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腾飞背后有秘密: "翔之队"助跑 情报战当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4:54 新民晚报 | |||||||||||
刘翔的成功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回顾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充满了艰辛和惊喜。幸好我有一位好教练,在我受伤的70多天里,是孙指导及时调整了训练计划,耐心开导……终于挺了过来。”
昨天,刘翔站在“上海体育功臣运动员”的领奖台上,说出了一番他一直想说的话:“今天的我就像7月12日一样激动,而我更应该感谢那些始终在身后支持我、帮助我的默默奉献的人们。” 那一刻,没有人觉得这是客套话,更多的是感动——被刘翔一脸真挚而诚恳的话语所感动。 科研小组露峥嵘 “翔之队”,一支只为飞人提供生活和技术保障的团队。其中,最神秘的莫过于专门负责刘翔技术指标科技跟踪的科研小组了。他们来自一个以刘翔名字命名的团队——“刘翔攻关组”。他们原本是田管中心为备战釜山亚运会而组建的专项科研组,随着刘翔在2003年获得世锦赛铜牌,开始大展身手,如今他们成为中国飞人神话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之一。据体科所内部人士透露,整个体科所的研究经费,“刘翔攻关组”占到十分之一。 纸上谈兵见成效 很多时候,竞技体育就像在打仗——教练员是指挥官,运动员是突击队员,而科研小组是参谋部,就是要收集情报,向指挥官提供参考意见。而在刘翔的训练中,这个参谋部的科技含量实在不低。 在刘翔的运动训练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赛代练”,但一味的比赛而不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总结,收效就会大打折扣。刘翔的日常训练以及他所参加的历次国内重大比赛,只要孙海平需要,科研小组就会赶去拍摄,在国外的比赛就从电视上录像。然后用从瑞士购买的专业图像分析软件,配合其他一些计算工具得出种种数据,为刘翔进行技术诊断和潜力挖掘。 千万别小看这样的“纸上谈兵”,今年2月刘翔受伤,脚不能发力时,训练全是依靠这样的大胆尝试。 而在出发雅典奥运前的最后一堂训练课上,刘翔在无助跑状态下跑出12.90秒的成绩,但通过孙海平与科研组对种种数据的分析,得出状态高潮过早出现的结论。果断决定在出发前增加适量的负重训练给刘翔“降温”,从而确保刘翔将最佳状态调至奥运会决赛。 从2003年组建至今的近3年时间里,攻关组共制作不同类型的技术图近300套,运动技术光盘400多张,而其中很多的数据,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中国的110米栏乃至中国田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日三餐有讲究 而除了科学的训练手段,一日三餐也是“翔之队”需要关注的。为了避免任何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大厨给刘翔的配餐都严格遵循三大原则:一是食物不相克,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引起副作用;二是防止加入含兴奋剂成分的食物,如茴香、人参等物;三是每天的饭菜避免重复。 难怪不少人评价,在刘翔身边,没有一个为他带来财富的“姚之队”,却有一个含金量很高的“翔之队”助他飞翔。本报记者厉苒苒 本报记者周国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