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通知带来无限激情 少年男子汉上场去踢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7:19 城市快报 | |||||||||
一纸“通知”给绿茵场带来无限激情 少年男子汉上场去踢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当时的天津、北京、上海等城市足球运动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普及。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对抗比赛,参赛队伍主要为殖民者组成的“侨民队”和中国各地
1964年6月1日,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在男少年中开展小足球活动的联合通知》。这标志着中国足球第一次盛世的到来。 当时,天津足球界为了响应号召,提出了“千队百校”的口号。据中国裁判界权威、天津籍著名国际裁判张大樵回忆:“当时仅河东区就已经能够达到‘千队百校’的规模。那时无论小学、中学还是机关单位都有自己的足球队。全市范围内的各种友谊赛更是数不胜数。我们1965年组建天津青年队时,有数千名适龄优秀队员可供挑选。当时我们都为队员太多,挑选不过来而发愁。不过那种感觉是相当快乐的,因为看到了中国足球强势发展的希望。” 通知下达后,天津足球界迅速行动起来。“原来没有正规、统一的全市规模的青少年足球赛,通知下达后市里迅速筹备了全市性的足球比赛。对小学、中学、机关等都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天津市小学足球赛、中学足球赛、各级工人足球赛都孕育而生。” 从前,学校、机关间的足球赛大多是自发行为,没有统一组织。通知下发后,每年夏天学生们都要举行一届全市规模的足球赛。此外,在上课的几个月里,每周日都会有校间对抗赛。“比赛基本就像现在的联赛和锦标赛,每年学生们踢的比赛比现在的职业队还多。”1965年天津少年队教练丁凤章回忆道。 丁凤章接着说:“市里一开始想通过多挑选各校出色小球员到业余体校接受训练的方法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但很快便发现很难实现。因为当时的学校教师有限,学生们往往是上下午倒替着上课。这使得每天下午业余体校的集中训练总是有队员因为上课而缺勤。最后,领导改变了策略,把我们这些教练派到重点学校去指导训练。这样就使训练得到了保证。” 不带女孩是潜规则 虽然足球运动深受欢迎,但一条潜在规则却制约了当时女足的发展。“当时足球和其他一些项目被视为男子汉的运动,所以在足球圈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女孩子不能踢球。而且当时的女孩儿对足球的兴趣也不大,而是对跳皮筋、打乒乓球等运动更有兴趣。”大环境使得一些对足球有兴趣的女孩儿也不愿“脱离群众”。不过,虽然表面没有什么变化,但却为中国女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津门小虎留遗憾 1965年8月1日至21日,第一届由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性青少年足球对抗赛在呼和浩特市打响。由于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次比赛也成为了这批津门小虎在少年赛场上的唯一一次决战。 比赛开始前半年时间,天津市接到河北省将组织一支少年足球队出战本次比赛的通知。十八中的穆建国等18名队员得以入选。他们的训练也从过去的纯业余走训方式转化为三集中(集中训练、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式集训。 这届比赛共有天津、北京、上海等13支省市代表队参赛,共分为两组,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按照小组赛名次每组前两名球队进入前四名争夺,小组3、4名争夺5至8名。翻看已经发黄的档案,上面记述了那次比赛的具体情况。 天津队在小组赛的对手包括实力强大的上海队和八一队,还有东道主呼和浩特队。首战对阵上海队,天津队被对手4:0击败;在第二场比赛中天津队与军旅八一队遭遇,经过90分钟激战,天津队遗憾地以1球小负对手。随后在与东道主呼和浩特的较量中双方未分胜负。3战不胜仅得1分,小组赛已经过了一半,对于这群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打击不小。“三场比赛下来我们都担心队员们会因为输球在场上放不开。但队员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训练的时候更积极了。虽然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但那种求胜的欲望令我至今难忘。” 随后3场比赛中,天津队首先2:0击败了沈阳队,随后5:0狂扫武汉队。在面对1964年取得少年足球赛冠军的梅县队时,天津队再接再厉最终3:0完胜对手。由于前两场比赛的失利,最终天津队获得小组第三名无缘冠军争夺战,而是和呼和浩特队一起进入了5至8名的争夺。另外两支球队来自第一小组,分别是广州队和北京队。“我们的队员在未能进入冠军争夺后,心理上多少受了些影响。”结果在比赛中天津队先后以0:3负于广东、0:1不敌北京,最终获得第七名,抱憾而归。 人人都是“侦察员” 虽然当时的足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但是场地却是“紧缺物资”。“当时天津市的标准足球场非常少,除了每个区的区体育场外,新华路、民园、二宫等体育场屈指可数。学校的场地条件则参差不齐,一中、十八中、耀华等足球传统校的场地比较标准。其他学校的场地就非常简陋了。”据丁凤章回忆,曾经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出色成绩的河东惠德里小学的场地只有两块篮球场那么大。每天下午训练,球队都要到处打游击。而没能进入校队的孩子们踢球更是没有场地。“学校的场地都被校队占上了,体育场也多数有业余体校的队伍训练。虽然对外开放,但那些孩子也只能是在场地边的空地上踢球,不能影响到球队正常训练。” 为了能够找到场地,孩子们发挥了各自的智慧。有些孩子会在胡同里踢球,两边摆上两块砖头就是球门。在这里踢球的孩子需要很好的社交能力,因为经常会影响到街坊邻居的出行和休息,只有嘴甜点儿才能不被哄走。有些孩子则发挥了善于侦察的特长,他们努力寻找着公园、工厂、荒郊等可以踢球的空地。“那时我们开始在北站那边的空地上踢球,后来去那踢球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又找到了宁园里的空地。反正是过一段时间就要换地方,所以那时大家到哪去都很留心寻找能踢球的空地。”还有一些孩子是跟在这些“侦察兵”后面的,发现了新场地他们就跟过去。 省下早点钱 买个足球踢 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每月的收入大约在四五十块钱左右,一个足球的价格则要四五块钱。除了进入校队和业余体校的孩子外,其他想踢球的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凑钱买球。那时孩子们每天的零花钱不到一毛钱,还包括了早点的开销。为了能凑够买球的钱,孩子们只好勒紧裤腰带。经过几个月的艰苦积攒,十几个孩子把全部身家凑到了一起,然后一起跑到百货店购买梦寐以求的那只足球。他们把一把一把的零钱堆在柜台上,一分、二分、五分,近百枚硬币堆得像小山一样。当足球被送到他们手中后,这群孩子便前呼后拥地跑了出去。 当时的足球和现在的足球不同,球胆是可以取出的。在球胆的顶部有一个十几厘米的气嘴,首先要给球胆打好气,然后把它塞进球里。球的外层基本用牛皮缝制,在一侧有开口,在开口的两侧是韧性很强的线绳。把球胆塞进去后,要像穿鞋带一样把球绑好。 “那种球很硬,无论是踢在脚上还是顶在头上都很疼。尤其是在不幸被球击中时,感觉就像石头砍在身上一样。”回忆起自己儿时踢球的经历,1965年天津少年队队长刘俊宏颇为感慨。“虽然是牛皮缝的,但由于大家踢球都是在土地上,所以比较费球。一般四五个月球就坚持不住了。”于是,为了保证能有球可踢,孩子们每天早上都会虐待自己的肚子。“如果有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凑起买球的钱就容易多了,也不用总是早上挨饿。”不过能够有这样条件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踢球的孩子都是用早点钱来实现自己的足球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