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无影山上山无影三大悬疑百戏俑 7人乐队观者分两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9:10 城市快报

  这是西汉的某个年代的某个时刻,在济南一带某个贵族家里上演的一个宴饮场面。在今天看来,这种将音乐、舞蹈、杂技各种表演熔为一炉的盛大演出,俨然是一场丰盛的视听大宴。

  几千年前的王侯贵族往往比今人更会享受生活。尤其是在西汉建立后,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内各民族间以及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乐舞杂技艺术日益丰富,在历史上达
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那时那些寂寞、闲暇的达官显贵多了一些娱乐的元素。

  史书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元封三年春,也就是公元前108年的春天,当时在位的正是汉武帝刘彻。大约是一年春来,万象更新,这位帝王的心情也不错,于是给他的官员们一个任务,在长安的未央宫举行一场“角抵戏”的表演。“角抵戏”的叫法有点让人难以理解,说得更明白些,就是汉代音乐、舞蹈、杂技各种表演的总称,所以又被称为百戏。汉武帝这次搞的百戏可谓盛况空前,史书上说是京都周围“三百里内皆来观”。三年后,在长安平乐观又举行了一次这样的盛会。

  上行下效,君主如此,下面的那些贵族们自然更加迷恋百戏。不过这样的百戏演出规模要小得多。规模虽小,但是,你瞧,有的长袖善舞,有的钟鼓乐之,有的弯腰倒立,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无影山西汉彩绘百戏俑留下了这一场景的立体见证。如今,百戏俑保存在济南市博物馆,静静地享受着来客的鉴赏。

  百戏俑立体讲述了今人依然可观的千年往事。但是,在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张雯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这组百戏俑还有一些谜团尚未揭开,或者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者已经是永远无法破解的千古之谜了。

  悬疑1

  分立两侧观者 究竟是何身份

  无影山发现的西汉彩绘百戏俑,是1969年4月从一座西汉墓中出土的。在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张雯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这组百戏俑。这组百戏俑共有21人,高度大约不足10厘米,但是神形兼备,展现了西汉时期高超的制陶技术。

  这件珍品被保存在一个密封环境中,严格控制的温度、湿度、空气纯净度保证了百戏俑能够将出土时的颜色、形态继续保持下去。西汉的制陶技术十分高超,专家介绍,工匠首先选用可塑性比较好的黏土,捏成各种形状的俑后进行干燥,再在700至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汉代对陶俑进行彩绘的水平已经相当高,记者看到,即便在地下保存了二十个世纪,百戏俑身上的红色、白色仍清晰可辨。

  陶俑被固定在一个长方形的陶盘上。据张雯介绍,陶盘并不大,长只有67厘米,宽只有47.5厘米。乐舞杂技表演者在当中,短边的两侧分别是观众和贵族,长边的一侧是乐工。

  这是一个贵族宴饮观赏演出的场面。其中,一侧有3个人宽衣博袍,戴着头冠,面前还放着两个酒樽,象征着宴饮。按照古代礼仪,凡贵族宴饮必放置酒樽,作贮酒之用。如此看来,这3个人应该是这次宴会的贵族,而另一侧的4个人是一般观者。但是,这些正在观看演出的贵族是侯爵,是士大夫,还是一般的地主?

  “现在我们只能说,这些观者显然属于当时社会的上层人物。”张雯告诉记者,“你看他们的服饰,宽衣深服,冠履整齐,这可以看出他们的地位不一般。但是,他们到底是哪阶层的贵族还不能判定。”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则认为,古代随葬品直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和地位,这组百戏俑所表演的正是墓主人生前的某个生活场景。而且,墓主人生前应该很喜欢观看百戏演出,死后也要带到地下去享受。

  “无影山除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发掘过汉墓,其后也发掘过几次。这里可能有一个大的汉墓群。这说明无影山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是目前缺少相关的文字记载,当时无影山周边是一个村镇,还是县城?如果这个能断定,墓主人的社会阶层也就基本能断定了。”李铭说。

  悬疑2

  7人乐队组合 演奏什么曲目

  这组百戏俑中有7个是乐工,分列在陶盘长边的一侧。这样的乐队组合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很豪华的,他们使用的乐器包括打击乐、弹弦乐和吹奏乐。不过,把这些乐器都分辨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诗经》云“钟鼓乐之”,这足可以看出这两种乐器在古代演奏中的重要地位,在这组百戏俑中也有体现。

  “那个被立起来的大鼓,它叫建鼓,是汉代百戏演出的主要乐器。乐架上悬挂的乐器是钟,乐工双手各持一槌,正准备进行敲打。钟架旁边还有一个人在敲小鼓。”张雯一一介绍说,“鼓声雄壮,钟声洪亮,演奏起来应该特别雄壮威武。”

  仅有钟鼓当然还不够,瑟笙也不可少,《诗经》上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击小鼓者左侧的乐工,面前搁置一瑟。传说瑟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创造的,一共有五十弦。后来,黄帝让一个叫素女的女子弹奏五十弦瑟,由于声调凄凉,满座宾客都悲伤起来,大大破坏了宴会上欢乐的气氛。黄帝很不高兴,命令把五十弦瑟的弦数砍掉一半,改成二十五弦。1978年,湖北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20件古瑟都是二十五弦。张雯说:“无影山百戏俑所使用的乐器,都是象征性的,并不是真瑟,到底多少弦我们也就不知道了。”

  鼓瑟者旁边有两个乐工,都是女子,她们身穿花衣,长跪吹笙。笙也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管数也不一样,现在已经发现的有十二管的,也有十八管的。由于只是象征性的,这个陶制的笙也只是形似,无法知道是多少管的。

  那么,这么庞大的乐队在演奏什么曲目?是当时的流行乐曲,还是地方音乐?这恐怕真的难以考证了。

  悬疑3

  红袍女歌星 还是主持人

  酒、音乐和美女是古代贵族的三大喜好。美女不但要美,能歌善舞也是被宠幸的重要条件。

  钟鼓齐鸣,瑟笙悠扬。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一对身穿花衣的年轻女子挥动长袖,跳起了轻快的长袖舞。长袖飘飘,舞姿显得特别优美,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长袖善舞”的本意。可能就是百戏俑墓主人所处时代的帝王———汉高祖刘邦,他宠幸一位戚夫人,这位戚夫人的看家本领就是长袖舞。

  在陶盘的一侧,还有一个穿红袍的女子,很引人注意。这位女子站在长袖舞伎的前面,双臂张开,手中什么也没有拿。她是什么角色?“她大概就是现在的独唱演员。在汉代音乐中,歌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歌唱之风很流行。当时的歌唱者叫‘讴者’。这个女子正在引吭高歌,似乎是一个‘讴者’。”张雯分析。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个女子的角色相当于现在的主持人,正在主持节目。这种说法好像没有前一种论据充分,只能算是给这组百戏俑添上几分神秘罢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