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体育文化遗产活在民间 体育赋予文化活力生命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0:13 中国体育报

  天桥中幡、抖空竹、少林功夫、维吾尔族达瓦孜、回族重刀武术、朝鲜族跳板和秋千、蒙古族搏克……这些都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518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正因如此——

  刚刚过去的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而日前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从一些地方行为上升为一种国家的
措施,也将更有效地呵护这些“国家宝贝”。

  近些年来,“申遗”似乎成了一个热门名词,很多有些年头的“古董”,似乎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得到妥善保护。年初有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各种民间绝活表演让观众看得不亦乐乎,而表演的民间大师们却在感慨“绝艺要失传”。有人认为,自然状态下的文化保护,能够做到“天人合一”就可以了,过分刻意地人为“保护”,也会沦落到被“圈养”的地步。

  “申遗”是为了保护,特别是保护那些凭一个地方无力守护、传承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宝贝,于是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伸手要资金,尤其是要名分——以此来昭示当地的百姓、地方上的官员、各地的游客——这个地方很重要,要倍加尊重、珍惜和爱护。

  然而有形的建筑、园林你花钱也许可以维持一些时日,无形的文化遗产却是要靠百姓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参与它才能存活。如果仅仅是弄几个艺人在旅游用品商店里假模假式地露几手,就如某地把一堆艺人“圈”到一个百工坊里,与寻常百姓隔离开来,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比如首个“文化遗产日”,大多数公众对它的理解只停留在“博物馆、古建遗址免收门票”上,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而平时又因为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的门票使他们止步。

  有些文化,因为有了体育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它就更具生命力。比如龙舟,从它诞生的时候就以“竞渡”的形式出现,所以以速度分出高下是它与生俱来的特性。千百年来,龙舟活动频繁的地方每到端午节,乡民们早早地就备好船只,日夜操练,为的是竞渡那天挣得面子,起码可以成为父老乡亲们眼中的英雄。类似的很具历史意味的民间体育还有舞龙舞狮,因为长久以来比武的成分是其最鲜明的特征,所以逢年过节舞龙舞狮都是庆典上不可或缺的热闹细胞。

  要想把一项体育活动搞起来,体育界有一个体会就是“比赛是撬动体育项目发展的杠杆”。只要比赛,哪怕是小范围的、非正式的,参与者的积极性就格外高涨。人都有相互较劲的竞争心理,看到有对手了,就要想着不要被别人比下去;人还都有集体荣誉感,既然是代表一个村子、一个单位参赛,那就要认真地拿出点真功夫来,为自己代表的团体争光,而自己的团体全体成员也会全力支持参赛者,相互衬托并形成互动,这是一个团体很渴求的发展态势;大多数人还都有爱“臭美”的自我表现欲望,自己一个人闷头练了许久,到底水平如何,别人是否认可呀,所以要通过比赛的舞台亮亮相。

  所以我们才晓得,体育活动能够赋予一项文化项目以生命力的作用非同寻常。比如秧歌,过去散落在我国北方民间,把它改造成健身秧歌并搞起了全国比赛以后,大江南北全都扭起来了;比如花毽,过去也就是个别爱好者在公园玩玩,知道有健身效果,但苦于无法让更多人知道,于是也搞起了比赛,现在踢毽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在此次国务院公布的518项遗产名录里,也有很丰富的体育内容。如在“杂技与竞技”这一类中,有北京市申报的天桥中幡、抖空竹,有被国际足联承认的足球运动鼻祖的蹴鞠,有名扬天下的少林功夫、武当武术,还有维吾尔族达瓦孜、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

太极拳、邢台梅花拳、朝鲜族跳板和秋千、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蒙古族搏克等,它们在此类17项名录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位置。因为活动肢体的舞蹈与体育健身有着天然的因缘,所以“民间舞蹈”这类中有许多“体育的影子”:比如秧歌,现在每年都有全国正式的健身秧歌比赛;土家族摆手舞、弦子舞、锅庄舞等少数民族舞蹈,我们在许多地方的晨晚练点的健身舞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特别是已经成立了世界性组织,其常设机构放在中国,并且每年都有繁多的国际性比赛的舞龙、舞狮运动,在名录中是以龙舞和狮舞的形式出现。在“民俗”一类中,像清明节的踏青远足、端午节的划龙舟、重阳节的登高、那达慕的赛马等也是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传统手工技艺”中还有风筝制作技艺,这也是已经开展了多年的风筝比赛的内容之一。

  这么丰厚的体育文化遗产,让体育界更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这些项目如何能够成为让老百姓参加的体育活动。因为他们更加明了,体育不仅能使一个人更加硬朗、活泛,也能使一个文化现象充满活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60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