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因材施教国家投入 解决学生体质问题仍任重道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9:5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题:解决学生体质问题任重道远

  ——中国学生体质调查之四

  新华社记者公兵刘宁

  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出现的问题林林总总,有关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各式各样,教育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改善学生体质。不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体质问题还任重道远。

  (小标题)继续贯彻“每天一小时”方针

  中小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三至五年级必须保证每周四节体育课,初中三节,高中两节,每天必须保证学生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说:“专家认为每天最少有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所以我们搞课外活动工程,用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时间来弥补体育课的缺陷。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北京市在2005年6月落实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计划,树立了榜样。但由于经济实力等条件及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等观念的限制,很多学校并不能保证学生的这一权利。因此制度虽有,但

执行力度不够,落实的具体措施还应当出台。

  如何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认为需要改变一个观念,“如同竞技体育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但不注重效益和质量一样,现在的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大量练习,但同样忽视了其质量,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习的促进。中国文化注重坚韧的性格,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哪个学校都不敢压缩学生学习时间,减少作业负担,因为如果减少之后影响了升学率,谁都负不起责任。”

  (小标题)国家增加投入竞技体育“进驻”

  新课标虽好,但囿于资金和条件的限制,各地做法不一致,实施进程不一样。要想保证中小学生的锻炼,场地、设施必不可少,除了利用学校周边单位的资源,除了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为学生尽可能创造条件之外,国家还应当增加投入。

  “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其GDP的10%,但是在我国却只有3%强,其中用于体育的资金就更少了,”钟秉枢说。

  不过,钟秉枢提到了两个“融资”渠道。“将竞技体育和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如果将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并入教育系统,业余体校的资源就能进入中小学;推而广之,将体工队并入高中乃至大学,体工队的资源也就能为高中和大学所用。另外,大中小学纵向挂钩,也就是大学向下辐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比如,如果没有子弹方面资金投入的保证,射击很难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但因为有了

清华大学射击队,它又要在全国中小学中选材,所以必须为此进行投入,这使得在中小学开展射击成为可能。”

  (小标题)因材施教建立立体课程系统

  考虑到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代学生具体的思维模式,来设计和策划一些体育活动,从而达到让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失为让体育教育更生色的方式之一。其中北京四中对提高学生体质的种种做法值得借鉴。

  新华社记者经采访得知,该校采用的立体课程系统保证体育课质量,对学生体质的提高帮助很大(该校近20年体育课达标率达到99·75%以上)。所谓的立体课程系统,即在保证充足的课内课时量基础上,加上每天25分钟课间操(从无因其余课程或考试中断)以及课外活动,保证平均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具体而言,在课内课时的学科课上,教授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体活课上,发展学生的能动性。由此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学、自炼、自评。此外,还有12门选修课,培养发展学生对单项运动的兴趣。丰富的联赛和要求全部学生参加的运动会更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精神。

  此外,该校的老师为改善学生体质提出了建议:其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课程应当接轨,目前的教学大纲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制订,大纲跟学生的身体发育阶段不匹配。比如对耐力要求高的长跑和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等项目,并没有安排在学生身体发展的正当时候进入教材。其二,国家的体质报告应当及时反馈相应的数据,而且不要仅仅针对青少年,其实全社会的体质都在下降。(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