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军装的解放军和军嫂--刘国梁岳父岳母的故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0:00 《乒乓世界》杂志 | |||||||||
娇小温婉的王瑾,乍看像一位南方女子,但是如果你多听她说几句话,便能从她细甜的嗓音里发现一丝东北味儿。王瑾确实是个北方姑娘,父母都是地道的沈阳人,她自己从出生到豆蔻年华的十几年里也都是在这北方的城市里度过的。这一家人身上有着东北人的许多特质,真诚、豪爽、热情,能和这家人结为亲家,国梁一家子真是好福气。很长时间以来,王瑾和她的家庭,始终都在刘国梁辉煌的背后默默无闻,其实她和她的家庭有着许多的故事,有着说不完的乒乓情缘。
王爸爸,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瑾的父亲王吉新干了一辈子乒乓球事业,回眸这大半生,他说自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做乒乓球运动员,第二件是做乒乓球教练,第三件是创办了“国球”公司。虽然从事体育工作,但王爸爸的身上却能让人感觉到几分儒雅的味道,眉宇间总是透着笑意。他说自己是个急脾气的人,但听他说起话来总感觉有些慢条斯理,开车时也还是慢慢悠悠。这一点王瑾似乎也有遗传,她的驾龄不算短,但即使是上了高速也总还是优哉游哉,完全没有超车的念头,相反把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当成乐趣。王爸爸生于音乐世家,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搞民乐的,他自己吹拉弹唱也是样样皆通,十三四岁时他突然迷上了乒乓球,从此生活的轨道便发生了改变,这一改便成了一辈子的事业。除了音乐,王爸爸对美术也颇有兴趣,年轻时他还常常自己画上几笔,现在他的家中挂着多幅辽宁名家的书画,隽秀有力的小楷,超凡飘逸的狂草,品味清淡的工笔画,色彩浓烈的牡丹图,将小屋点缀得分外幽雅。王爸爸还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如今人们都说搞体育的人文化底子都薄,但是走进他的家,能发现不大的屋子还隔出了一间书房,书柜里摆了五六层的书籍,有他年轻时候爱看的《水浒》、《古文观止》等等,还有他现在常看的历史、社会、经济方面的书,不管工作有多忙,王爸爸总要挤出些时间来看书。但王爸爸这一生最难解的还要说是乒乓情缘,你看他就连装修家居时,都在天花板的玻璃上特地刻制了26届世乒赛的标志。原本他希望文静的独女王瑾从事文艺的工作,可是没想到无心插柳,女儿还是和乒乓球结下了缘分,并且还成为了一位运动健将。遗憾的是自己和女儿都没有能够圆世界冠军的梦,好在天赐良缘,送来了半子国梁,不仅是世界冠军,还是大满贯的得主。退休了,他还是离不开乒乓球,创立了“国球”品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如果要从王吉新当年风华正茂时说起,时光得倒退50载。1958年辽宁省队成立之初,王吉新便成为了其中一员。1959年,为备战26、27届世乒赛,全国有一百单八将被挑选入国家队集训,王吉新也是其中一将。削球打法的他的任务是模仿欧洲运动员给主力队员做陪练,为此他立了二等功。虽然是做陪练,但那段集训的经历却影响了他的一生。在那段时光里他接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也让他的骨子里更多了几分拼搏的精神,创新的意识,这些在他后来的教练生涯和创业阶段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从运动员的角色上退下来后,王吉新做了教练。多年来他是辽宁乒乓球女队的主教练,还担任过辽宁队的领队,在他管理队伍的那段时间里,辽宁乒乓球队的成就达到了建队以后的最高峰,不夸张地讲,那时国家队的选手有四分之一都是出自于辽宁,他还亲手培养出了好几位世界冠军。 做教练时王吉新对自己有个要求:“训练时要当魔鬼,生活上要做菩萨。”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前辽宁队有两位王教练,队员们问哪个王教练来了,一听说是王吉新,心里立马就会开始七上八下起来。队员们能不怕他吗?王教练对训练从不含糊,只要是他布置下去的任务,如果队员们不能完成,他宁可不吃饭,加班加点也要陪着练完,不行还要罚他们跑圈儿,即使是女队员也不会例外。这个工作狂,32岁才结婚,在当今社会男人三十结婚或许是时尚,但在七十年代这绝对是大龄青年了。每天早晨六点多他便起床陪队员们出操,一直留守到晚上查完房,十一、二点才休息,结婚前他把辽宁队当作家,结婚后还是常常吃住在队里。队员们上文化课的时间,要是赶上了下雨,他便会拿上几把雨伞一个个地将孩子们接回队里。要是哪个孩子感冒发烧了,他会亲自送他们去医院,而他自己的妻子却都没有这样的好待遇。有队员作文时曾经还写过《记我们的教练——王吉新》,可见王爸爸很受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队员们长大了,要退役了,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尽自己的能力帮孩子们找寻一份满意的工作。用的王教练的话说,那就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么多年来,王吉新的学生一拨拨地离开,心里总还是记挂着这位教练。前世界冠军朱香云是由王吉新一手带出来的,后来朱香云又成为了王瑾的教练,大家都生活在沈阳,平日里他们常来常往,如同朋友一般。对于自己的这位老教练,朱香云说他凡事都要求做到最好,打球时如此,当教练时如此,现在创品牌又想着要走向世界;而对于王瑾的成长,虽然未曾达到最高峰,但是在她的眼里王瑾的每一步都是走得漂亮的。 王吉新坦言,在运动队,自己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做教练这么多年来,他最成功之处还是在管理上,不过业务上他也是一门心思地钻研,1989年他发明了新式直拍,创新了直拍四面攻打法,而这个打法的直接试验品就是女儿王瑾,王瑾入选国青队后,用这种打法在队里的大循环打过两次第一名,最后打到了运动健将的好成绩。 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狂,一心扑在事业上,一年中有半年不待在家,甚至大年三十的晚上都在队里陪着队员,这么多年来却始终牢牢地收获着夫人的心。生活中,王吉新的夫人贾明贤称呼他为“王教练”。说起丈夫,她的眼里都是敬意,“他这一辈子就知道奉献。”夫人讲起了王吉新的很多往事。听起来,真是小事见精神。从前一家人住在体工队大院时,有一年大冬天,院门口总会结上一层锃亮的冰,铲过以后还是会重新结上,来往经过的人到这儿不注意都得摔个大跟头。王吉新非常恼火,暗暗观察,原来是一个年青人总把家里用过的脏水往马路上泼,王吉新立即上前制止他,没想到对方来者不善,抬手就打,不过对方也没想到王吉新可是位东北铁汉子,留着鼻血继续与他进行君子式的理论。路人都指责起那个年青人,并将王吉新送到了医院,而那个不善之人此时也是羞愧难当,连连向王教练赔礼道歉。 那时,王家住的家属楼是筒子楼,年轻一代的人可能不太清楚筒子楼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十几户人家一层,所有的家庭合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有些类似于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宿舍楼。那时,每户人家每周都得轮到一次卫生值日,每次一到王吉新家那可就是大动干戈了,必须用水龙头冲洗一遍,王吉新没时间干,就要求贾妈妈必须做到。有一次轮到他们家值日,恰巧小王瑾生了病,贾妈妈急呼呼地送孩子去医院,回家后累的倒头就睡,王吉新回到家,一看没打扫,拿起水龙头便干起来,一直干到12点多。有一次,楼后车库有人喊“着火啦!”他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出去救火,也不管老婆和孩子害不害怕,这是这样一个人。 六旬创业 到了九十年代,近六旬的王吉新即将退休。退休前的缓冲阶段他被调入了辽宁省的体育产业开发总公司,分管服装器材公司、饮料公司和外贸公司三个公司。这段时间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看到了很多问题。中国是乒乓大国、乒乓强国,在乒乓球产业上中国已经是生产大国,但还不是生产强国,放眼看去,中国从专业运动员到业余选手都喜欢穿外国品牌的服装,用外国的器材,这使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让中国人用中国的品牌。有了这样的想法,王吉新说干就干,夹上包只身一人前往南方取经,这一走就是三年。从买纱、织布染布、到买机器、租厂房、招工人,一切从零开始。虽然这些具体的事务并不都需要他操作,但是他有些凡事须躬亲的精神。三年里,他吃在仓库睡在仓库,只有春节才回趟家。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按理说,辛苦了大半辈子,退休了也不缺钱花,是好好在家享享清福了的时候了。但是王吉新这一退休倒更忙了,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没有休息。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后,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他样样都要操心。就拿服装的设计来说吧,对美术一直颇有见地的他也参与入其中,常常和年轻人一块儿一干就干到天亮。有一款主打的设计,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反复修改才最终敲定。现在这一家三口,爸爸在南方多处奔走,妈妈留守沈阳总店,女儿王瑾则在北京打理“国球”店,三个人三个地方,聚少离多。这么辛苦,王吉新图的并不是钱,话语间他总是将“民族产业”几个字挂在嘴边,他是要圆自己的一个理想:壮大中国的民族产业,让中国的运动员用自己的品牌参加比赛,别让国人打国球穿着外国的服装,拿着外国的器材。他认为“一个国家”拥有品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理素质的体现。六十岁从头开始创业,王吉新真是勇气可嘉,也着实的不易,他翻阅各种经营书籍,坚持收看央视“对话”节目,熟悉各个典型案例,追赶世界范围的时尚潮流,赞成西方社会企业传承社会化的做法,他说,从教练到经商,是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真有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那么一股子劲。 爸爸对妈妈的八字评价 说了这么多王吉新的故事,如果没有贾妈妈这位贤内助,一切都不会如此顺利。王吉新对爱人贾明贤有个八字评价:漂亮、聪明、勤劳、朴素。贾妈妈直摇头说这个评价不对,她笑着对王教练说,“我要是聪明能上你这条贼船吗?”王教练笑而不答。现在贾妈妈虽也已年过半百,但是仍然挡不住她的天生丽质,着装气质大方得体,谈吐举止间能让人感受到几分北方女人的温柔。贾妈妈比王教练小十岁,但贾妈妈总是说,“他一点儿都不会照顾自己。”饭桌上摆着未沏的大碗茶,贾妈妈将里面的方糖一颗颗挑出来后才肯让王教练喝。 年轻的时候,贾妈妈在机关里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一边要忙自己的事业,一边还要包办家务,这样可怜的小王瑾5岁便被送去了长托,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贾妈妈是那种闷着头去吃苦的女人,这一点王吉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王瑾也受到了很多妈妈的感染。因为性格文静,王爸爸希望让小王瑾长大以后搞音乐,于是从小教她弹琴。后来小王瑾常跟着体工大院儿的和孩子们一起玩,悄悄地打起了乒乓球,还被一位教练发现。王教练还是希望娇小文静的女儿搞文艺,爸爸妈妈便一起劝小王瑾说,“冬天那么冷还要每天早起出操,你不怕吗?”王瑾没有被吓倒,一心想打球,这样她也走上了乒乓球的路。17岁那年,王瑾远赴日本代表松下公司打球,压力很大,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吃了不少苦头,因为水土不服,吃不惯日本的水产品,她的皮肤过敏得很厉害,一直到现在都还不敢碰海鲜之类的食物。在日本这一待就是四年,这四年没有白白过去,现在王瑾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日语,给她的工作带了不少便利。从日本回国后,王瑾面临着一些选择,贾妈妈希望王瑾去读大学,年轻的时候贾妈妈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她的心里一直装着一个大学的梦,到她三十多岁,王瑾已经七八岁时,贾妈妈竟然还从繁杂的工作生活事务中抽身出来,读了夜校函授大学。贾妈妈出自书香门第,她深知如果没有文化,女儿退役以后走上社会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她鼓励王瑾去上大学,王瑾欣然接受了。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这四年王瑾很刻苦,晚上宿舍熄灯,她便买来节能灯开夜车学习。拿到学位证书,穿上学士服的那一天,贾妈妈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大学梦,她特地从沈阳赶到了上海参加了王瑾的毕业典礼,那一天她很开心。 做了刘国梁的岳父,王吉新有一颗平常心和冷静的头脑,为了不让国梁分心,他放弃了 “国梁”这个不用做广告的香饽饽。在对待国梁的态度上,王吉新对家人有个要求,“私事不打扰,公事不介入。”今年的五一期间,贾妈妈的腰摔伤了,这件事他们没有对国梁说半个字。平时有朋友希望从王爸爸这儿走个后门,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国家队,都被王爸爸婉言谢绝了。每次去北京看望女儿女婿,生意上的事也从来不在国梁的面前说起,他们不希望让他分心,也了解国梁的心思都用到了怎么做一个好教练上,对生意的事根本毫无兴趣。如果王爸爸是“不穿军装的军人”,那么贾妈妈就是理所当然的“军嫂”了。即使是现在生活好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贾妈妈也还是改不了多年来朴素的生活习惯,平时宁可挤公共汽车也不愿意打出租车。这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他们都一起走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锅碗瓢盆的平淡“交响曲”中幸福美满。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庭都会对她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王瑾在这样的环境里悄然绽放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爱情的永恒,可以学会如何经营好婚姻。身边的人总能在她的脸上看到舒心的笑容,我们知道她很幸福,很用心。(实习记者 许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