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王海滨最难忘悉尼进决赛 王健:总差一剑另有缘由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20:0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8日19时,击剑名将王海滨、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中国击剑队领队王健做客新浪与广大网友聊天。此次聊天是新浪体育“奥运开幕倒计时两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聊天中王海滨回忆了四届奥运会中最难忘的瞬间,而领队王健也道出了中国击剑“总差一剑”的缘由。

  网友:海滨,回忆一下自己奥运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桑兰 : 海滨参加了几届奥运会?

  王海滨 : 四届。

  桑兰 : 哇,四届!好像中国运动员当中参加奥运会比较多?

  王海滨 : 比较多,因为还有射箭。

  桑兰 : 感受比较深的是哪一届?

  王海滨 :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冠亚军决赛,第一次进入了决赛,而且最后一剑,打到44平的时候,是我直接参与的,应该是说比赛的过程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桑兰 : 没了?四届奥运会……

  王海滨 : 因为四届奥运会,大家觉得挺多。的确因为你也做过运动员……

  桑兰 : 我惊讶,作为运动员参加四届奥运会。

  王海滨 : 因为击剑跟体操、体能性的运动不太一样,因为首先年限比较长,国际上调查首先最佳黄金年龄是在28岁到30岁,等于是你的思想、经验都很成熟的时候是你出成绩的最佳年龄。我第一次参加奥运黑的时候只有19岁,是在西班牙92年巴塞罗那的时候,可能当时也不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比赛,就知道很大,就去了,到奥运村里去,觉得这个地方不错,挺好玩的(笑),到那个地方什么都是免费的(笑)。

  桑兰 : 有吃、有喝、有玩。

  王海滨 : 因为那个时候奥运会,在巴塞罗那时奥运村里还有一片大沙滩,感觉特别漂亮,整天在那儿晃,真正到比赛的时候就比了。

  桑兰 : 那时多大岁?

  王海滨 : 19岁。

  桑兰 : 挺大的?

  王海滨 : 按照你们的标准已经快退役或者是接近退役,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来说刚刚出道,因为我们19岁只能参加全国青年比赛。当时就去了,迷迷瞪瞪就回来了,感觉挺好。

  主持人 : 第一次参加收获是什么?

  王海滨 : 第一次打得还很不错,因为我也没什么包袱,也没什么想法,因为是最年轻,基本上超额完成队里交的任务。我们当时最重要的比赛是团体赛,我是团体赛作为先锋开路的,打头阵的,因为当时比较年轻,打头阵,基本上交给我的任务都完成了。

  主持人 :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届、三届、四届,到第四届的时候,身体状况和智慧、头脑……

  桑兰 : 就差那一剑。

  王海滨 : 比到后面,2000年再往后走,对我们来说都已经走下坡路了,因为我们基本上那一段时间都离开国家队的训练场。

  王健 : 2000年应该是你们到顶峰。

  王海滨 : 2000年是你身体、经验、技术最高峰的时候,2000年以后都离开了国家队,都自己训练。之后打就是对剑的一种感觉。

  桑兰 : 王领队,我们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儿?

  王健 : 我们的优势还是咱们的举国体制,能够各方面保证我们的运动员,国外与咱们是没法比的。

  桑兰 : 技术方面呢?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之?

  王健 : 应该差不多。因为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欧洲人有欧洲人的特点,我们怎么样借鉴欧洲人的特点用到我们这里来。这项运动很适合中国人开展,从灵活性,包括用脑,咱们都不比欧洲人差,甚至身体素质,都不比欧洲人差。

  桑兰 : 欧洲人的优势呢?

  王健 : 欧洲人可能这项运动历史太悠久了,就像咱们的武术一样,我们的武术,比如说武术让欧洲人在一个大赛中拿一个冠军,恐怕咱们从任何人的角度,从感情都不能接受。这项运动我觉得也是一样,我们从欧洲人手里拿多冠军难度非常大,不是我们没有这种能力,我们通过努力达到这种能力以后,还要看机遇。

  桑兰 : 我们为什么在奥运会当中总是会输给他们一剑呢?既然优势都是相当。

  王健 : 到那时不让你拿。

  主持人 : 那个时候人的因素就起作用了,有很多人为因素。

  王健 : 在比赛当中,尤其是在关键时候,他给你错判一剑就会影响你,再错判一剑,你就是再优秀的运动员,到那时恐怕也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桑兰 :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

  王健 : 怎么解决?还是看自己努力吧。

  桑兰 : 2008年奥运会对我们自己来说应该说希望也是很大的。

  王健 : 反正我们尽最大努力,只能是尽最大努力。

  主持人 : 当时我们说很憋屈,所有人都很憋屈,心里不舒服,花多长时间真的调整过来?或者是现在调整过来了吗?回想起来已经淡然处之。

  王海滨 : 哪一届,因为有两次,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届。

  桑兰 : 两次都是差那么一剑。

  王海滨 : 2000年那一次需要用很长时间调整。2004年那一次,可能第二天、第三天我们就调整过来,因为毕竟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而且大家可能觉得2000年都很年轻,大家是认识这个团队。到2004年,大家可能觉得你们好像过于平静了,很多人都这样问我,好像我们是过于平静了。我跟他们说,谁不想赢呢?但是真正到那个地步都没有话讲。经过2000年到2004年这四年大家走过的路,包括重新复出,运动员复出是需要付出很大艰辛的,在一起共同努力,走到这一步其实大家已经没有什么说的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