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法新评冬奥亚洲三强:中国规模空前 韩日止跌反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01日13:2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都灵冬奥会日益临近,法新社今天发文对中日韩亚洲三强在冬奥会上的表现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摘译如下:

  中国:历史最大规模队伍渴望淘金

  中国此次派出了76名运动员参加冬奥会47个小项的争夺,这是中国参加冬奥会以来
参加选手最多的一次。这批由上届冬奥会两枚金牌得主杨扬领衔的冰雪大军将在速滑、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自由式滑雪四个分项上向金牌发起冲击。

  尽管中国代表团尚不具备象雅典夏奥会上一样夺取32枚金牌的超强实力,他们仍然希望能在上届一个分项夺金的基础上扩大夺金点。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希望能在自由式滑雪、短道速滑、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上夺取金牌,希望能取得比上届冬奥会更好的成绩。”中国代表团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取得了两金两银四铜的成绩,在奖牌榜上排名第13。

  在那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短道速滑名将杨扬此次出征前信心十足,已经30岁的她和后起之秀王蒙一起形成了女子500米项目上夺金双保险。男队老将李佳军曾经在盐湖城夺得1500米银牌,他也是中国队的夺牌热门人物。另外一位老将、32岁的速滑世界冠军王曼丽有望继2004年世锦赛夺金后,在女子500米项目上争取奖牌。

  著名的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申雪/赵宏博在上届冬奥会上获得铜牌,此次第三次出征首先需要解决伤病和心理问题,赵宏博在去年8月跟腱断裂,最近才恢复上冰,能否表现出伤前的状态目前还不清楚。

  而中国队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则是人才济济,除了去年世锦赛冠军李妮娜和1998年冬奥会银牌得主徐囡囡外,另外两位选手郭心心和张鑫也都夺得过

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

  此外中国队还将首次派选手参加跳台滑雪和滑板滑雪的比赛。

  日本:奖牌八枚 至少一金

  曾经在冬季项目上称雄亚洲的日本代表团希望在本届都灵冬奥会上至少夺取一枚金牌。不过他们的夺金希望之一在赛前就已经与金牌绝缘了。

  花样滑冰新秀浅田真央在去年年底的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上一举击败俄罗斯名将斯鲁茨卡娅,夺得女子单人滑冠军,但由于没有达到冬奥会参赛年龄,去年9月才年满15岁的浅田真央甚至连去都灵参赛的资格都没有。而日本代表团虽然拥有村主章枝、荒山静香和安滕美姬三位排名世界前十的女子单人滑选手参赛,但她们当中排名最高的村主章枝仅列第五。而她们所面对的对手包括世锦赛冠军斯鲁茨卡娅、亚军科恩、五次世锦赛冠军得主关颖珊等,要想突破重围站上最高领奖台难度颇大。

  

日本队另外一个夺金重点在男子速滑500米项目上,他们拥有20岁世界纪录保持者加藤条治和老将清水宏保。加藤条治去年11月创造了34秒30的世界纪录,本赛季又三次问鼎世界杯500米冠军。31岁的清水宏保是前世界纪录保持者,曾经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夺得过金牌,在上届冬奥会上也摘得银牌。两人如能保持好的状态,结束日本代表团上届奥运会没有金牌入帐的噩梦仍然非常有希望。不过专家也提前打了预防针,认为过大的压力将是两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日本代表团在冬奥会上曾经成绩斐然,1998年长野冬奥会他们在本土作战获得五金一银四铜的出色战绩,但四年后的盐湖城他们只得到一银一铜,而亚洲近邻中国和韩国各有两金入帐。此次日本队希望能夺取八枚奖牌,分别是速滑三枚、滑板滑雪两枚以及花样滑冰、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各一枚。如是,将是这个昔日亚洲冰雪强国的强力反弹。

  韩国:短道三金以上 奖牌榜重回前十

  韩国曾经在冬奥会上取得过骄人战绩。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韩国队以四金一银一铜排名奖牌榜第六位,四枚金牌全部来自传统优势项目短道速滑。但在之后的10年当中,韩国队在奖牌榜上的排名连续下滑。1998年长野冬奥会,韩国队排名第12,2002年跌到第14位,收获两金两银。

  此次大战都灵,韩国队的争金点仍然在短道速滑上,他们希望能在这个项目上夺取至少比上届多一枚的金牌,以重回奖牌榜前十,而这其中男队的安贤洙和女队的陈善有肩负重任。

  21岁的安贤洙目前排名男子1500米世界第一,他同时也是500米和1000米金牌的竞争者。18岁的陈善有则在去年世界杯第三站的比赛中横扫了四个女子项目的冠军。

  此外,韩国队还在速滑和跳台滑雪上具备了夺牌实力。

  韩国人此次征战都灵不仅有争夺金牌的压力,还肩负着为平昌申办2014年冬奥会拉票的重任。韩国平昌将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等六个城市一起竞争,在2010年的竞争中,平昌在第二轮输给了加拿大的温哥华。(新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