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超短旗袍非中国文化 历史正确选择了北京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0:16 东方体育日报 | |||||||||
他,为北京申奥不辞辛劳、四处奔波;他,在莫斯科担任陈述司仪,感动了所有在场的奥委会委员。他,就是深受中国人敬重爱戴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 有些现象的确不敢恭维 昨天下午1时40分,当何老以他一贯的风度步入“文汇讲堂”会场时,等候在此的近
“对于主持人的说法,我先要做个纠正。如果要发表正式讲话的话,出于对读者的负责,那每字每句都是需要斟酌的。但我一直以来杂事太多,也静不下心来。所以,我不是来发表什么正式讲话的,而是和读者们见面、交流、交谈。如果大家有问题,我愿意尽我所能来回答。这样定义得确切些,也能免除我的心理负担。”何老的开场白,依然秉承着他一贯严谨认真的处事态度。在一阵掌声之后,何老又不失幽默地说:“虽然鼓掌不是很响,但也说明多数人还是赞成的。那么我们就按照民主表决的方式,进行今天的对话!” 与北京奥组委最终选定的奥运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样令何振梁印象深刻的,是参与征集的“给我十五天,还你五千年”。昨天,何老特别提到了这句口号。“都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我想我们不能陶醉于此。至少,我个人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而要做的事情又太多太多。” 昨天,只有在提到“中国文化”时,何老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并坦率地表达了他“不得不说”的一些担忧。“我们有过令人骄傲的文化成就,但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这不该是5000年文明古国,以及所谓的礼仪之邦所应该表现出来的。”何老直言不讳地说。 “上了年纪的人公交车上没人让座;有人溺水,人们光是围观。这些现象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何振梁紧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有些现象,我的确不敢恭维。不是超短的旗袍就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看看现在的文化现状,我很担忧。” 奥运开幕不是广场文化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对这个令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翘首以盼的日子,何振梁先生说:“我希望那天的开幕式是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体育紧密结合的盛会。既要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展示出中国对于未来充满阳光与希望的精神。归根到底,奥运会开幕式不是广场文化,应当让这个国家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那天得到集中的展现。” 从1952年在赫尔辛基第一次亲身投入到奥运大家庭中,何老以他数十年的阅历告诉我们:“随着奥运会的足迹,走过那么多国家,总是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凡是体育意识深入到民族血液中的,这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和民族。” 何振梁说,“北京奥运会若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促进中国在经济、体育、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并大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全世界通过北京奥运了解、理解如今的中国。” “经济学家预测,北京奥运为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将是0.3%-0.4%的GDP增长。而北京奥运会期间,全世界观看电视转播的人次将达到400亿人/时以上。”何老说。“北京奥运,对于中国、国际奥委会、以及全世界的和谐、和平、和睦,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我这么多年,那么愿意为奥林匹克事业尽一份力的精神动力所在。” 历史正确地选择了北京 2001年7月13日,当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清晰地喊出“北京”两个字,那一瞬间,全体中国人的心都为之沉醉。事隔多年,当北京奥运一天天向我们走近时,何振梁先生依然满怀深情地说:“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繁荣,并且要更持续地发展下去。从1993年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失利,到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历史在八年后正确地选择了北京。” 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天,何振梁先生担任陈述司仪的风采,在很多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正在上海参加“中国-西班牙论坛”的萨马兰奇先生,此次与何振梁先生在上海的重逢,也让何老感慨万千。年过八旬的萨翁在看到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地时,连称了不起。“昨天与萨马兰奇先生乘车前往陆家嘴。有一段路,他一直没吭声。下车的时候,他说,‘振梁!我刚才被上海的发展惊呆了!我看到上海如此的发展,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应该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何老动情地向我们讲述着,“是国家社会的安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全世界的朋友都愿意到中国来。” 昨天会谈结束后,主办方还委托何振梁先生向萨马兰奇先生赠送代表吉祥如意的鸡血石肖像印章,并请何振梁先生在国画《萨翁在上海》上签名留念,并转交萨马兰奇。 刘翔回忆北京申奥成功时刻:我只记得王治郅和杨澜 昨天的刘翔,一身浅灰西装外套黑色皮装。这位奥运冠军的出现,立刻使昨天的会场活跃起来。而座谈正是由刘翔与何振梁先生的对话展开。 “何振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前辈。所以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来。”刘翔扮着鬼脸与大家打招呼。对于“北京奥运”的主题,刘翔也有属于他自己的记忆和期许。申奥成功那天,正是刘翔18岁的生日。那天的他,“我还是什么国际大赛冠军都没有拿到的普普通通的运动员。我记不清是在哪里收看的实况转播。电视里,每个人都非常激动和鼓舞。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王治郅。除了他,还有就是杨澜。”那个幸福的瞬间,刘翔所剩不多的记忆,全部定格在当年意气风发的王治郅身上。 而也许是由于过于激动,刘翔昨天还错把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关键人物萨马兰奇,错说成罗格。再次回顾自己参加的雅典奥运会时,刘翔依然用了“一生最美好的回忆”来形容。“第一次奥运会,我只是冲着前八去的。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我到现在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就是神乎其神,感觉像飘在天上。” 刘翔心中的北京奥运又是怎样?“我会将自己发挥到极致,跨出自己的巅峰。”刘翔当着何振梁先生的面表示,“中国运动员会用很好的成绩证明,我们能把北京奥运会办成最成功的奥运会,让他们等着瞧吧!”(本报记者 邹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