育照片,连获国际大奖。

  ●与运动员纸条对话

  东京奥运会上,美国著名撑杆跳高运动员弗雷德·汉森为了回避记者的采访,在住处的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写:“汉森对以下问题的回答是:谁将成为奥运会撑杆跳高冠军?——汉森。估计要跳多高才能取得冠军?——5.25米。撑杆跳高的极限是多少?——5.60米。请不要再打扰!”后来,汉森以5.10米夺冠。于是,有位记者也在汉森的门上贴了一张小纸条,写道:“你为什么不事先把自己的成绩说得更准确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1,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