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排唯一绝招难致胜 上海赢回主动仍暴露不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21:56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自从实行每球得分制以来,拼发球成为抗双方经常采用的战术。全国男排联赛决赛江苏、上海争夺的第一场较量,主场作战的江苏队非常坚决地采用了此战术,而且收到了效果。但发球毕竟只是排球整个战术体系的一部分。上海队凭借自身过人的实力,在大比分1:2落后的不利形势下后发制人,最终还是拿到了首张胜卷。 江苏男排以发球“开路”
江苏男排不惜以失误的代价,以攻击性发球破坏对手一传的战术,在第二、三局的效果最为明显。 第二局的前半段,双方的比分一直咬得很紧。江苏队18:17稍稍领先时,正是该队接应陆飞的连续两次大力跳发直接得分,开始拉大了比分差距。21:18时,江苏主攻施海荣的一次发球再度奏效。 上海队被动形势下奋力追赶至23:24时,又被对方二传周鸿的一次跳发,最后剥夺了该局获胜的机会。 这一局球,江苏队付出了7次发球出界或下网的代价,换来了4次发球直接得分的收益,应该是值得的。因为上海队该局仅以23:25失利,显然,他们该局输球就输在“吃发球”太多。 主队发球的作用在第三局继续得到了延续。尽管该局发球未能有象前一局那样多的直接得分机会,但一向靠整体作战的上海男排因为一传不佳,战术无法有效组织,队员越打越别扭,失误增多,进攻成功率大幅下降。无奈之下,沈富麟教练换下了主二传何炯,也无济于事。 整场比赛,上海队一攻竟然只得了区区7分,差不多只是对手的二分之一。一局比赛被对手净胜8分之多,这在近年联赛上海队的比赛中并不多见。 有意思得是,江苏队在与上海队的第二局比赛中,4次发球直接得分中,仅有一次是对方球员将球接飞而失分,其它3次都是因为江苏队员的发球既快、落点又十分刁,导致上海队员判断失误,眼睁睁地看着皮球落在自己身边。 其实,发球的攻击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力量上,还有、速度、落点、针对性等。去年男排大冠军联赛,世界男排冠军巴西队除了势大力沉的跳发球,个别队员的找人、找落点的飘球同样给对手带来了很大麻烦。中国的男排队员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上海靠防守反击赢回主动 江苏队在大分领先的有利情况下,为何突然判若两队,连丢两局,而且第四局大失水准的输给对手11分;决胜局又以10:15输对方5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手逐渐适应了自己的发球节奏;而自己在体力下降的条件下,没有更多地注重在发球的变化上动脑筋,还是一味的发力,失误频频又难有杀伤力。 没有了接发球的威胁,上海队全面、快速的优势就有了施展的空间。尽管是每球得分制,排坛高水平对抗取胜的关键还是整体实力,全面的攻防水平、尤其是防守反击能力的抗衡。这在双方第四局、决胜局的较量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第四局,上海队在拦网、防反上的特点开始得到凸现,随之也逐渐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整个一局比赛,江苏队不仅失误送分多,而且竟然没有一次防反得分。这在强强对抗中是少见的。 第五局伊始,苏、沪两军的一攻成功率都非常高,6平之后,“天平”开始出现倾斜。上海队的一攻、防反、发球连续奏效,加上江苏队的失误,双方比分差距迅速拉开。决定胜局的最后几分,上海队各种进攻手段几乎全面“开火”,一场跌宕起伏的比赛,到了最后却变成了“一边倒”。 排球比赛双方制约与反制约的较量。赛前被一致看好的上海男排,这场比赛为何也一度十分被动?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上海选手对主队发球的攻击性准备不足,而自己在发球这个重要环节上多少有些过于保守。 后面的比赛,客场作战的江苏男排已经没有退路,他们肯定会继续坚持拼发球不动摇;而且会变得更加聪明。因为只有如此,才可能会以弱胜强。上海队如果不在发球与接发球上有所总结,就可能会吃更大的亏。 (厉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