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都灵印象:走马观都灵 遗憾离米兰太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1:08 新华网 | |||||||||
新华网都灵2月8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 曹剑杰 都灵的不幸是离米兰太近。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欧洲时装之都和亚平宁半岛的交通枢纽,光芒盖过了离她不到两小时车程的都灵。 都灵之幸是冬季奥运会的驾临,四年一度的冬奥会让人记起原来她也是个不平凡的
都灵人是最骄傲的意大利人,对于奥运会的到来,他们没有表现出受宠若惊或诚惶诚恐;对于国际奥委会的建议或命令,也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他们以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慢条斯理地准备奥运会。在都灵出生的《米兰体育报》记者安·布昂吉奥瓦尼对记者说:“都灵人把都灵,而不是罗马,视为意大利的首善之地,因为翁贝托是从这里出发,统一了意大利。现代都灵人从不急功近利,办事有条不紊。” 布昂吉奥瓦尼的同事、米兰人吉纳罗·博扎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都灵人略显懒散,办事效率不如米兰人。他还说,其实大多数意大利人不关心冬奥会,他们认为奥运会仅仅是都灵人的“家事”,最近,意大利媒体花大力气试图说服国人冬奥会很重要。 不管意大利人如何看待冬奥会,都灵因冬奥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500名运动员,数千名记者已陆续抵达,奥运会期间,组委会估计平均每天有2万名游客涌入都灵。交通有可能成为最头疼的问题。都灵的街道不宽,红绿灯很多,市民无视红灯横穿马路的现象比比皆是,运动员和记者班车也很难准时,记者在新闻中心等承诺20分钟一趟的班车,可一等就是35分钟。组委会保证,冬奥会开幕后班车肯定准时,而博扎却提醒记者对此不要抱太大希望。 还有语言问题。记者发现大多数志愿者不会说英语,更不用说普通市民了。记者村接待处的工作人员一半不会英语,另一半说英语夹带意大利语,还要借助手势和夸张的表情,令听者和说者都觉得累。记者想去古埃及博物馆,问了不下十个行人,只有一人用英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果法国人不说英语是出于骄傲,意大利人不说英语是因为不会。 对于外来客来说,语言问题不是无法克服的问题。都灵印制了各种版本的城市地图,有步行路线图、公共交通图、名胜古迹图等。借助这些地图,外来客就不必为难都灵人了。 都灵不愧为文化名城,每走百步,必能发现一家书店。这里到处是17世纪后期巴洛克风格建筑家瓜里尼的作品。令人不解的是,大多建筑的外墙有涂鸦,而建筑的主人也懒得擦拭。在市中心的一幢古宅的灰墙上,有人用油漆喷上了“不要高速火车”的字样。记者问了懂意大利语的同事才知道,许多都灵人反对修建横穿阿尔卑斯山、连接都灵和法国里昂的“欧洲之星”高速火车,担心火车会破坏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环境。涂鸦者用极不环保的方式呼吁环保。 古建筑多,博物馆也多,最著名的有意大利仅此一家的电影博物馆,还有埃及博物馆、萨巴乌达美术馆、汽车博物馆和王室兵器博物馆。博物馆的门票5欧元到10欧元不等,采访冬奥会的记者凭身份卡就能领到赠票,尽情欣赏都灵的珍藏。 都灵烟民多。街上随处可见衔烟而过的男男女女,女烟民似乎不比男烟民少。许多国家的年轻女性抽烟大多为了“扮酷”,像日本时髦女性,她们觉得纤纤玉指夹着一支白色女士烟很潇洒,她们只注重形式,抽两口就掐。都灵姑娘可真有瘾,烟不烧到过滤嘴她们是不舍得丢掉的。 意大利拥有全欧洲最先进的垃圾分理系统,但都灵的街头有点脏。抽烟者随地乱扔烟蒂,环卫工人则把烟头扫进下水道了事。狗随地便溺,而宠物主人视而不见的情景也时能看到。 冬奥会将于2月10日开幕,市区人口不足百万的都灵是迄今为止人口最多的冬奥会举办城市。只要冬奥会办得圆满,人们会很快忘记都灵人在生活上的不拘小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