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预演都灵对接北京 08奥组委意大利取西经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2:44 体坛周报 | |||||||||
特约记者思楠都灵报道 “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都会从之前的举办城市那里吸取经验。我知道北京奥组委在都灵冬奥会期间派出了考察团,我相信他们会学习东道主的成功之处,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得更好。”当地时间26日上午11点,都灵冬奥会的总结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如是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对于北京和都灵的超时空对接,这是一个最好的回答同时也是祝愿。
奥组委“取经” 尽管冬奥会和夏奥会在举办时间及项目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两者在组织工作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据了解,北京奥组委分两批派出200多人的队伍到都灵考察学习:第一批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考察开幕式,第二批则主要观摩闭幕式。 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曾派出30多人在雅典奥组委进行了为期不等的实习,本届冬奥会北京奥组委再次派出11名工作人员在都灵奥组委实习。据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介绍,这些人的实习岗位分布在财务、安保和媒体运行等核心部门。他还解释了作出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填补雅典奥运会的空白,当时在上述部门我们没有派人实习。” 总结都灵之行,王伟认为,都灵冬奥会在场馆设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都对北京奥运会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例如,开幕式对奥林匹克五环、都灵冬奥会会徽等的处理,使得奥林匹克形象充分视觉化,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比赛场馆也实现了形象与功能的完美统一,有利于运动员高水平发挥,而这也是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北京也借着都灵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 “福娃”带少了 25日,冬奥会进入收官阶段。都灵冬奥会的主新闻中心一角——北京奥组委设在这里的展室正在准备撤离工作。自2月6日开放以来,面积约为75平方米的展室,俨然成为了各国朋友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了解北京的窗口。 从6日正式开放到25日,展室每天都吸引了众多外国记者以及冬奥会工作人员前来参观。20天时间里,流连奥组委展室的宾客超过千人,其中半数以上是报道本届冬奥会的欧美记者,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在2年后还将到北京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些记者对福娃明信片和中国结等特色纪念品爱不释手。以至开幕式仅过一周,宣传品就被领取了半数以上,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限量摆放,不少人都笑着说:“没想到东西还是带少了。” 《今日美国》的女记者珍妮特·玛菲在仔细欣赏过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效果图后感叹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体育场,太棒了!”意大利天空电视台记者鲁卡·考索里尼计划去香港了解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的筹备情况,他十分关注北京奥运工程能否如期完工,得知全部工程进展顺利后,他说:“真让人想不到!距离2008年奥运会还有两年半,你们已经做得如此之好了!我一定要去北京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