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世界花滑有了“中国名牌” 庞清/佟健还未到满足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9:35 中国青年报

  昨天上午,中国两对双人滑选手分别站到了世锦赛的冠亚军领奖台上——

  特约记者 陈灵

  漂亮的托举,眼花缭乱的旋转,相视一笑间透露出难得的默契———北京时间今天上午,中国双人滑选手庞清/佟健在花样滑冰世锦赛上战胜诸多强手,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而他们的队友、在都灵冬奥会感动世界的张丹/张昊,站到了亚军领奖台上。于是,中国花样滑冰队在继冬奥会创下三对选手全部跻身前五名的辉煌之后,再次谱写了历史———一个名为中国时代的双人滑新纪元就此开始。

  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队,和许多运动队相比,不像是一个队,而更像是一个家:一个家长带着六个孩子。

  家长无疑是总教练姚滨,很小就带在身边,带着他们训练比赛,还要管他们的生活小事。

  三对孩子,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被姚滨唤作是“老大,老二和老三”,不管到什么地方,姚滨总是改不了口,不叫名字,只叫排行。

  申雪宏博首次当看客

  这一次世锦赛,申雪和赵宏博在成为国家队队员之后,第一次坐上看台当看客———因为赵宏博跟腱的原因,他们没能在冬奥会之后参加本届世锦赛,只能摇着国旗为自己的队友加油。“我希望我的队友能获得冠军!”赵宏博感慨道。

  一家人中,申雪和赵宏博是老大,他们也是最先为中国花样滑冰书写历史的人,为整个家庭打了一个“头阵”:合作4个月就成为全国冠军,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世锦赛亚军、大奖赛冠军、盐湖城冬奥会季军……作为兄长的他们,给弟弟妹妹们做出了榜样。

  就当他们满怀希望准备向都灵冬奥会金牌发起强有力冲击的时候,赵宏博的跟腱却在一次训练时意外地断了,而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他和申雪又奇迹般地重新站在了冰场上,并赢得了宝贵的冬奥会铜牌。“能站在这里就是最大的胜利。”赵宏博如是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一定不放弃。”

  因为热爱而投入,“老大”为整个家庭起到了表率作用。本来打算冬奥会之后退役的他们,却因为对于这个事业无比的热爱,毅然决定继续在冰场上征战。“年龄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我们从心底真正喜欢这个运动,已经不在乎之后还能夺得什么样的成绩,享受运动本身的乐趣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赵宏博说。

  庞清佟健未到满足时

  这一刻,庞清/佟健等了好多年———一年又一年,他们似乎总是生活在“夹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与冠军一次又一次失之交臂;一个月前的冬奥会,因为不到1分的差距,他们再次与奖牌无缘,看着自己的队友站在领奖台上,庞清哭得特别伤心。———今天上午,一次近乎完美的表演,让他们终于品尝到了冠军的滋味。

  老二在一个家庭中总会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上有大哥大姐,下有弟弟妹妹,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两边的兄弟姐妹吸引的时候,庞清/佟健却在默默训练着。特别是冬奥会归来之后,老大、老三的活动一个接一个,而作为老二的他们更多时候只是看着他们忙碌,然后穿上冰鞋继续练习。“我就是相信一句话,耕耘了就一定有收获!”佟健狠狠地丢下一句话。

  去加拿大之前,佟健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对自己也是对庞清:“去,就是奔冠军去的。”在他眼中,这是绝好的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次可以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好时机,“以前我和庞清总是会为一些事情争吵,那是我们最大的问题,现在成熟了,也知道凡事要商量,思想一致了,我的状态也和冬奥会期间相差无几,身体伤病也没有大碍,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佟健说。

  而他俩果然没有食言,熟练的步法,精彩的抛跳,一圈接一圈的旋转,而最值得一提的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个被称作是中国选手最难逾越的难关面前,庞清/佟健却表现得恰到好处。而只有熟悉的人才了解———能做到这样,是需要多年配合与磨炼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庞清/佟健的的座右铭,更是他们在这个家中学到的真谛。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成功仿佛是一层窗户纸,在今天获胜后一切都变得晴朗起来。“对我们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不会满足眼前的成绩,一定会更好!”佟健说。

  张丹张昊期待厚积薄发

  20岁的张丹/张昊,家里的老三,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注定要经历更多的坎坷———在比赛中一个颇为简单的动作,他们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失误,使得最终的成绩落后于自家的兄长,最终名列第二,与他们在冬奥会上的成绩相同。

  难掩内心的遗憾,“只要我们能够在比赛中完整把动作做下来,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拿到冠军了。而这一次,我们也就是冲着冠军去的。”临行前,仍然是个大男孩的张昊笑着说。相比张昊的“野心勃勃”,不爱多说话的张丹只是淡淡一句,尽力就好,她只是希望能为自己这个赛季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已经尽力了,不管怎样,对这个成绩已经很满意了,没有关系,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来年。”这是大洋彼岸的张昊给记者发来的短信。

  确实,他们的运动生涯不过是刚刚开始,与哥哥、姐姐相比,他们还是缺乏些许底蕴。但可以相信,这对被称为最有天赋、掌握世界最难动作的花滑选手,在日后必定会显露出耀眼的光芒,与另外两对中国选手一样,他们迟早会戴上世界冠军的桂冠。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