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帆联副主席:志愿者微笑给外国友人最美好回忆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4:18 北京晚报 | |||||||||||
昨天上午,国际帆联副主席大卫·凯利特感概地说:“青岛应该为此次赛事的志愿者感到骄傲,他们的微笑给所有外国友人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此次举办国际帆船赛,青岛市提出了“微笑是青岛最好的名片”。记者在采访期间
志愿者故事1 “外语通”讲5门语言 22岁的刘祺在美国学习生活了8年后,今年回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名当上了“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的志愿者。刘祺能用英语、德语、西语、日语和法语进行沟通。在运动员中心的媒体大厅,记者看到刘祺用德语与德国运动员交流,随后又向一名日本记者提供帮助。刘祺说,虽然他掌握的每种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但完成基本交流没问题。今年6月,刘祺大学毕业后回到青岛,正逢赶上报名参加帆船赛志愿者工作。虽说每天的下班时间都要在晚上10时左右。但刘祺说他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让他感觉自己能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为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此次,在青岛1300多名志愿者中,像刘祺这样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占88%,使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显得相当高。 志愿者故事2 外语通兼“本地通” 在青岛中山路的天主教堂前,设立了一个奥帆赛9号志愿者服务站。站长是中山路社区办事处的林建,两名站员分别是医学院的老师陈书兰和青岛海大博士二年级学生、济南人吴莹莹。 身为博士的吴莹莹是这个站的“语言通”。而家在附近的林建是社区办事处工作人员,是该站的“本地通”了。林建告诉记者:“青岛的游客很多,尤其是这个天主教堂,天天都有老外来参观。我是熟悉当地情况,但不会说英语,小吴来后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次帆船赛青岛110个城市志愿者站点都是这样的搭配,每个站点三名志愿者,三人分工是语言、信息和应急。”志愿者不仅需要“外语通”,也需要“本地通”。在另一个志愿者服务站的笔记本中,夹着一张感谢纸条,这是两名辽宁游客留下来的。日前,两位游客来青岛看望老师,中午可能喝得有点多,结果和出租车司机发生了口角。志愿者张鸿见状,赶忙将两名游客请到了志愿者服务站,自己在路边站了十几分钟,为他们另叫了一辆出租车,并指明去向。两名游客非常感动,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再三嘱咐两人到辽宁时一定找他们,这样的事迹在各个志愿者服务站数不胜数。 志愿者故事3 夫妻志愿者 陈芊和孙云松都是江西人,小两口大学毕业之后来青岛工作,得知青岛国际帆船赛招募志愿者后,两人报了名,成为赛会应急志愿者中唯一的一对夫妻志愿者。 “我俩现在没有小孩,父母也没在青岛,少了很多牵挂。”陈芊说起当志愿者的事充满了热情。“当初我报名,是抱着开阔眼界、服务社会的想法。开始工作了,我更觉得这是一份很光荣的工作,因为平时能为这么大一项赛事出点力的机会不多。”而孙云松有点担心会不会耽误工作。由于赛艇志愿者每天至少要在阳光底下暴晒6个小时,10个队员平均每天只有2个队员能休息,在前几天的训练中经常有队员出现中暑和灼伤现象,尽管如此,孙云松仍表示:“只要我还能站起来,我就一定不会离开岗位。” 本报青岛今晨专电记者陈赢J080 新闻链接 志愿者城市形象代言人 “志愿者”三个字背后是一个大工程,它体现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全世界各项大赛都是依靠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才保证了大赛的正常运行。 去年11月,奥帆委在网上发布了招募启事,历经层层筛选,终于从近5000名合格者挑选出了1300多人。这些志愿者根据服务区域和功能不同,分为赛会志愿者和城市运行志愿者。其中,赛会志愿者551人,城市运行志愿者700多人。 赛会志愿者服务主要是为来青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官员、媒体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竞赛运动、媒体中心、运动队服务等20个职能区域的147个岗位。城市运行志愿者主要为外地来青游客提供服务,服务内容涉及语言、信息和应急服务等,服务地点主要集中在全市的交通枢纽、旅游景点。 这次青岛市共设有110个服务站点,每站都有站长负责,并建立区域负责制,站长每天都要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并汇总到大赛组委会。同时,设有志愿者的“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等奖励机制,每个志愿者人手一册手册,详细讲解了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每个站点都配备了应急医药包。志愿者成为了大赛组委会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本报青岛今晨专电)记者陈赢J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