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奥斯卡之体育电影 "慕尼黑"以和平之名揭开奥运伤疤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11:07 竞报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晚会将在北京时间3月6日举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惨案为题材的《慕尼黑》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五项提名,极有可能捧走小金人。去年是体育电影扬眉吐气的一年,奥斯卡把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四项大将颁给了拳击电影《百万美元宝贝》。

  而今年,体育题材电影再度受宠,《慕尼黑》、《铁拳男人》和《赛末点》三部影
片入围八个奖项的提名。那么《慕尼黑》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慕尼黑》:重现奥运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因为种族仇恨,代表和平的奥运会染上了鲜血。与其把《慕尼黑》归类成体育电影,还不如当它是政治电影。没有挥洒着汗水的呼喊、没有不倦怠的激情,导演斯皮尔伯格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恐怖分子和复仇特工的内心世界。也因此,体育背负着沉重的人性思考。

  《慕尼黑》的故事以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屠杀的惨案为背景,剧本取自颇具争议的小说《复仇》,重现了“奥运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故事:体育外壳下的人性思考

  《慕尼黑》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惨案曾经震惊世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兴冲冲地参加了比赛,但是却在一个深夜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屠杀。当然斯皮尔伯格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少许改动,影片中,人性的力量在每一位杀手心中起了作用。一面是上级的命令,国家的需要,自己的使命,金钱的驱使;另一面是面带笑容的亲人,同样流淌着鲜血的“敌人”……抉择、痛苦、恐惧、疑虑……然而,血腥的杀戮才刚刚开始……

  《慕尼黑》讲述的残酷杀戮故事和冷酷的杀手生涯之中,包裹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历史的反省和人性的解读。斯皮尔伯格说:“我没有在影片中将杀人者描写成魔鬼,恐怖分子也是人,他们有他们的家庭和朋友。”他对恐怖主义分子和反恐怖力量领导人的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进行了深刻的描摹,杀人者和救人者都随时面对着艰难和痛苦的抉择。

  导演:为和平祈祷

  “我拍摄这部影片是为了和平。”斯皮尔伯格说,“虽然我不认为一部电影、一本书或者其他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就能够一举解决中东问题,但是我所做的是一个尝试,我用我的方式,为那里的人民祈求和平。我认为很值得一试。在那一地区,人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巴勒斯坦,不是以色列,而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不肯让步的固执。这一思想让他们长期付出了血的代价。”

  或许在某些极端分子眼中,斯皮尔伯格只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大银幕自恋狂想症患者或是在导演一次蓄谋已久的哗众取宠的文艺游戏。但想到巴以双方矛盾的逐渐缓和,犹太人定居点的不断拆除,巴勒斯坦恐怖事件的日渐稀少……我们唯有希望,像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像《慕尼黑》这样的电影出现的越多越好!就像慕尼黑遇害教练的遗孀安琪·斯皮泽所说:“我很高兴有人会重新提起在慕尼黑发生的事情,不然谁还能记得它?”

  历史:赛事安全展开

  

  虽然真正的历史和《慕尼黑》这部电影略有出入,但是影片中描绘的屠杀却是真实存在的。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我们人类所处的和平年代里,只有这样属于全人类的体育盛事才能代表共同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人们在一起共同地幸福生活的现状。然而,当“黄道”停留在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会时,在慕尼黑举行的这届体育赛事却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惨案。

  自慕尼黑奥运会之后,赛事安全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也唤醒了主办者的安全保卫意识,使他们看到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举办奥运会举足轻重的一环。在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其他重大赛事中,组织者都提高了对安全措施的投资力度。

  文/本报记者 张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