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道速滑发起冲金波 黑龙江冬管副主任详解金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6:43 新华网 | |||||||||
新华网哈尔滨2月16日电(记者邹大鹏)都灵当地时间15日晚,王濛风驰电掣般冲过终点,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奥运冠军新鲜出炉。而对于黑龙江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曹桂凤,王濛夺冠的一幕在她脑海中早已有过“预演”。 曹桂凤说,王濛夺冠并非偶然,她在赛前的各种国际大赛中已显现出强大实力。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短道速滑项目已形成良好的冲金梯队。
据曹桂凤介绍,作为冰上运动大省,黑龙江向国家队输送的冰上人才占国家队队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黑龙江建立了长效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在杨扬复出之前,中国短道速滑也曾面临“青黄不接”、后备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为此,黑龙江开始进行“大手术”,建立“人才外放”机制。曹桂凤说,受个人利益影响,以往优秀运动员容易被教练“捂”住,但教练素质有高有低,如果缺少流动平台,那么运动员的技术很可能停步不前。 针对这一情况,黑龙江开始面向全省招聘教练员,认真考核他们的技术素质,应聘成功的教练员可随意挑选任何地、市的运动员,而推荐优秀人才的地、市教练可以得到相应奖励。只要运动员不离开省队或国家队,那么教练就可一直享受相应待遇。 “包括王濛在内的一些有天赋的选手被挖掘出来,与这种人才流动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曹桂凤说,“本次冬奥会王濛冲金成功,对培养冰上后备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她能为中国队挑起承上启下的大梁,继续向金牌发起冲击。” 冲金的喜悦固然让人难以自持,但更令人高兴的是,中国短道速滑项目已形成“冲金波”。只要建立了人才梯队,多摘金牌的梦想就不再是遥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