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男排联赛沪苏争霸:上海实力占优 江苏爆冷须三利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14:14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本周日,2005/2006赛季男排联赛将鸣枪开战。衡量沪苏两强,双方实力对比似乎泾渭分明:上海男排是近两届联赛、十运会冠军得主,队内几位主将经过数载磨练后日趋成熟,而江苏男排已有四年未尝到冠军滋味,联赛主力阵容磨练时间仅半年有余;本赛季,沪军两队曾相遇过两次,上海队均以3:0轻松胜出。如此对比之下,上海实现联赛三连冠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表象,男排冠军之争其实孕育着一定悬念。

  上海队是当今国内男子排坛无可争议的大哥大,这是圈内外人士公认的事实。上海在国内渐呈一骑绝尘之势,本赛季以来沪军还未尝过失败的滋味,不过江苏队如能扬长避短,抢走联赛冠军并非奢望。

  一、拼发球、斗拦网

  联赛开战以来,上海先后12次亮相,均凯旋而归,其中有10场比分为3:0,优势之大显而易见。不过,回眸上海队本赛季以来走过的历程,并非每轮赛事均胜得如此轻松,请看:第二轮,上海北上挑战辽宁,此仗沪军与对手苦战五盘才侥幸获胜;半决赛首轮,上海西征无锡,结果先被八一连掠两寨,如不是技高一筹的上海队在第三局如梦初醒,八一队完全有可能将强大的对手阻挡在决赛场之外。

  辽军两强之所以能让上海队惊出一身冷汗,主要就是在发球和拦网上下足了功夫。众所周知,拥有汤淼、沈琼两位超级球星以及崔晓栋、黄波、王之腾等一拨好手的上海队,进攻火力之强是其它队伍无法媲美的,要压住沪军的进攻势头,只有在发球的攻击力和拦网上下功夫。实力明显逊色于沪军的八一队,半决赛首场能让对手一度慌乱,靠的就是李春、陈方等好手杀伤力极强的跳发球,如果不是上海队员及时稳定下来,很有可能被八一队击跨。拼拦网的经典战例就是三年前的浙沪决赛,当时日渐老迈的浙江队之所以能爆冷夺冠,除了其拿手的快变战术,浙江队高人一筹的拦网功夫也使

上海人大吃苦头。

  和辽宁、八一相比,江苏队的拦网、发球能力毫不逊色,江苏队主力阵容平均高度堪称一流,张晓东、陆飞、张晨均不低于2米,他们与崔晓栋、汤淼、沈琼等对垒时,网上不会明显吃亏;陆飞、张晨、施海荣均有一手不俗的跳发球技术,届时如能将失误率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对汤淼们的攻击力会有一定制约。

  二、力争夺取首局

  翻开上海队的本赛季战绩不难发现,这是一支容易兴奋的球队,一旦被沪军抢先上手,实力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对手很难反败为胜。本赛季以来,保持不败纪录的上海仅有两场比赛被对手拖到四局以上,巧的是,这两场比赛上海队均丢掉了首局;上海队也是一支善打主场的球队,本赛季以来6个主场全部以3:0击败对手。

  江苏队的实力本就不及上海队,加上决赛时主场数量也少一场,形势不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通过拼首局这一战术推迟或抑制对手兴奋高潮的出现,是江苏男排必须考虑的。如果江苏队比赛时能率先夺取一局,就有可能暂时避过上海队的锋芒,争取以乱取胜。

  三、重拾自信心

  本赛季江苏队两战上海,未能夺得一局,实力方面的差距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自身信心不足。

  

十运会后,江苏队主力阵容出现了一些变化,卢卫中升任主帅后,陆飞坐上了接应二传位置;老二传周炜退役后,小将周鸿成为新一代组织核心。虽然主力阵容调整幅度不小,但江苏队的实力并没有多少下降,除了少帅卢卫中指挥有方外,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周鸿的进步速度相当惊人,不久前他能入选新一届中国男排,足见实力之强;二是陆飞本来就是一位实力、名气俱佳的选手,如今红得发紫的汤淼三年前在国家队时还只是一位替补,占据主力接应二传位置的就是陆飞。与卢卫中相比,陆飞的进攻能力至少不落于下风。由此看来,目前的江苏队与十运会时期相比,实力并没有多大变化。

  巧的是,十运会决赛也是在上海和江苏两队之间进行的。当时上海队经过五盘大战,才以3:2涉险过关。去年联赛半决赛,江苏队与上海队交手两场胜负各半,上海队只是以净胜局的微弱优势幸运过关。而在本届联赛中,面对整体实力无多大变化的江苏队,上海队却以两个3:0轻松过关。显而易见,信心不足是江苏队遭遇惨败的首因。

  其实,江苏队完全没有畏惧上海队的理由:一是江苏队刚刚完成任队伍调整就步入联赛决赛,已经超额完成了赛前指标;二是以江苏队的攻防实力,完全有能力给上海队制造必要的麻烦。输了很正常,赢了就是赚的。

  江苏队冲过去,前面就一片天! (王全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0,000篇。


 

评论】【排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