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魏纪中:不应只关心金牌 北京没有财政上的困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4:32 新京报

  魏纪中,北京奥组委顾问、亚排联主席、中国奥委会前秘书长,曾两次参与过申奥工作。2001年,中国第二次申奥,年过六旬的他和另一位资深人士楼大鹏承担了申办报告几十万字英、法文字稿的撰写工作。

  欣慰:北京没有财政上的困难

  “可以说,与前几届相比,国际奥委会对北京举办奥运会更放心。”魏纪中称,从组织机构上看,北京奥组委最稳定,维持了筹办工作的延续性,而悉尼、雅典的组委会都有过领导班子的变动。其次,北京没有财政上的困难,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从一开始就有很多周折,归根结底是财政上的困难。

  此外,与前几届奥运会相比,北京是惟一与国际奥委会制定总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来筹办奥运会的城市,“这说明北京的筹办工作非常顺利,按部就班。”魏纪中说,北京是与国际奥委会配合最好的举办城市。

  “在场馆修建这个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动作中,北京表现得很不错。”魏纪中透露,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在充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并经与国际奥委会商量后,北京对筹办计划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将新建的体育场馆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比如大学和靠近社区的地方;二是充分发挥场馆在赛后的效用,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功能减少,增加场馆的综合利用功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法。我认为,经过调整之后,北京的场馆设施配置更加优化。”魏纪中说。此外,北京奥组委还对预算进行了调整,魏纪中说:“最先16亿美元的举办预算费用是在我的主持下拿出的。”当时还没有发生“9·11”,还没有“非典”和

禽流感,“随着这些因素的出现,调整预算是很自然的事。”魏纪中说。

  担忧:老百姓的认识有误区

  “未来两年,在场馆等硬件建设上不成问题,我担心的是软件方面,譬如人文奥运理念的实施。”魏纪中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人文奥运事关国民素质的提升,“现在许多人的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魏老说,乘公交车不排队、

出租车宰乘客的情况在北京还不是少数,“北京应抓住机会,将国民的素质提高。”魏纪中认为,这将是
北京奥运
给北京留下的永不贬值的财富。

  魏纪中还对目前媒体对奥运的宣传表示了担忧。

  “媒体忽略了对举办奥运会意义的宣传,这是我们的欠缺。”魏纪中说,当前老百姓对奥运会的认识,仅从奥运会能赚多少钱和中国能拿多少枚金牌两个方面来看奥运会。这两方面并不能概括奥运会的内涵,媒体必须向公众讲明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政治意义,那就是凝聚人心、加强国内的动员能力,让世界更充分了解中国,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大家庭。

  魏纪中认为,目前对奥运的社会效益宣传也不够。

  对于曾被有些人批评为搞形式主义的市民学英语活动,魏纪中认为,这并非形式主义,而且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种表现,“这就是举办奥运的社会效益。”(本报记者郭晓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6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