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丁俊晖就没赞助费 中国台球困境之中寻出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12:01 现代快报 | |||||||||
看台球,不仅仅因为丁俊晖 江苏台协: 要举办规格更高的比赛
江苏2005-2006赛季台球联赛总决赛,参赛运动员为联赛前四站进入32强的2006年注册选手,以及江苏和上海等地的8名外卡选手。因为是职业比赛,参赛选手的水平和比赛的奖金决定了此次比赛的规格。 记者发现,本次参赛选手中不乏在国内排名很高的选手,但是奖金并不高,总奖金不过1万元出头,冠军选手的奖金只有3000元。 江苏省台协常务副秘书长王勇告诉记者,这次比赛的总费用才4万多元,不过即使是国家级的比赛,比赛的总费用也不过30多万,这其中还包含了总奖金、竞赛的费用、电视台的转播费用等。从办赛费用上就可以看出,台球与其他运动之间的差距。 记者了解到,中国台球现在处于亚洲老大的地位,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市场化运营并不好,出了个丁俊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台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为台球是一种比较绅士的运动,其激烈性无法和足球、篮球等竞技运动相比。另外,不少赞助商过多地关注名人效应,而忽视了台球运动本身,“有丁俊晖参加,我们就出钱,没有他就没钱。”这是不少商家的普遍态度。对于这种现象,王勇叹了口气,“其实国内还有很多优秀的球手,但是因为一些机遇的问题,无法出国打国外的职业联赛。我们现在希望社会各界可以多多支持台球运动。” 不过,虽然台球还没有成为国内的主流运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对于台球已从过去的不关心,转为现在的关注了。参加国家级比赛的选手都有了出场费,最低的也有1500元,名次高的选手出场费都是通过奖金的形式表现。江苏台协除了举办了省内的台球联赛以外,还会举办一些规格更高的台球比赛,如接下来的中港对抗赛等。以比赛推动台球的职业化进程。记者还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也有意向台球专业化方向发展,说不定以后会有台球的国家队。 台球选手: 再艰苦也要一直走下去 因为台球属于非奥运项目,很长时间内,它的发展都是依靠民间的台球俱乐部去推动。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爵士台球俱乐部的负责人张沛。 爵士台球俱乐部2005年5月1日成立。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俱乐部当时投资了100多万。目前,投资虽然没有收回,不过发展势头不错,“略有盈余,不过盈利都作为了二次投资。”用张沛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台球,没有把这个当作生意,即使是做生意也不是投入马上就有产出的。” 前不久,爵士台球俱乐部签约了一位国手———曾经国内排名第5名,目前国内排名14的张东涛。很多人都知道丁俊晖因为台球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台球运动员的心酸。张东涛这个打台球已经有20年的选手,1994年的时候已经靠台球养活自己,当时的收入是1800元一个月,可是在12年后的今天,他一年的收入也不过5万多元。但对于这个收入,张东涛已经相当满意了。 32岁的张东涛,8岁打球,12岁进行专业训练。他打球的经历可能是中国台球运动员的一个缩影。“我小的时候,每天的零用钱不过一两毛钱,当时打一个小时的球要12元,因为是两个人打球,所以打一个小时需要两个人攒两周的零用钱。得到的第一个名次是1992年的首都杯个人公开赛亚军,奖品是一辆飞鸽牌的二六自行车。”说到这里,张东涛的声音格外低沉。不过对于张东涛来讲,这些都不能抹杀他对台球的热爱。因为一件事让他觉得打球不是单单为自己,更多的是为支持他的朋友。他告诉记者,14岁时,他已经开始专业的台球训练,当时他在一个球房打球,每月需要180元的月费,3个月后,因为经济原因,面临着没钱打球的危险。这时球房里突然有人告诉他,以后不用给钱就可以打球了。他很高兴,以为是因为自己打球的天赋使得球房老板看重他,就在他心安理得地打了8个月,突然有一天知道,他打球并不是免费,而是一个朋友不忍心看他放弃心爱的台球,所以悄悄地帮他把钱付了。这时,他突然觉得台球对于他来说多了一层含义,“除了为自己,更是为了朋友的支持再打。” 虽然,张东涛对于自己目前的收入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家庭可以过得好一些,他还是希望可以多赚些钱,希望自己可以开一个台球培训中心,为中国的台球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现在中国排名第10位的李远教出的学生,比赛的成绩最好。希望我教出的学生将来成绩更好。” 快报记者 袁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