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车骑入职业圈 意顶级车队吸收中国车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4:07 竞报 | |||||||||||||||||||||||
供图/CFP 本报讯 (记者 王潇潇) 当地时间8月2日,据意大利顶级车队蓝波车队的官方网站消息,该车队正式接纳了两名来自中国的自行车手,而蓝波也成为第一支吸收中国车手的顶
两名加入意大利蓝波车队的车手分别是22岁的上海车手徐刚和21岁的中国香港车手胡健燊。据蓝波方面透露,两名车手将在意大利待上一个月,参加意大利8月最重要的赛事。其中,他们将在本周六开赛的环拉齐奥比赛中上演“处子赛”。当然,这仅仅是8月的第一个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两名车手将倾尽所有好好表现,以争取车队的信任,为后几年的合约奠定基础。 当然,在成为职业车队车手后,两名出色的选手仍然肩负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使命,而他们在世界顶级职业车队的历练将为参加奥运会提供丰富的大赛经验。 在国际自行车联盟注册的20支顶级职业自行车队中,意大利蓝波车队在环法赛后排名世界第七,年轻车手康内戈更在刚刚结束的2006环法大赛中夺得白衫,成为本届新人王。 蓝波车队
正如大多数职业自行车队一样,他们的名字总是在不停地变化,这取决于车队的赞助商。而意大利蓝波车队,也和其他车队一样,一直在更换名字。只是,作为车队最主要的赞助商,“蓝波”犹如车队的“姓”一样未曾更改,“名”则随次级赞助商的更换而变换着。 蓝波车队第一次以职业车队的身份出现是在1990年。1993年,除了在米兰-圣雷莫的比赛中,车队选手Maurizio Fondriest获得了冠军外,车队还拿下了同年举行的世界杯冠军。 1999年,车队得到了日本大金公司的赞助,车队的名字也更名为“蓝波-大金”。随后,世锦赛的冠军被车队选手奥斯卡·卡门琪获得。蓝波也是从此走向了世界自行车职业队强手之列。 2001年,车手吉尔博托·西蒙尼赢得了环意大利赛的冠军。 随后,车队又有了新的赞助商———意大利著名的喜克咖啡集团。在这期间,蓝波车队中又涌现出新的冠军,也就是本届环法白衫的获得者康内戈。 2006年,在得到以生产铝质散热器为主的Fondital集团赞助后,蓝波车队再次易名为蓝波-Fondital车队。目前,在国际自行车联盟排名中,蓝波车队位列第七。 解析蓝波之意 吸纳中国队员意在投资
环法离中国车手还很远供图/IC 徐刚、胡健燊,这两名连参加自行车世锦赛资格都没有的车手,凭什么可以进入国自盟注册的顶级职业车队?然而,这不是偶然,更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为车手与蓝波之间牵线搭桥的中国香港自行车队总教练沈金康表示,蓝波车队吸纳中国车手入队,与其说是为了车队的后备力量,不如说是车队赞助商搞的一次投资。 中国车手是拓展市场的敲门砖 自行车运动,早已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了商家推广品牌的最好战场,而车队,则是商家大肆宣传的载体。试想一下,当环法大战打响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每天在大喊“蜂力听力”、“拉波银行”等车队名字的时候,背后到底是谁笑得最开心。 徐刚、胡健燊的教练沈金康指明,蓝波车队在看重这两名车手的潜力的同时,更看重他们身后这一片广阔的、潜力无限的亚洲、中国市场。 蓝波集团本身就是一个钢材制造集团,他们希望在亚洲经济快速发展中获得利益。正如大量涌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一样,每一个进入中国的企业都需要一些形象为他们扩大市场影响。而蓝波,则继续在体育方面做文章,选择了中国有潜力的自行车小将加盟车队,这样“蓝波”、“蓝波”的声音便会在中国的媒体中不绝于耳。 沈金康说,“如果将来他们能参加环法,中国的媒体就更要争了。这样蓝波就已经达到曝光的目的了。” 沈金康介绍,事实上,蓝波已经借徐刚、胡健燊两人做了商业宣传。在今年4月上海的国际自行车展上,意大利方面就已经让徐刚穿上蓝波俱乐部的队服,并请来意大利记者和中央电视台记者做起了宣传。 车手不可能签长期合同 由于徐刚、胡健燊二人与意大利蓝波车队的合同纯属个人性质,包括教练在内的其他人并不知晓合同具体细节,但据沈金康教练的经验估计,二人的合同不会是长期合同。 据沈教练介绍,一般职业车队的车手合约多为5-7年,但对于初次加入顶级职业车队的两名中国选手,他们在队中还不可能担任重要角色,仅仅是车队的候补,那么合约期可能在2-3年。“合约期短并不一定是坏事,太长的合约导致车手没自由。能不能续约还要看他们的成绩,明年将是车队对他们了解的关键一年。” 虽然二人加入了顶级车队,但沈金康教练表示,要想在队内担任重要角色、代表车队参加环法这样的顶级赛事,一两年之内还是很难实现的。“但如果立刻安排他们参加环法比赛,那必定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目的。”沈教练也表示不排除特殊目的和情况。 中国自行车运动现状 自行车职业化才刚上路
摄影/王文澜 有21年领队经验的中国自行车队前领队王建国说,一个国家自行车运动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公路自行车职业化程度。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自行车的国家,我国自行车运动才刚上路。 闭门不出 vs 职业化 当1996年奥运会允许职业自行车运动员参加后,国际自行车运动职业化的脚步越走越快,而中国的自行车由于不能与国际接轨,逐渐失去了与国际车手较量的机会和本钱。 现任中国香港自行车队总教练的沈金康,曾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自行车选手,并于1984-1994年任中国自行车队教练,对那时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印象深刻。“那时候参加国际比赛还都是由国家队报名。后来这样的办法行不通了,要参加什么样的赛事都需要相应的积分排名来获得资格。而我国运动员很少出国参加比赛,别说环法了,连世锦赛的资格都拿不到。” 在采访中,沈金康始终在强调自行车运动职业化的重要性,“只有职业化了,我国的自行车运动才有出路。”沈金康指出,一项体育运动的职业化对赞助商对国家都是有益的。 中国现状 vs国际化 事实上,我国公路自行车也曾经辉煌过。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车手汤学忠曾经6次夺得亚洲冠军。王建国说,“后来我们的重点不同了。在战略上突出抓女子项目,公路自行车水平开始下降。” 王建国一席话,道出了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弊病,那就是完全依赖国家的经费。目前,我国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参赛次数太少,每个国家队运动员平均一年仅10次,而欧美高水平选手每年都有200多场的比赛,更有甚者达到300场,几乎平均一天一场。“大大小小的比赛包括在内,一个欧洲运动员一年参加的比赛比我国运动员一辈子的都多。” 王建国分析,一方面,比赛经费少制约我国选手参加比赛次数;另一方面,各省市协会之间缺乏交流,组织的比赛仅限本地区车手也大大浪费了比赛资源。除了国内的交流,国际的交流更重要。在国自盟注册的职业车队,没有清一色的国家队,每个车队都尽可能多地吸纳国际车手。这样一来,车队的“国际化”味道更浓,也方便吸纳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赞助商。 个体进步 vs 运动提升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自行车运动上还没有出色的车手,但徐刚、胡健燊两名车手加入顶级自行车车队的经验对提升我国自行车运动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如果他们能在车队中取得信任,并担当重要角色,这对我们这项运动会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沈金康对两名车手充满期望,“我们必须有一部分人先进入这个运动中顶级的圈子去磨炼。” 车手加盟职业队将是我国自行车职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开始。沈金康教练相信,中国的体育市场发展迅猛,不久,自行车就会得到许多国内企业的重视,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就会帮助提升这个运动的水平。如此良性循环下去,职业化离中国自行车运动不远了。 车手介绍 两车手 年轻有潜质 对于运动员职业巅峰出现在30岁左右的自行车运动来说,20岁出头的车手还算是露出尖尖角的嫩芽,只要有足够的营养和阳光,他们就能茁壮成长,而能够提供最合理的营养和最充足的阳光的,莫过于为数不多的顶级自行车职业车队。徐刚、胡健燊,这两名在多个赛事崭露头角的车手,正要开始他们的阳光成长之旅。 徐刚———梦想进军环法
徐刚
徐刚的梦想是环法 供图/IC 环法、环意大利……这些在国自盟注册的顶级赛事,也只有顶级车队能够有幸参加。出现在环法蜿蜒的赛道上,哪怕只是默默无闻骑行在大军中,都是每个自行车手的梦想。徐刚,有着同样的梦想,而他与绝大多数车手不同的是,他已经跻身这样的顶级车队,剩下的就是在车队中证明价值,以获得参加大赛的机会。 事实上,身为上海自行车队队员的徐刚,并不是自行车出身,他是从田径选手转型而来,练的是跨栏。从6岁到16岁的10年,徐刚都是在跑道上过的。“我以前和刘翔一样,也是练跨栏的,而且还是同一块场地。”在赢得今年5月在昆山举行的环沪港国际自行车赛的黄衫后,他曾经自曝并非自行车出身。 然而,16岁后,徐刚便放弃跑道,改和公路做伴了。自行车是个相对艰苦的项目,除了车手自身的身体条件,对训练的态度以及付出是决定出成绩的关键因素。前国家自行车队领队王建国称赞徐刚是“少见的能吃苦的上海人”,说他总是能在很艰苦的比赛中坚持下来。因为上海队与中国香港队有合作计划,徐刚一直是在香港训练的。中国香港自行车队总教练沈金康评价徐刚是体形瘦、速度耐力型车手。 胡健燊———教练的意外
胡健燊 作为中国香港队的车手,21岁的胡健燊是车队中的小辈。然而,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环南中国海的比赛中,他却异军突起,在香港站夺冠后又在最后一站取得冠军,并最终超越同队师兄黄金宝夺得黄衫,成为教练眼中最大的意外。 据教练沈金康介绍,和车手徐刚身材相似,胡健燊体形瘦长,也属于速度耐力型选手。 中国车手加入职业车队年鉴 ●2005年1月 荷兰马可·波罗车队 级别:洲际职业车队 中国5名车手加盟 ●2006年年初 荷兰SKIL-SHIMANO车队 级别:洲际职业车队 中国方旭、金龙加盟 ●2006年3月 中国捷安特—联想女子职业自行车队成立 中国第一支绝对意义上的职业自行车队 拥有中国运动员6名 加拿大和中国香港运动员各1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