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奥运模式首次亮相北京 女垒世锦赛交出满意答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5:16 今晚报

  

奥运模式首次亮相北京女垒世锦赛交出满意答卷

  中日交锋争夺激烈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作为在北京举办的首个奥运会测试赛,世界垒球锦标赛9月5日落幕。这次完全按照北京奥运会运行模式运行的赛事,从8月27日起,历经考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奥运模式在北京首次亮相

  作为在北京举办的首个奥运会测试赛,如何建立有效的赛事运行模式,为奥运会期间同时在几十个场馆组织比赛提供了借鉴。这次比赛值得关注的重要一点是建立一种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充分发挥我国以往赛事组织优势的“奥运场馆运行模式”。

  据组委会负责人吕仕杰介绍,这种模式的重要特征是将场馆发生的各种活动统筹考虑,按照系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和全程监控的保障机制,整合筹办工作计划、统筹配置和管理场馆内举办赛事所需的各种资源,保障竞赛组织者能够专心组织比赛,同时以规范的标准和流程满足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观众等各类客户群的需要。

  吕仕杰说,世界垒球锦标赛作为国际垒联主办的顶级赛事,有着严密规范的规程要求和合同义务。在场馆运行组织过程中,组委会与国际垒联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良好的合作,在所有服务方面都做到尊重国际惯例,履行承办比赛的合同义务。

  在场馆运行过程中,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突出了地域和专业整合思想。场馆运行团队在组织结构上和人员配置上,将丰台区、国家体育总局、业主单位等力量融为一体,发挥出团队优势。

  他介绍说,在具体运行上,根据办赛的需要,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制订出990多项工作任务,按计划推进和落实。在办赛中,对资金、人员、物资、空间和工作时效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通过优化运行设计控制成本。如开幕式仅花费50万元,场馆景观布置不到40万元,其他的各项开支也都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了节俭办赛的目的。

  筹办时建立的紧急预案处理机制,也在比赛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如采访本次比赛的媒体记者人数高达600多人,大大超出了原来预计的200余人。通过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增加了新闻中心的硬件设施、增派服务人员,圆满完成了媒体接待任务。

  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垒联打出高分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参加。另外,还有国际奥委会考察员、国际垒联官员、各种技术官员、贵宾等400余人。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媒体的注册记者610人采访了比赛。接待了10多万人次的现场观众。尽管工作密度大,但组委会仍然紧张有序地完成各项组织工作,赛事进行十分顺利。

  对此国际奥委会评估小组和国际垒联给予了高度评价。8月30日,国际垒联主席波特在国际垒联执委会上评价说,在北京举办的世锦赛非常成功。他表示,国际垒联对比赛的组织工作非常满意。承办比赛的场馆是北京地区首个竣工的奥运场馆,波特对这块场地的硬件情况十分满意,认为这是垒球史上最好的场地,并建议在2008年

北京奥运会后,将此建成亚洲最好的垒球训练和比赛中心,国际垒联将给予有力的支持。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里的垒球场设施会好到这种程度!”国际垒联秘书长安迪·莱赫勒评价说。他还说:“当初选择在北京举办世锦赛时并没有想到组织工作能够如此完美!”

  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对本次比赛的媒体服务印象深刻,认为组委会提供的宽带上网等设施先进,满足了记者们的工作需要。

  国际奥委会竞赛运行评估小组对世界垒球锦标赛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观察员凯利·菲尔威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给予了积极评价。菲尔威泽说:“这里的一切都基本令人满意,场馆设施非常出色。总体上我会给予肯定的评价,这里的许多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培养垒球“铁杆”球迷

  垒球在我国属于一项观众了解甚少的“冷门”项目,国际垒联和赛事组委会原来预计现场观众不多,但开赛以来,前来丰台垒球场欣赏比赛的球迷一天比一天多。

  新华社记者从票务中心获悉,世锦赛的票务销售情况天天看涨,从最初的日销售近千张,涨到销售四五千张。赛场观众爆满最初几天还是新闻,后来演变成为一种常态。

  据了解,除了

中国队比赛时观众多外,不少强队比赛的场次也有不少观众前来观战。球迷们不仅看热闹,也有许多人能够看懂门道,加油、助威都很专业。观众的表现获得了国际垒联的好评。

  中国垒协副主席李高潮介绍,这些观众表现出对垒球项目的关注和一定的专业素质,其中一个原因要归功于之前系统的宣传。近年来,丰台区在不少学校和社区举办了按照垒球规则进行的“沙包”比赛等,让大家在亲自参与的游戏中,对垒球有了直观的了解。

  李高潮说,组委会编写了观赛指南,对如何观看垒球比赛、赛场礼仪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大大方便了观众。这也是形成赛场比较好的气氛的原因。年轻的中国队的良好表现,也进一步影响了观众,让观众的热情更高涨。本次比赛中观众购票的情况,大大超出原来预计,这也说明他们对这个项目越来越喜欢。观众的热情,不仅推动了垒球项目的普及,还为北京奥运会培养了一批铁杆的“垒球迷”。 新华社记者 汪涌 郑道锦 黄会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